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竹葉碧綠,莖壯健,具有清秀、優雅、高潔的氣質,適宜盆栽,深受市場歡迎。盆栽龜背竹必須掌握以下養護技巧:
一、擺放技巧。龜背竹只需明亮的散射光源就可以正常生長,所以可以常年擺放在室內有明亮散射光源的地方養護,要避免強光直射。但如果在早春、晚秋和深冬,當氣溫下降、室內散射光源較弱時,要將龜背竹移至室外坐北向南的地方培養一段時間,一般每次以10~15天為宜,這樣龜背竹才能生長更好。
二、施肥技巧。龜背竹根系發達,氣生根和須根特別多,吸收能力強,因此養分供應一定要充足。在龜背竹生長發育期間,一般要求每15~20天施1次肥,以優質有機肥和高效氮磷鉀肥為主。每次每盆施漚制腐熟并已除臭的花生餅肥或茶籽餅肥或菜籽餅肥25~30克,氮磷鉀(15-15-15)硫酸鉀復合肥15~20克,對清水,與漚制腐熟并已除臭的人畜糞水或沼液1.5~2公斤混合后,均勻淋施在盆土上,以肥液完全滲透入盆土中、不積在盤口處、不往外流為宜。另外,還要每隔10~15天葉面噴灑1次0.1%硫酸鎂、0.1%硫酸鋅、0.2%尿素、0.2%磷酸二氫鉀、600倍氨基酸復合微肥混合液,均勻噴濕所有的葉片和氣生根,以開始有水珠下滴為宜。
三、供水技巧。龜背竹葉片多而寬大,容易蒸發水分,因此必須要有充足的水分供應才能保證其正常生長。一旦龜背竹缺水,葉片會失綠,沒有生機。龜背竹供水原則:要掌握寧濕勿干,以保證有充足的水分供應,使盆土保持濕潤。一般每隔3~5天淋1次清水,每次每盆淋1.5~2公斤為宜,均勻淋在盆土上,以水分完全滲透入盆土中、不積在盆口外、不往外流為宜。但在氣候干旱、溫度高、光照強的夏秋兩季,則應每天淋1次清水。另外,還需在每天早、晚各葉面噴灑1次清水,均勻噴濕所有葉片,以開始有水珠下滴為宜,這樣可保持葉片清新嫩綠。
四、換盆技巧。盆栽龜背竹必須每年換盆1次,在冬末春初進行,以“立春”前后換盆比較合適。換盆時,先輕輕敲擊花盆的盆底和四周盆壁,使盆土與盆壁分離,再將龜背竹連同盆土一起取出,用鋒利的小鏟將盆土四周各削去1/5(連同老化的根群和盆土一起削去)。然后在盆底放上1/5的新泥,再將龜背竹連同盆泥一起放回盤內,用肥泥填滿所有的空隙,一直填至盆口處,最后每盆淋上1.5~2公斤清水,均勻淋在盆土上,以水分完全滲透盆入盆土中、不積在盆口處、不外流為宜,以使盆土緊貼在一起,并與根系緊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