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拍攝中
許智宏(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教育家、原北京大學校長)
院士眼:食品安全在于控制源頭,只要源頭監管有效,就能大大提高食品安全。許院士呼吁大家要正確認識轉基因而不是妖魔化轉基因。關于G20杭州峰會,許院士坦言,在各方聚焦之后,食品安全會變得尤為關注,但他相信政府有意識、有能力完成好這個任務,在國際舞臺上展示杭州人的風范。
正確認識轉基因
許智宏院士認為,人類使用轉基因產品由來已久,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轉基因對人體或環境有害,政府要加大對轉基因的宣傳教育,提高老百姓對轉基因的接受度。食品安全在于控制源頭,只要源頭監管有效,就能大大提高食品安全。同時,他呼吁大家要正確認識轉基因而不是妖魔化轉基因。
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存在的幾大誤解
辟謠一:奶粉問題。大家都去國外購買擔心國內的牛奶當中會不會都存在三聚氰胺,產生一種不安全感。事實上國內的很多奶粉品牌都是很值得信任的。
辟謠二:添加劑問題。這被多次曝光,濫用添加劑肯定是不行的,但正常的食品添加劑經過國家審定,經過科學上的反復驗證,國際上也有標準,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一點添加劑都不用,那很多成品都沒法生產。
辟謠三:激素問題。媒體經常被報道的 激素,其實植物激素跟動物激素風馬牛不相及,植物激素乙烯處理蕃茄,全世界很正常,全世界普遍使用的辦法,香蕉不用乙烯處理,從海外采集再運到北京、運到上海如果不用乙烯早就已經爛掉了,生的香蕉采下來到目的地,或者途中,用適合濃度的乙烯來催熟,是公認的辦法。植物激素對人、對動物完全沒有關系,包括小孩發育早全都歸結到激素,一聽激素就恐怖。而且,周圍農產品的儲置上,肯定不會用人的激素,所以大家可以放心。
辟謠四:黃鱔是用避孕藥喂大的。像網傳的,螃蟹、鱔魚用避孕藥處理,都是誤解,不可能的事情。黃鱔小的時候是雌的,長大后自然變公的,吃了激素反而變雌的,影響產量,所以養殖過程中不可能吃避孕藥。
對于近期熱門話題——轉基因食品可能導致不孕不育,院士怎么看?
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全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男性公民的精子數量不斷在減少。大量使用塑料用品、工業用品,導致自然我們成為環境激素,有些化工物有雌性激素的功能。自然界首先發現魚和青蛙,原本是公的變成兩性。美國有本書叫《世界的雌性化》,通過這本書延伸到世界上男的將會消失,剩下的全是女人,這極大程度地引起了恐慌。
另外,有人說轉基因食品引起過敏,事實上很多食品都會引起過敏,有些人對花生過敏,我有個同事甚至對蘋果過敏。任何事物對一部分都有可能成為過敏源,比如花粉。環境引起的過敏。 院士對杭州的印象
許院士稱贊杭州很漂亮,人間天堂,杭州來了很多次,每次都感覺很不錯,杭州的人文底蘊很深,G20峰會選擇在杭州也是非常適合,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畢竟是很重要一個地方。各方聚焦之后,食品安全就會變得尤為關注。我們相信政府有意識、有能力完成好這個任務,在國際舞臺上展示杭州人的風范。
許院士提筆留言:美麗杭州,天堂人間。寄托了他對杭州G20峰會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