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作者 美圖君
你見過這張射電望遠鏡的照片嗎?
這張 DNA 雙螺旋模型的呢?
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點?
這些照片拍攝的都是改變科學進程的重大事件,而且都出自一人之手,這個人就是 Fritz Goro。
Fritz Goro
1901年,Fritz Goro 出生于德國不來梅,他曾在國立包豪斯學校學過雕刻和設計。納粹德國掌權后,Goro 離開了故鄉前往美國,并開啟了科學攝影記者的生涯。
從原子彈、人類首次分離鈾和钚的同位素、青霉素的誕生、原子軌道、DNA雙螺旋、晶片,到恒星,20世紀的科學大發現總在第一時間被 Goro 的相機捕捉。
Goro 是20世紀人類科學進程的見證者和推廣者。他在為《生活》(Life)和《科學美國人》擔任攝影師期間,拍攝了人類分離的第一批钚(核彈和核反應堆的原料之一)、第一次原子彈試驗、微電子學的誕生、紅寶石激光的面世…
已故哈佛大學古生物學家和科學史學家 Stephen Jay Gould 曾評價,Goro 是“科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沒有之一”。
Goro 對科學的貢獻不僅限于他拍攝的照片。實際上,他也是微距攝影(在近距離拍攝物體的攝影技術)的發明人。他曾用自己設計的光學系統拍攝到了生物發光,以及血液循環的過程。
我們一起以時間為序,看看 Goro 幫這個世界留存的那些寶貴的科學突破吧。
1939年,鈾-235裂變時釋放的2億電子伏特。
1945年,“原子彈之父”、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領導者、曼哈頓計劃的參與者朱利葉斯·羅伯特·奧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
1945年,人們用輻射計測量隕石的放射性。
攝于1946年,人類首次分離出的钚的同位素。钚的首次分離和制造發生在1940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回旋加速器內。
1946年,原子彈測試時的人們。
1946年,一艘船上的實驗裝置。這些實驗裝置用于監測原子彈爆炸后比基尼環礁的放射性。
1946年,受到輻射后長出腫瘤的大鼠。
1946年,記錄著人類演化歷程的頭骨。
1947年,切葉蟻搬運玫瑰的組織。
1948年,哥倫比亞大學的原子模型。
1948年,工作人員正在檢驗用于早期回旋加速器的巨大磁鐵。
1948年,科學家用石英作為導光材料來研究青蛙的器官。
1948年,心臟里的血液循環。
1949年,在原子彈試驗后幸存的山羊。它們被用于研究放射性的危害。
1949年,證明物質不能被憑空消滅的實驗。天平左邊的密封玻璃燒瓶里是蠟燭和氧氣,右邊的砝碼證明燃燒前后玻璃燒瓶的總質量沒有發生變化。
1951年,傾聽宇宙的射電望遠鏡。
1953年,煙草煙霧與肺癌的研究。
1953年,一只90厘米長的加勒比海章魚正在吃藍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