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1796 篇文章


青春期少女的月經不規律往往被認為是正常的,“等你長大了自然就好了”是許多家長和少女們的常見想法。因此,發生在青春期的多囊卵巢通常容易被患者或家長所忽略。青春期多囊卵巢主要是發生在青春發育期14-20歲之間,有它的特殊性,但是它與成年人的多囊卵巢綜合癥也有一定的相關性。有研究顯示,少女月經初潮后2年,如果仍然月經不規律,有近50%的少女可確診為多囊卵巢綜合癥,而初潮后3年月經仍不正常的少女則發病率更高。因此,我建議這類青春期少女群體,要高度警惕青春期多囊卵巢,最好前往醫院就診檢查。


640.webp.jpg


對于青春期少女來說,在月經初潮后2年之內,大部分女孩子都會有生理性的月經不調,這個時候就特別容易與青春期多囊卵巢相混淆。那么,如何去判斷是屬于生理性的月經不調,還是病理性的青春期多囊卵巢呢?國內診斷指南,對于青春期的多囊卵巢綜合征,它有3個重要的診斷依據:

①月經初潮2年以后,有月經稀發或者閉經的情況;

②高雄激素血癥,或是有高雄激素血癥的體征,除外其他引起高雄激素血癥的疾病;

③B超下顯示卵巢呈多囊樣改變。


患者應同時符合以上3個鹿特丹標準的指標,這樣我們才能夠下青春期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我們必須要記住這個診斷標準,并且嚴格遵照這個標準來執行。我們一定要慎之又慎,既要注意篩查又要防止過度診斷。因為這個帽子過早蓋下去的話,小孩和她的父母心里負擔是非常重的,這意味著將來不孕、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度增加,尤其父母們會擔心影響小孩的以后的生育問題。但是,當青春期多囊卵巢確診以后,治療一定要積極,尤其對她預防后續的一些并發癥,是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阻斷作用的。


青春期內分泌的特點:

①青春期下丘腦-垂體-卵巢生殖軸的功能不完善,下丘腦對于雌激素的正反饋作用也存在缺陷,存在生理性無排卵周期。它的生理特點是,隨著下丘腦-垂體-卵巢生殖軸的發育成熟,在青春晚期才建立排卵功能。所以月經初潮2年以后才能確診是否是月經失調。

②青春期的腎上腺、卵巢合成雄激素偏于增多狀態,因此青春期女孩有雄激素偏高的表現,比如痤瘡、多毛。且青春期的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偏于低下,容易出現生理性胰島素抵抗。

③青春期少女的影像學檢查往往可以看到多卵泡卵巢,這種卵泡隨著到成年的過度會逐漸減少,容易造成誤診。

④青春期促性腺激素釋放的脈沖頻率與成年女性不同,脈沖頻率更快,增幅更大,尤其是LH的分泌增加,因此抽血檢測性激素時,經常會出現LH水平高于FSH的情況。我們要知道,這是青春期的生理特點,不要誤診為青春期多囊卵巢啦。


我們要注意搜集這方面的資料,要留心詢問這些情況。對初潮以后2年仍然月經不規則的少女,如果合有以下的這些高危因素,應該及早進行篩查啦。青春期多囊卵巢的高危因素:

①家族直系血親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病史。

②家族直系血親里有糖尿病史、高血壓史和肥胖史。

③該少女在其胎兒時期有明顯的疾病史。例如:胎兒宮內生長遲緩、出生以后快速的生長要引起注意。

④腎上腺皮質功能早現,很早就出現了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癥狀,或者陰毛提早出現。

⑤月經初潮提早。

⑥超重或者肥胖。

⑦持續無排卵月經。

⑧高雄激素的表現、代謝綜合征。



青春期多囊卵巢的治療和長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治療理念和相關的藥物與成年人有一些區別,應該引起重視。我的治療理念是:提倡早期干預、個體化治療。近期的治療目標:調節月經周期、控制多毛、痤瘡和體重,要盡量糾正內分泌和代謝的異常。遠期治療目標:預防糖尿病、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及一些成年以后的疾病。


一、調整生活方式,包括飲食結構調整和運動鍛煉來降低體重(首選治療方式)。醫生、社會、家庭應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使其能夠長期堅持而不使體重反彈。不主張體重減少得過快,以每周減重0.5公斤為宜,并保持穩定。減重目標至少為體重的5%。


二、調整月經周期,預防子宮內膜增生。方法有:周期性孕激素治療、低劑量短效口服避孕藥、雌孕激素周期序貫治療。


三、對于明顯的內分泌和代謝異常,需要進行藥物治療,要及時治療高雄激素血癥,控制血糖、血脂代謝紊亂和胰島素抵抗。例如二甲雙胍、羅格列酮、比格列酮等藥物。生長發育期要特別注意這些藥物的副反應以及代謝對孩子發育的影響,不能因為治療而帶來新的一系列問題。


作者: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

鄒琳 主任醫師 碩導


當青春期少女撞上多囊卵巢!

圖文簡介

青春期少女的月經不規律往往被認為是正常的,“等你長大了自然就好了”是許多家長和少女們的常見想法。因此,發生在青春期的多囊卵巢通常容易被患者或家長所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