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龍眼花穗在生長過程中其花序基部苞片脫落,或者由苞片長成的幼葉隨花穗生長而逐漸脫落,從而長成純花穗。但花穗發育受內在生理及環境條件影響較大,如遇持續高溫,花穗的部分或全部長成新梢,這種情況稱為沖梢。沖梢屬于成花逆轉現象,即在花穗抽生期間,隨著外界條件的變化,可發育成純花穗,也可發育成葉和花混合的花穗,還可發育成梢。有研究表明,廣西龍眼產區沖梢發生頻率為88%,其中大量沖梢年的發生頻率為40%,可見沖梢發生頻率很高,對生產影響較大。
一、影響沖梢的因素。
1.花穗抽生時的氣溫是影響沖梢的最關鍵因素,如前面所述,遇持續高溫,花序軸的苞片發育成葉片,且溫度越高葉片生長越快。而在溫度下降后,其后生長的部分又發育為花穗。由于龍眼花穗屬于圓錐形無限花序,在其生長過程中哪一段遇到高溫,哪一段就會發育成葉片,從而出現沖梢。
2.除氣溫外,凡影響花芽分化和花穗生長的因素都會對沖梢產生影響。如冬春偏施氮肥,末次梢抽生過遲不能正常老熟,末次梢生長不健壯以及受霜凍影響等,都會加劇沖梢的形成。
二、沖梢的類型。
1.在花序發育前期出現高溫,而后期氣溫較低,花穗基部形成葉片,上部是花穗,稱為“葉包花”。
2.花序發育前期氣溫較低,而后期出現高溫,形成基部為花穗,上部為葉片的現象,稱為“花包葉”。
3.花序抽生后,遇到持續的高溫天氣,發育為新梢。
三、預防及減輕沖梢的措施。
1.認真搞好控梢促花工作,做到適時放梢,施好壯梢肥,培養適時健壯的結果母枝。同時應用生長調節劑促進成花,都有利于減少沖梢的發生。
2.在頂芽變軟、剛開始萌動時,向其噴施低濃度乙烯利和多效唑混合液(40%乙烯利4~5毫升+15%多效唑5~10克+15公斤水),預防沖梢發生。
3.當沖梢發生時,在幼葉展開之前將其摘除。摘葉時要保留葉柄,以免損傷花穗軸。人工摘葉副作用小,但用工量大,且高溫時沖梢速度快,大面積生產難于做到,只適合在幼齡小果園應用。
4.應用生長調節劑抑制沖梢。在花穗抽生后,如有小葉生長,則在小葉尚未展開之前向其噴施低濃度乙烯利和多效唑混合液(40%乙烯利5~7毫升+15公斤水,或40%乙烯利4~5毫升+15%多效唑8~15克+15公斤水),以使小葉脫落并縮短花穗。樹勢弱、溫度高、使用機械噴霧時要適當減少乙烯利和多效唑用量;帶花的沖梢或葉腋間已現紅點的,噴霧濃度也要降低,以噴后3~7天小葉脫落、不傷花穗主軸為度。也可應用其他控小葉促花藥劑,但建議先試驗再大面積應用。
5.在花穗生長至10~12厘米長時,留8~10厘米摘頂,可促進側穗生長,培養短壯花穗,同時可減少“花包葉”類型的沖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