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火箭發動機為什么都是小蠻腰,我們可以追溯到120多年前,那時萊特兄弟還沒造出飛機,更別提火箭了。 

  而其原理,我們可從最簡單的日常生活說起—— 

    

  “小蠻腰”的結構原理 

  ?芊芊“楊柳腰”——火箭發動機的“喉部” 

   

    

  拿水管沖洗地面時,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沖動:把水管口捏細一些,再細一些,以便讓水流射得更遠。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更何況是那些頂尖聰明的火箭發動機設計師呢。 

  你說不對! 

  火箭發動機的出口不是逐漸縮小,而是像喇叭一樣的大敞口。這么來看的話,火箭發動機的噴口跟我們的日常經驗是相違背的。 

  然而事實是,不違背! 

  原因如下: 

   

    

  我們以為,上圖就是火箭發動機噴管的全部,但其實,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整個火箭發動機噴管,其剖面圖大概是下圖這樣的: 

   

    

  可以看到,上圖的發動機噴管,中間有一個最窄的地方,那就是火箭發動機“小蠻腰”的位置。 

   

    

  如上圖所示,箭頭所指的地方,叫做火箭發動機的“喉部”,為什么喉部最細?原因前文已經說了,這類似于你用水管沖刷地面,然后將出水口捏細,以便得到速度更快的水流是一樣的。 

    

火箭發動機噴管結構示意圖 

  喉部的左面是漸縮段,顧名思義,就是逐漸縮小,并在喉部時達到最小。到這里,火箭發動機的原理跟我們的日常經驗是相同的。 

    

  婀娜“豐腴臀”——火箭發動機的漸擴段 

  了解了“喉部”的構造原理,我們最大的問題是,為什么不在喉部結束,而是又來一個像大喇叭一樣的漸擴段? 

  此事得從1890年說起,那時,瓦特的蒸汽機早已普及(1781年,瓦特獲得蒸汽機的發明專利),于是,人們想的是如何用高壓的蒸汽快速沖擊葉輪,從而得到效率更高的汽輪機。 

  顯然,蒸汽的速度越快,蒸汽含有的動能越大,從而汽輪機的效率也就越高。可如何提高蒸汽的沖擊速度呢?不難,跟你將水管的出口捏細一樣——縮小蒸汽噴口。 

  多數人的想法是,蒸汽噴口越小,蒸汽的速度越快。然而,那時的人們繼續做實驗后,卻驚訝地發現,當蒸汽噴口小到一定程度,那么蒸汽的速度就不會再變了,此時的蒸汽速度恰好等于1馬赫,也就是1倍音速,這就是壅塞現象 

  關于壅塞現象的數學解釋,需要一大堆流體力學的公式來證明,這些公式誰看誰懷疑人生,我們也就不去觸碰了。 

  總之你只要知道這一點就行,即:我們不能通過無限制地縮小出口,以便讓流體的速度超過1馬赫。 

    

 M代表馬赫數

  如上圖所示,當喉部的流體速度小于1馬赫時,我們還可以將喉部繼續變細(橫截面變小),從而增加喉部處的流體速度。 

  但是…… 

   

  當喉部流體的速度等于1馬赫時,此時,無論我們再怎么縮小喉部,或者繼續增加燃燒室的壓力,喉部處的速度還是1馬赫,不會再提高了,這就是壅塞現象。 

  走投無路時,有一個人出現了,他就是瑞典工程師和發明家拉瓦爾。1890年,拉瓦爾設計了一個噴嘴,可將蒸汽的噴射速度增加到超音速。他是怎么做的呢?很簡單,將噴嘴延伸,變成大喇叭狀,也就是上文說的“漸擴段” 

   

   后人將他設計的這種噴管叫做拉瓦爾噴管,又叫漸縮漸闊噴管。最初,這種噴管用在汽輪機上,后來用到火箭發動機上。 

    

  疑問一: 

  1馬赫等于1倍音速,這是不是說,無論我們再怎么增加燃燒室(漸縮段)的溫度和壓力,火箭發動機喉部的燃氣速度都不會超過1倍音速?可是這不合常理呀,因為我們都知道,音速約等于每秒343米,如果火箭的燃氣以這個速度排放,還怎么上天? 

   

  回答一: 

  音速跟密度、溫度、壓力密切相關。密度越大,音速的值就越大,比如聲音在金剛石中以12000/秒的速度傳播。溫度越大,音速的值越大。零下25攝氏度時,音速約等于316米每秒,而在35攝氏度時,音速約等于352米每秒。 

  同理,壓力越大,音速的值越大。 

  而火箭燃燒室里面是非常極端的環境,幾百個大氣壓,還有數千攝氏度高溫,此時,這個極端環境下的音速就不再是340米每秒了,而是高達1700米每秒左右。 

  也就是說,在發動機喉部高溫高壓的燃氣中,假如聲音此時的傳播速度是1600米每秒,那么喉部的燃氣速度最大也將是1600米每秒。 

    

  疑問二: 

  為什么火箭發動機在喉部處增加一個大喇叭后,燃氣的噴射速度不會降低,反而會進一步提升到數倍音速? 

  回答二: 

  咱們用一張圖來回答。這張圖看似復雜,但其實很好理解。 

    

圖片作者:ЮК

  上圖中,頂部紅色的線代表絕對溫度T,中間綠色的線代表壓力P,仔細觀察這兩根線的走向,就會發現,壓力P和溫度T在燃燒室最高,位于喉部時,降低,位于大喇叭(漸擴段)時,進一步降低。 

   

  既然在大喇叭處,燃氣的壓力和溫度都在降低,那么這些能量跑哪去了? 

  顯然,能量不會無緣無故消失,它們都轉變成燃氣的動能了。因此,上圖藍色的那根線V,它在燃燒室最小,喉部時達到1馬赫,出了喉部后,速度得以繼續提高。 

   

  綜上,就是火箭發動機大都是“小蠻腰”的原因。 

為什么火箭發動機都是小蠻腰?

圖文簡介

關于火箭發動機為什么都是小蠻腰,我們可以追溯到120多年前,那時萊特兄弟還沒造出飛機,更別提火箭了。其原理類似于用水管沖刷地面,然后將出水口捏細,以便得到速度更快的水流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