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1832 篇文章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喂養周”,這是由國際母乳喂養行為聯盟(WABA)組織發起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旨在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和支持母乳喂養。WABA制定2018年世界母乳喂養周的主題是Breastfeeding,Foundation Of Life,且授權給懿英教育漢化為:母乳喂養,生命之根。


很多初為人母的年輕媽媽們會問“如何不讓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答案其實很簡單:母乳喂養是最早和最實際的行動,母乳喂養能幫助到每一位父母養育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


有很多媽咪們很好奇母乳形成的過程和成分究竟是怎么回事情?


其實母乳分為三個階段:初乳、過渡乳、成熟乳(見圖1)。


1.jpg

圖1     初乳          過渡乳           成熟乳     


第一階段

初乳中含有胡蘿卜素,所以初乳通常都是呈現黃色且往往出現于分娩后1-3天,產量雖小,但密度卻高,無論是在數量上和內容上,都是寶寶最完美的第一餐。初乳中含有高濃度的免疫球蛋白,是寶寶的第一次“接種”。


第二階段

過渡乳中包含更多的糖分和水分,誘使寶寶吸吮乳汁,過渡乳中蛋白質含量逐漸減少,而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漸增加,是初乳轉變為成熟乳的一個過程。


第三階段

大約10天以后,產量高,密度低,含有母乳各項營養成分,也就是成熟乳上線啦!


母乳每次喂哺時的成分變化分為前奶和后奶(見圖2)。

 

2.jpg

圖2   前奶(開胃菜)      后奶(正餐)


首先寶寶吃到的是前奶,俗稱“開胃菜”含有多量的水和糖“解渴” 安慰性吸吮主要吃前奶,避免攝入過多熱量。然后是后奶,俗稱“正餐”含有豐富而高熱量的脂肪“耐餓”饑餓時大量攝入后奶。


所以,每次喂哺時每側乳房必須持續喂哺15分鐘,兩側乳房加起來至少喂哺30分鐘,才能讓寶寶吃到營養均衡的乳汁[1]。配方奶喂哺時營養成分沒有變化,易導致營養不均衡,熱量攝入過多,易引起嬰幼兒各種問題和肥胖癥。


知道了,母乳的營養成分后,那我們來說說正確的喂哺乳姿勢和含接姿勢?


首先,媽咪取放松、舒適體位;讓寶寶身體貼近媽咪,小臉向著乳房,小鼻子對著乳頭;使寶寶頭與身體呈一直線;寶寶的下頜緊貼乳房;(三貼即胸貼胸、腹貼腹、下頜貼乳房),喂哺時媽咪應用手托住寶寶的臀部(見圖3)。寶寶含接姿勢:寶寶的嘴巴張得很大,下唇外翻,舌成勺狀,環繞乳暈,兩頰鼓起,呈圓型,寶寶口上方有較大乳暈,有慢而深的吸吮,看到或聽到吞咽聲(見圖4)。


正確的方法能有效減少很多喂哺問題,如乳頭疼痛或皸裂,乳汁分泌少,乳房脹痛等,也能幫助媽媽更好的將母乳喂養堅持到底,并體會母乳喂養所帶來的樂趣與溫馨。


3.jpg

圖3                             圖4


最后,想必大家最想知道母乳喂養到底有什么好處?


營養豐富

母乳中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水的含量合適且易于消化吸收,完全能滿足出生后6個月嬰兒發育的營養需求,不必添加任何代乳品和水。


免疫力強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抗體,可保護嬰兒柔嫩的呼吸道、腸道黏膜,增強抗病能力。


增強母嬰感情

母乳喂養能增進母子間感情和心理上的聯系,可促進嬰兒心理和社會適應性發育。


產婦健康

產后哺乳可促進子宮的復原,防止產后出血,有利于恢復體形,防止乳腺癌及卵巢癌,早期恢復性能力。


孩子聰明

母乳中所含氨基酸、不飽和脂肪和牛磺酸等有利于嬰兒大腦神經系統發育,使寶寶更聰明。


經濟方便

母乳喂養經濟、方便、溫度適宜且無菌,嬰兒健康,可節省醫療費用。


總而言之,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天然綠色食品”[2]。母乳的好處對寶寶,對媽咪,對家庭都帶來了最大化的利益。母乳喂養是提高嬰幼兒營養狀況和健康的重要措施,有利于生長發育。


據文獻調查,雖然全球初始母乳喂養率相對較高,但是在6個月以內的嬰兒中,只有40%是純母乳喂養,其中只有45%會繼續母乳喂養哺育至2歲以上[3]。促進優質母乳喂養每年可以防止多達823000名嬰兒和20000名母親死亡[4]。這是一組多么驚人的數據!由此可見,提倡母乳喂養以及推廣母乳喂養持久率的重要性。母乳喂養是大自然賦予嬰幼兒的神圣權利,任何人不得侵犯!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 產科護士長 仲惠琴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兒科 徐靈敏 審核


母乳喂養科普知識

圖文簡介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喂養周”,這是由國際母乳喂養行為聯盟(WABA)組織發起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旨在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和支持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