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春季氣溫回暖、雨水較多、空氣濕度大,正是中藥材繁殖的適宜季節,此時培育出的種苗質量好、成活率高。中藥材種植戶當前應抓緊開展繁殖育苗工作,以確保全年增產增收。近期,小編特選出天冬、砂仁、丹參等具有較高經濟效益的中藥材品種,將其春季繁殖技術一一作詳細介紹。
天冬,又名天門冬、明天冬等,以塊根入藥,具有養陰潤燥,清肺生津的功效,全國年銷量為100萬公斤左右,為常用大宗中藥材。天冬主產于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北、浙江、山西、河北、陜西等省區。現將其種子繁殖方法介紹如下:
一、苗床選擇。
經驗證明,天冬在幼苗期若受到強烈日照,往往容易枯梢損苗,對生長極為不利。又因天冬藥用部分為地下塊根,在粘質土中不能順暢發育生長。故苗床宜選擇東南方向的山腳或半陰半陽的丘陵地(或人工設置的陰蔽環境)。土壤以疏松肥沃、透水通氣良好的沙壤土為佳。
二、整地造畦。
育苗床地選定后,進行全墾,深翻土地25厘米左右,做成1.3米寬的高畦,畦面土壤要細碎平整,然后于畦上橫開播種溝,溝心距為12~20厘米,深為5~8厘米。
三、播種方法。
播種可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播種前將果皮剝開,取出種子,置于水中浸泡,用手輕輕搓揉種子,再將浮于水面上的雜物和不飽滿的種子撈除,然后取出沉在水底的種子,用40~50℃的溫水浸泡24小時,晾干后將種子均勻播入溝中,粒距1.5~3厘米,播后覆蓋約25毫米厚的土雜肥作為基肥,最后上蓋一層薄薄細土,澆適量水,保持土壤濕潤。
四、苗床管理。
1.澆水防旱。春季或秋季播種,均于春季出苗。進入春季以后,若床地干燥,應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種子萌芽、幼苗生長。
2.除草施肥。苗床若有雜草,應隨時拔除。在育苗一年內,全期施肥2~3次,第1次于幼苗出土3厘米左右時進行;第2~3次,宜于夏季及秋季進行。用肥種類以稀釋的人畜糞尿為主。在第2~3次施肥前,應將床地淺鋤一下,再行施入更好。
五、移苗定植。
幼苗經培育1年至1年半左右,即可移苗定植。定植時間,春季在3月,秋季在10~11月。為了避免與其他作物爭地,可盡量到山地或零星空隙土地栽培。在移栽前,應將土地深翻33厘米左右,然后按株距17~20厘米、行距50厘米左右挖穴,每穴植苗1株。栽時應注意將其塊根適當向四周擺勻,以免成為一束,有礙發育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