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溫多雨的臺風季節,易造成柑橘潰瘍病發生。柑橘葉片發病后,出現斑點,嚴重時導致葉片易脫落,枝條枯死。幼齡樹苗最易感染該病,嚴重時全株枯死。果實受害后出現“傷疤”,不耐保鮮貯藏,易腐爛。

  防治柑橘潰瘍病要抓住幾個關鍵時期,及時噴藥防治。據有關資料介紹及筆者的實踐體會,以下幾個時間節點可噴藥防治,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在春梢新梢頂端“自剪”——停止伸長、葉片展開、葉色進入轉綠期,即氣孔開始形成時;幼果直徑1.5~2厘米時;果實直徑3~4厘米時;夏梢抽出后7~20天;秋梢抽出后15~30天;夏秋(6~8月)每次臺風過后,葉片、枝條、果實受害有傷口,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菌從傷口入侵時。

  常用的防治藥劑有1000~1200單位農用鏈霉素、潰瘍靈、77%氫氧化銅(可殺得)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代森銨600~800倍液或其他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農藥等。要輪換用藥,不要多次連用同一種藥劑。在雨季濕度大時,可配制波爾多液噴施進行預防。配方:硫酸銅0.25~0.4公斤(先用適量50~60℃熱水溶解),生石灰0.5公斤,水50公斤。配制步驟:分別把硫酸銅、生石灰倒進兩個非金屬的桶里,各加入25公斤后,用木棒攪拌均勻。兩人分別提起裝硫酸銅、石灰的水桶,同時慢慢地按同樣的速度,倒入一個水缸或配藥池中,一人用木棒將兩種溶液攪拌均勻,使配制的藥液成天藍色,過濾去渣后即可使用。注意,帶有銅成分的波爾多液(包括其他帶銅成分的農藥),不宜連續多次使用,以免誘發害螨類加快繁殖為害。

  此外,還應注意做好蟲情預測,盡可能避過害蟲成蟲羽化高峰期,且進行統一放梢,減少大量害蟲為害造成的傷口,避免病菌從傷口入侵。


柑橘潰瘍病要適時防治

圖文簡介

每年高溫多雨的臺風季節,易造成柑橘潰瘍病發生。柑橘葉片發病后,出現斑點,嚴重時導致葉片易脫落,枝條枯死。幼齡樹苗最易感染該病,嚴重時全株枯死。果實受害后出現“傷疤”,不耐保鮮貯藏,易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