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治療 解除患者思想顧慮,使其增強治療的信心,增加營養,鍛煉身體,注意勞逸結合,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再次感染或者感染范圍擴散。 2.物理療法 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微波、激光、離子透入(可加入各種藥物如青霉素、鏈霉素等)等。作用:溫熱能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以利于炎癥吸收和消退。同時配合相關的藥物治療,可促進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 3.抗菌藥物治療 長期或反復多種抗菌藥物的聯合治療有時并無顯著療效,但是對于年輕需保留生育功能者,或急性發作時可以應用,最好同時采用抗衣原體或支原體的藥物。 4..其他藥物治療 應用抗菌藥物的同時,也可采用糜蛋白酶5mg或玻璃酸酶(透明質酸酶)1500U,肌內注射,隔天1次,7~10次為1個療程,以利于粘連分解和炎癥的吸收。個別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現變態反應時應停藥。 在某些情況下,抗生素與地塞米松同時應用,口服地塞米松0.75mg,3次/d,停藥前注意做到地塞米松逐漸減量。 5..手術治療 有些慢性盆腔炎患者,由于長期的炎癥刺激,導致器官周圍粘連,抗炎藥物已經不容易進入,致使病情反復發作,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根據患者年齡、病變輕重及有無生育要求決定手術范圍,行單側附件切除術或全子宮切除術加雙側附件切除術。對年輕婦女應盡量保留卵巢功能。對于要求生育的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患者,可行輸卵管造口術或開窗術。對年齡已經40歲以上,盆腔有較大的炎癥包塊,(直徑在6cm以上),并伴有腹痛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若有宮腔積膿,需行擴宮術。存在感染灶,反復引起炎癥急性發作或伴有嚴重盆腔疼痛經上述保守治療無效者應行手術治療。手術以徹底治愈為原則,避免遺留病灶有再復發的機會。

慢性盆腔炎的西醫治療方法

圖文簡介

有些慢性盆腔炎患者,由于長期的炎癥刺激,導致器官周圍粘連,抗炎藥物已經不容易進入,致使病情反復發作,影響患者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