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股藍又名七葉膽、小苦藥、野苦瓜藤等,為葫蘆科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以全草入藥。絞股藍含有84種絞股藍皂甙,與人參皂甙是同一物質,故素有“南方人參”的美稱,被國家列入“星火計劃”中待開發的五種中藥材的首位。
絞股藍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野生于坡地、低丘、自然林,山間林下陰濕而有亂石處最為常見。當前正值繁殖季節,現將其種子繁殖方法介紹如下:
一、選地整地。
絞股藍喜溫和耐陰濕,不耐高溫和嚴寒,不耐干旱又怕積水。宜選擇夏季日平均氣溫低于30℃且有遮陰、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質的陰濕地域作育苗地。土地選定后,先清除雜物與石塊,翻耕25~30厘米深,耙細土地,順坡向或南北向作畦寬1.2米、溝寬0.3米的壟畦,每667平方米(畝)用腐熟后的畜禽圈肥2000~4000公斤,覆于畦面5厘米以下作基肥,肥土混合均勻。
二、種子處理。
播種前一個星期左右,將種子搓掉外皮,再用35~40℃溫水浸泡2~4小時,撈起種子,蓋上濕布或濕草簾,置于20℃左右室溫下,待種子膨脹稍有裂口或露白后進行播種。
三、播種方法。
3月中旬至4月中旬播種,以3月下旬至4月初為佳。在整好的苗床上按溝距15厘米、溝深3厘米進行條播,以每相距4厘米放入種子1粒。播后覆以過篩細土或火熏肥土1厘米,然后在畦面蓋一層薄草,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及時拔除雜草。苗齡達40~50天、長出3~4片真葉時,可向大田移栽。移栽時間宜在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