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又名錦大黃、將軍、大王等,具有瀉實熱、下積滯、通便、行瘀、解毒的功效。大黃全國市場年銷量達350萬公斤,為常用大宗中藥材。該品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現將其種子繁殖方法介紹如下:
一、選地。
苗圃宜選擇向陽、排水良好的地塊,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畝)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1500~2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土壤整平耙細后,整成1.3米寬的高畦作苗床。
二、選種。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3年生優良品作苗種母株。在7月中下旬大部分種子呈黑褐色時,剪取果梗,置于通風陰涼處使其后熟,數日后即可播種。若留作春播,則將種子陰干貯藏。種子自然壽命只有1年,要及時使用,陳種發芽率較低。
三、播種。
于7月下旬,在整好的苗床上開橫溝條播,溝心距為25~30厘米,播幅為10厘米,播種深度為3~5厘米。將種子均勻地播入溝內,播后覆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隨后澆1次透水,最后畦面蓋草保濕,每667平方米(畝)用種子4~5公斤。
四、管理。
種子播后幾天就能發芽。發芽后于陰天或傍晚揭去蓋草。苗出齊后進行第1次除草,并結合除草間苗1次,每隔3~4厘米留壯苗1株。隨后追施稀薄人畜糞水2~3次,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秋季種苗枯倒后,用稻草覆蓋畦面,以保溫保濕。翌春當幼苗萌發時,及時揭去蓋草,使之生長粗壯。
五、移栽。
當年夏季播種的于翌年9~10月移植。選擇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作栽培地。深翻土壤33厘米以下,每667平方米(畝)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2500~3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作畦,開排水溝栽種。栽種時選擇根莖有中指粗的壯苗,剪去主根下部細長的部分主根上的側根,在已整好的地塊,按行株距20厘米×50厘米開穴,穴深20~30厘米,每穴施入土雜肥1~2公斤,與穴土拌勻,栽入種苗1株,栽后覆土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