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采花后,適時進行枝條修剪和追施肥料是促使植株迅速恢復長勢的重要措施,能為秋梢大量抽出和第二年奪取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奠定基礎(chǔ),方法如下。
金銀花摘花期結(jié)束后,要進行多次枝條修剪,時間分別在7月下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和12月至翌年2月。可根據(jù)植株的自然生長情況,適量保留幾根主枝,將生長發(fā)育差的弱枝、過密枝、徒長枝和病株用剪刀從基部30厘米處剪去(嫩枝條也宜剪去頂端),讓枝條下部逐漸粗壯。其原則是對枝條長的老花墩要重剪,截長枝、疏短枝、截疏并重;壯花墩以輕為主,少疏長留。對搭支架靠纏繞生長的枝藤,應修剪呈灌木狀傘形,使之成為中央高,四周低,以利叢內(nèi)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發(fā)生,促進花叢良好生長。對未搭支架全靠在巖石上攀緩生長的枝藤,修剪時不要過分剪除,應多保留幾根主干,任其四方伸展開花。實踐證明,經(jīng)剪枝的金銀花,每墩增產(chǎn)可達41.58%
金銀花植株在整個生長期需要充足的肥料,在其開花期植株要消耗大量營養(yǎng)物質(zhì),因此采花后必須及時追施肥料,使其恢復正常生長。肥料可用土雜肥和化肥混合使用。施肥量應根據(jù)花墩大小而定,一般每叢花每次施堆肥或人畜糞尿15~20公斤、尿素化肥50~100克,小花墩施肥量可酌情減少。進入秋季以后,每叢花再施1次廄肥和草皮灰混合肥20~25公斤,在離根部50~100厘米的地方開環(huán)溝施放。施完肥料后要進行一次培土,以利肥料充分腐爛生效,促進秋梢長出。
在做好上述兩項工作的同時,還要注意金銀花黃褐斑病、白粉病、炭疽病、蚜蟲、天牛、尺蠖等病蟲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