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睡眠不足經歷的朋友,頭腦可能馬上浮現這樣一幅場景:頭暈混沌、乏力困倦、無精打采、呵欠連天,身體懶懶的,滿心希望賴在床上直到睡足,叮鈴鈴的鬧鐘卻如同轟天擂地的戰鼓,驅趕著你下了床。迷迷糊糊地穿衣洗漱,劃拉幾口飯就竄出家門,一路昏沉地走進辦公室,努力微笑,強打精神著手工作,卻發現怎么都難以全心投入工作狀態。
你心里不由千萬次地詛咒著失眠:它真的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那么,失眠真的會降低工作效率嗎?
失眠究竟是什么?
首先細細分析一下失眠的性質。
失眠是指您在安靜、沒有干擾的環境下,摒棄一切雜念只想能美美睡上一覺,卻始終不能入睡的狀態。或者是雖然入睡了,卻睡得很淺、多夢,不時醒來,醒來就難入睡,以至于早上起床時總感覺睡得不夠、睡得不香,更有甚者會感到比睡前還累,這樣的狀態就是符合醫學定義的失眠了。
失眠可以作為一種癥狀,常見于多種睡眠障礙、精神障礙和軀體疾病,也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睡眠障礙疾病,也就是失眠癥,有很多醫生也稱為失眠障礙。
讓你痛苦的其實不是失眠
與失眠聯系最密切、最復雜的情況,就是焦慮和抑郁這兩個情緒問題,可以說,對每一個訴有失眠問題的患者,首先要確定的是這個人是否同時有情緒問題以及情緒問題的性質和嚴重程度。
那么,失眠、焦慮和抑郁這三種癥狀,哪種對人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影響更大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進行過一項臨床研究,讓失眠患者來評價主觀感受的睡眠質量,用“多導睡眠圖”來客觀評價他們的睡眠質量,同時采用自評焦慮、抑郁量表,評價他們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嚴重程度。
最后發現,不論是主觀感受到的睡眠狀況還是客觀睡眠質量,與他們的生活質量都不相關;而焦慮和抑郁情緒則與較低的生活質量相關,其中抑郁的關聯度更強。
這項研究發現提示,雖然失眠患者常常強調是“睡不好”導致自己很多問題和精神痛苦,但真正影響到生活質量的還是焦慮和抑郁這兩個情緒問題。所以,在討論失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工作效率時,首先不能忽視可能并存的情緒問題。
正確理解睡眠的意義
關于睡眠不足對工作、生活狀態的影響,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種認識是:失眠導致了一些不良不利后果,因此要避免這些后果,一定要先改善失眠。
殊不知,失眠后的睡眠有一個奇特的特點,往往是越想睡著、越希望睡好和盡快糾正失眠狀態,卻越難睡得好。如果堅持 “今晚我一定要睡好、必須要睡好” 這樣的心理渴求,失眠就很可能陷于一種“越是睡不著越渴望睡好,越想睡好越是睡不著”的惡性循環。
因此,更準確理解睡眠的意義尤顯重要。
睡眠對個體生命的意義,本質上和飲食類似。首先,適當的睡眠和飲食都是個體能生存下去的基本條件,而且,規律的睡眠和進食對保證身體健康更有意義。
另一方面,由于身體有一定的自行調節能力,遇有特殊情況而不得不中斷進食一頓或者一天,當然會有饑餓感等不適,但這一頓一天沒有進食,不會對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嚴重的或長期的損害。
睡眠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兩天睡眠時間不足甚者缺失,當然會有困倦乏力、情緒煩躁等不適,但這樣的睡眠不足本身不至于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對工作效率而言,失眠導致的睡眠不足本身,當然會有一定消極影響,工作效率常有稍稍下降,但完成自己平時承擔的工作量,一般是沒有問題的。
而當自己發現失眠后狀態嚴重下降,不能如常完成工作,甚者難以堅持繼續工作,那么,這其中一定存在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問題。
每個人失眠后的具體表現,往往有各自的特點,相互之間有很多不同。但共同點是:當發現失眠后工作效率明顯下降,自己卻感到無能為力去進行調整時,就一定要及時就醫,首選到精神科診治,如果最后診斷有抑郁障礙或焦慮障礙,則要配合醫生進行系統的治療。
你心里不由千萬次地詛咒著失眠:它真的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那么,失眠真的會降低工作效率嗎?
失眠究竟是什么?
首先細細分析一下失眠的性質。
失眠是指您在安靜、沒有干擾的環境下,摒棄一切雜念只想能美美睡上一覺,卻始終不能入睡的狀態。或者是雖然入睡了,卻睡得很淺、多夢,不時醒來,醒來就難入睡,以至于早上起床時總感覺睡得不夠、睡得不香,更有甚者會感到比睡前還累,這樣的狀態就是符合醫學定義的失眠了。
失眠可以作為一種癥狀,常見于多種睡眠障礙、精神障礙和軀體疾病,也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睡眠障礙疾病,也就是失眠癥,有很多醫生也稱為失眠障礙。
讓你痛苦的其實不是失眠
與失眠聯系最密切、最復雜的情況,就是焦慮和抑郁這兩個情緒問題,可以說,對每一個訴有失眠問題的患者,首先要確定的是這個人是否同時有情緒問題以及情緒問題的性質和嚴重程度。
那么,失眠、焦慮和抑郁這三種癥狀,哪種對人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影響更大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進行過一項臨床研究,讓失眠患者來評價主觀感受的睡眠質量,用“多導睡眠圖”來客觀評價他們的睡眠質量,同時采用自評焦慮、抑郁量表,評價他們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嚴重程度。
最后發現,不論是主觀感受到的睡眠狀況還是客觀睡眠質量,與他們的生活質量都不相關;而焦慮和抑郁情緒則與較低的生活質量相關,其中抑郁的關聯度更強。
這項研究發現提示,雖然失眠患者常常強調是“睡不好”導致自己很多問題和精神痛苦,但真正影響到生活質量的還是焦慮和抑郁這兩個情緒問題。所以,在討論失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工作效率時,首先不能忽視可能并存的情緒問題。
正確理解睡眠的意義
關于睡眠不足對工作、生活狀態的影響,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種認識是:失眠導致了一些不良不利后果,因此要避免這些后果,一定要先改善失眠。
殊不知,失眠后的睡眠有一個奇特的特點,往往是越想睡著、越希望睡好和盡快糾正失眠狀態,卻越難睡得好。如果堅持 “今晚我一定要睡好、必須要睡好” 這樣的心理渴求,失眠就很可能陷于一種“越是睡不著越渴望睡好,越想睡好越是睡不著”的惡性循環。
因此,更準確理解睡眠的意義尤顯重要。
睡眠對個體生命的意義,本質上和飲食類似。首先,適當的睡眠和飲食都是個體能生存下去的基本條件,而且,規律的睡眠和進食對保證身體健康更有意義。
另一方面,由于身體有一定的自行調節能力,遇有特殊情況而不得不中斷進食一頓或者一天,當然會有饑餓感等不適,但這一頓一天沒有進食,不會對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嚴重的或長期的損害。
睡眠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兩天睡眠時間不足甚者缺失,當然會有困倦乏力、情緒煩躁等不適,但這樣的睡眠不足本身不至于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對工作效率而言,失眠導致的睡眠不足本身,當然會有一定消極影響,工作效率常有稍稍下降,但完成自己平時承擔的工作量,一般是沒有問題的。
而當自己發現失眠后狀態嚴重下降,不能如常完成工作,甚者難以堅持繼續工作,那么,這其中一定存在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問題。
每個人失眠后的具體表現,往往有各自的特點,相互之間有很多不同。但共同點是:當發現失眠后工作效率明顯下降,自己卻感到無能為力去進行調整時,就一定要及時就醫,首選到精神科診治,如果最后診斷有抑郁障礙或焦慮障礙,則要配合醫生進行系統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