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菜場買菜,有時候會看到一種叫做“穿心蓮”的綠色蔬菜。


這個菜的葉子不大,葉片肥厚,有點多肉植物的感覺。


據說穿心蓮吃了可以敗火、去毒,不少老人喜歡買來涼拌吃,尤其是在夏季。


可你知道嗎,其實你吃錯了呀,這根本就不是穿心蓮...


穿心蓮(拉丁名Andrographis paniculata)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為它有清熱、解毒、消炎等功效。


它有明顯的苦味,所以它也叫苦草、苦膽草,其功效和名字都和這有關,而菜場的“穿心蓮”并不苦。


它是一種原產于非洲南部的多肉植物,特點是耐干旱、生長快。


它的花不大但很艷麗,白天開放,夜間閉合,可以作為家庭盆栽,也可以用于庭院和街道綠化。


其真名叫做“心葉日中花”(拉丁名Mesembryanthemum cordifolium),也叫花蔓草、牡丹吊籃。


分類學上,它和穿心蓮連親戚都攀不上,也不知是怎么混進革命隊伍的。


有些地方把它叫做田三七,也是驢唇不對馬嘴了。


它最早應該是以觀賞植物引進,不知道怎么就上了餐桌,還冠以中國人熟知的中藥材名字。


它的莖葉可食用,生熟皆可,除了涼拌,也可以炒菜、做餡等。


如果在家種上幾盆,每隔幾天就能摘一大盤。


最近幾年,心葉日中花還有個高顏值的親戚也上了餐桌,那就是冰菜,又叫冰草。


它的學名是冰葉日中花(拉丁名 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也是來自非洲南部的多肉植物。


它的葉面和莖上布滿了“露珠”一樣的水泡,吃起來口感爽脆,還有一點點咸味。


這種植物原來生長在近海岸的沙地上,因此具有耐干旱、耐鹽堿的特性。


那些水泡就是它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可以用來儲存水分和多余的鹽分。


人工種植的時候,農民常常會在水里加一點點鹽,這樣它不僅生長更旺盛,而且營養也更豐富。


既然叫“冰葉日中花”,想必它也是能開花的,但你估計沒見過吧。


其實冰草開花很好看,不同的冰草品種還有不同的顏色和形態。


另一個冷知識是,很多人認為來自非洲的多肉植物想必特別耐熱吧?


這其實是地域偏見,南部非洲氣候涼爽,超過30度它們就受不了。


你還以為“非洲人不怕熱”?


你知道生活在中國的非洲人壓力多大嗎?

你吃的穿心蓮不是穿心蓮,你吃的冰菜是它親戚~

圖文簡介

如果你去菜場買菜,有時候會看到一種叫做“穿心蓮”的綠色蔬菜。這個菜的葉子不大,葉片肥厚,有點多肉植物的感覺。可你知道嗎,其實你吃錯了呀,這根本就不是穿心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