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節(jié)了,地球人。
一過這個節(jié),你們就要念叨我。
我當(dāng)年叫姮(讀如恒)娥,后來有了西漢,文帝叫劉恒,你們?yōu)楸苊M,就叫我嫦娥了。
我是4000多年前來的月球。
具體哪一年,得等你們把夏商周斷完了代,再搞清我到底是哪個善射的羿的老婆才能定。其實我作為半神話人物,本來也不關(guān)心。我關(guān)心的是,這幾年,居然又有好幾位嫦娥飛過來,長得也不太像我,第三位還著了陸,還放出了一只“玉兔”跑跑看看的,比我見過的兔子大多了。上個月,這只兔子睡著了,再也不會醒來,我抱不動它,就在旁邊傷感地坐了一會兒。聽說下一位嫦娥來得后年了,作為“嫦娥零號”,我很期盼。
因為我在月球上很孤獨。
你們已經(jīng)正式把玉兔著陸的地方命名為廣寒宮,這么說,我4000多年來就住在月球近地面西北角的虹灣地區(qū)。當(dāng)你們?nèi)页灾嘛炧苤伏S看我時,我就站在這個39億年前被天體砸出的大坑里回看你們。你們賞月,我當(dāng)然就是賞地球了。可惜,每年的這一天,我既看不見你們,也看不見地球。
你們知道站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什么樣子嗎?
你們也許見過阿波羅八號在1968年耶誕節(jié)拍的那張被稱為“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環(huán)境照片”,阿波羅九號還在翌年拍了視頻:哇,地球冉冉升起于月球的地平線,比太陽大三倍,“這亙古的蔚藍(lán)之鄉(xiāng)”,仿佛自帶bgm(必須是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而不是《月亮之上》)。這月球上的“地出”,不是比地球上的“月出皎兮,月出皓兮”還壯麗嗎?
可惜,動態(tài)的“冉冉升起”,我從沒看到過。
眾所周知,月球繞著地球轉(zhuǎn)時,其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的角速度相同,所以有半個球面是一直朝向地球的,叫“近地面”,而一直背向地球的叫“遠(yuǎn)地面”。找兩個球比劃一番,你就會明白:從我站的位置看地球,地球?qū)⒂肋h(yuǎn)懸在我仰望的空中,大致不動,絕不會劃過蒼穹東升西落。那些冉冉升起的“地出”畫面,是美國人從繞著月球疾速運動的載人飛行器上拍攝的。我要想看到,就也得以每秒1200米的速度繞著月球跑,作為神仙,這并不難,我也不怕撞上環(huán)形山,but I’m a lady。
當(dāng)然,要是說我看到的地球完全固定在天上,也不準(zhǔn)確。月球繞著地球運行的軌道并非完美的圓,與地球赤道還有大約5度的夾角,所以長時間仔細(xì)看的話,地球會有些輕微地漸近或漸遠(yuǎn),這叫“天平動”。也因此,從月球近地面的某些邊緣地帶,還是能看到極其緩慢的“地出”的,整個升起要足足48小時,真是夠“冉冉”。
雖然看不到壯麗的“地出”“地落”,能看到4000年來被照明設(shè)備映得越來越亮的家園,我也該滿足了。只是,別提中秋節(jié),因為你們的滿月日,正是我的“朔地”時。
農(nóng)歷十五十六,地球正運行到太陽和月球中間,只要沒趕上特定位置上才有的月食,你們可以完整看到被太陽照亮的月球近地面,滿滿一輪銀盤,我卻正相反,完全看不到地球被太陽照亮的那一面。這就像農(nóng)歷初一時,月球正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只要沒趕上罕見的日食(“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倒是趕上了一次),你們就完全看不到月亮,而我卻可以看到整個一輪地球一樣。換句話說,“地相”同月相正相反:你們的滿月、望月,正是我的“朔地”、“新地”,而你們的朔月、新月,正是我的“滿地”、“望地”。
要知道,在天文學(xué)上,“新月”可不是一彎銀鉤的“蛾眉月”,而是隱不可見的無形。所以,你們的中秋團(tuán)圓夜,正是我這里的“地”黑風(fēng)高時啊!
住在月球上,真的很凄涼。
月球與地球的自轉(zhuǎn)速度不同,如果太陽一升一落算一天的話,月球上的一天大約相當(dāng)于地球上的28天,連著14天晝,14天夜。白天平均溫度123度,夜里平均零下233度。我這里緯度較高,更靠近兩極就更好一點,零度左右,還有冰,但白天的時間會更長,太陽低垂著在地平線上做圓周運動,久久不落,我也用過洪荒之力,但還是曬成小麥色了。
月球沒有大氣,也就沒有陰雨霧雪,我不需要天氣預(yù)報,但挺想要個天體預(yù)報的,因為經(jīng)常會有隕石沒遮沒攔地砸下來,不好躲。
三年前一顆400公斤的隕石,以6萬公里的時速撞出了一個幾十米的隕石坑,明亮的余輝持續(xù)了8秒,你如果當(dāng)時恰好抬頭估計肉眼都能看見,我是早都習(xí)慣了。我還想要個地震,哦不,月震預(yù)報,因為月球并不是完全僵死的,雖然震級很低,高的里氏2-3級,但我太敏感了,會心悸。
總之,要不要移民過來,你們自己看著辦。沒有玉兔、桂樹、吳剛,也就罷了,穿衣打扮,我也不在乎。據(jù)說2006年冬至前農(nóng)歷初一,格林尼治時間9點半,我站在北半球賞“滿地”時的背影不知被誰神秘地拍下來,后來做了你們現(xiàn)在都用的一款手機(jī)軟件的啟動畫面。從圖上看得出,我把頭發(fā)剪了,穿著完全像個男的。
我最受不了的,說到底是饞。即使最穿鑿地考據(jù),月餅的起源也不早于周,而我至少夏朝之前就走了,4000多年來沒吃過一口,哪怕是五仁的。幾位嫦娥過來也不想著捎一盒。
所以,我很高興中秋節(jié)時看不見你們在地球上丹桂飄香,大快朵頤。唐朝有人給我寫了首七絕,所言差矣。其實碧海青天天天見,只有嘴里淡出鳥,因此末尾兩句應(yīng)該改成: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烏鴉炸醬夜夜心。
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嫦娥的4000多個憂郁的中秋節(jié)
圖文簡介
愚蠢的地球人啊,我是你們的女神嫦娥。我是4000多年前來的月球,也在月球......
- 來源: 移動端科普融合創(chuàng)作
- 上傳時間: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