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被網上一則趣聞刷屏,一個小男孩因一道數學題和媽媽發生分歧,委屈之下,竟報警請求民警幫忙。可愛的民警一邊教育男孩不能亂打報警電話,一邊開始解題,最后證明男孩的答案是正確的,男孩媽媽給孩子道了歉。這可是發生在南京的真人真事呦。網上類似關于孩子教育問題的新聞很多,家長們對于教育問題也是有著各種困擾,今天不妨看看航天界的大科學家梁守槃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吧。
梁守槃(1916—2009),我國著名的導彈總體技術、航空與航天發動機技術科學家,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之一,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在梁守槃的引導下,他的兒孫都能快樂地學習和成長,并學有所長。他的兒子是一位有建樹的企業高級管理人才,他的孫女是北大畢業的博士生。當年,他還因教子有方,譽滿國防部五院機關大院,很多同事都上門向他討教教育子女的經驗。那么,他是怎樣做的呢?
培養孩子品格,原來可以這樣做
有人說:“一個人的品格能夠決定他怎樣面對他的人生處境”。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也能夠意識到品格培養的重要性,但很多人不得其法,收效甚微。今天,不妨跟航天大家梁守槃學一招吧。
梁守槃與家人
梁守槃的兒子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就要求兒子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種督促孩子背課文的經歷應該很多家長都有,但不同的是,梁守槃會示范著先背給兒子聽。然后,他會給兒子講解范仲淹寫作此文的背景、文章內容以及表達的思想等。
梁守槃此舉的重點并不在于背誦,他想向兒子強調的是作者那種面對被貶依然能夠積極處世的豁達態度,以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處世精神。他想告訴兒子,一個人不能因為境遇好壞和個人得失而悲喜,應該胸懷博大、豁達。這種背課文的經歷對梁守槃的兒子梁珪宣影響很大,甚至年逾古稀之后,他對當年的往事還記憶猶新,并仍能流利地背誦《岳陽樓記》。
之后,梁守槃還特意找來白居易的《詠凌霄花》和兒子一起背,并講明要意:“白居易是勸說世上之人切勿學凌霄自己沒本事,卻背靠大樹好乘涼。”凌霄花是攀援藤本植物,需要依附大樹才能生長,樹長多高它就能爬多高,梁守槃和兒子背此文的目的就是教兒子寄言立身,要自信自立,不學凌霄。
攀附在樹上生長的凌霄花
梁守槃在要求兒子的同時,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我國的液體彈道導彈是從仿制P-2導彈起步的,1958年4月28日,國防部五院決定,將中國仿制的P-2導彈代號定為“1059”。作為“1059”導彈總體設計部主任、導彈總設計師的梁守槃主張仿制工作要做到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雖有蘇聯提供的圖紙可供參考,他開創性地組織設計人員搞反設計,也就是用從實物反推設計圖的方式,強化設計人員對導彈的理解與認識,為我國導彈后續的改型研制和獨立研制指明了方向。1960年11月5日,我國仿制的第一發“1059”液體近程彈道導彈一舉發射成功,“1059”地地導彈于1964年3月12日被改稱為大家所熟知的“東風一號”。
準備發射的“1059”導彈
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梁珪宣學習勤奮、自信自立。文革中,剛剛高中畢業的梁珪宣就到內蒙古插隊了3年多,而后他又當過工人。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學習,40歲時獲得了中國人民大學工業企業管理專業的學士學位。在不斷努力下,梁珪宣逐漸成長為了懂技術、善管理、有建樹的企業高級管理人才。
這些流傳甚廣的俗語,你人云亦云了嗎?
告訴孩子讀書、求知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道理大家都懂,就連小編也是被這樣教育的。但在孩提時,似乎很難領悟到這點。今天,我們看看航天大家梁守槃是怎樣讓孩子明白求甚解的重要性的吧。
正在工作的梁守槃
為了告訴孩子, 學習知識要學懂、弄透的重要性,梁守槃采用了講故事的方式,他選擇的故事可是有講究的,都是常被人曲解的故事。
比如“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但大多數情況下,尤其是在北方,這個故事常被人理解為用自己的孩子去引誘狼,然后抓住惡狼。這種理解其實并不正確。
有過留學經歷的梁守槃在給孩子講這個故事時,他說:“外國人對中國人這句話非常反感,一個人的生命和一只狼怎么能相提并論呢!怎么能用一個人的性命當誘餌去套一只狼呢!”其實這就是一種誤解,在我國四川地區的方言中,鞋子讀作“孩子”。所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意思其實是為了套狼,必須在山路上奔跑,不要怕鞋被磨破,也就是要舍得鞋子,而不是孩子。梁守槃通過這個故事,想要告訴孩子,學習知識就要搞懂弄透,不能一知半解。
梁守槃夫婦與孫女
還有一個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故事,小編也曾對這句話感到十分費解。梁守槃這樣解讀:“人們沒有細想,諸葛亮所從事的都是事關國策、社稷、民生、軍事等大的戰略問題的研究,而皮匠從事的工作和熟知的問題,顯然離諸葛亮從事的工作相距甚遠,兩種工作并不具有可比性。”那么這句話是怎么來的呢?其實是人們將兩個同音詞“皮匠”和“裨將”給混淆了。“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諸葛亮的三個副將當然能頂一個諸葛亮了。
梁守槃收集了很多這樣的故事,并耐心地講給兒孫聽,孩子們不但愛聽,在有所啟發的同時,還收獲了很多知識。而梁守槃教育孩子讀書、求知應該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也達到了。
適當地放手,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梁守槃是一個很尊重孩子的家長,他的教育理念是:“給條件、講道理、指方向、自成長”。曾有人問梁守槃,對孫女梁璋儀的教誨與期盼,得到的回答是:“隨意。她愿意怎么讀就怎么讀。”梁璋儀考大學選專業的時候,梁守槃的建議是這樣的:“你想學什么專業就報考什么專業,自己做主。但一定要有韌勁和恒心,自己選定的專業就要學好、干好。”梁守槃認為:“一個人要自自然然地做他想做、可以做、樂意做的事情,他也一定會把事情做成功”。
梁守槃與孫女梁璋儀
他的這種教育理念,不僅得到了孫女梁璋儀的熱烈響應,而且也被事實證明是正確的。對待自己選擇的專業,梁璋儀認真努力、不斷鉆研,拿到了北大的博士學位。畢業后,對待事業她孜孜追求、嚴謹認真,得到了周圍人的一致好評。
梁璋儀博士畢業時祖孫三代在北大的合影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焦慮,這種教育的焦慮其實會傳達給孩子,讓孩子很緊張,甚至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各位家長不妨借鑒一下航天大家梁守槃教育兒孫的作法,和他們共同學習、用講故事的方式寓教于樂,并學會尊重孩子,以他們的想法和選擇為先,沒準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呦!
各位家長不妨把上面梁守槃講的兩個小故事當作一種新嘗試講給自己的孩子聽呦!愿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中國航天院士傳記叢書·梁守槃院士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