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13號臺風“天鴿”于8月23日中午12時50分前后在廣東省珠海市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0百帕,登陸后強度持續減弱。
23日15時“天鴿”已減弱為臺風級,16時其中心位于廣東省恩平市境內,最大風力12級(35米/秒),中心氣壓970百帕。
23日17時“天鴿”中心位于廣東省陽春市境內,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75百帕。
23日21時,“天鴿”已減弱為強熱帶風暴,中心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境內。
24 日 08 時,“天鴿”中心位于廣西南寧市境內,最大風力18米/秒(約65公里/時),中心氣壓994 hPa。
預計24日至25日08時,廣東西南部、廣西西部和南部、海南島西北部、云南南部和東部等地有大到暴雨。
臺風“天鴿”威力有多大?
1.“天鴿”帶來今年首個臺風紅色警報
23日0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臺風紅色警報,9時10分,香港天文臺發布最高級別的10號風球,為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第三次,嚴重風暴潮已襲擊香港。
從1946年有資料記錄以來,香港天文臺共發出過13次十號風球,平均每5年有一個臺風或以上強度的熱帶氣旋正面吹襲。當然,其中有六十年代的超臺密集登陸期,也有長達十幾年的空窗期。天鴿帶來了第14個、也是新世紀第2個10號風球。上一個十號風球是2012年的強臺風韋森特,再往前是上世紀末的臺風約克。
2.廣東澳門等地市民受災,多地停課停業
據廣東省民政廳初步統計,截至23日晚22時30分,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江門、陽江、茂名、潮州共8市22縣(市、區)135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4.7萬人,因災死亡6人(其中珠海市2人,中山市4人),轉移避險46.2萬人(其中緊急轉移安置30419人),倒塌房屋8間,農作物受災面積6821.5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1.16億元。
澳門民防行動中心統計,截至24日凌晨4點30分,天鴿襲澳導致8人死亡153人受傷。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廣東中山女子騎車被大樹砸中身亡;澳門民防行動中心通報:截至23日下午2時15分,民防行動中心分別在澳門和離島共錄得154宗事故報告。 至23日為止,于臺風期間,共有3名人士不幸身亡。
23日臺風“天鴿”吹襲澳門。(圖片來源:中新網)
據新京報報道,受臺風影響,珠海掀狂風暴雨,情侶路等海邊風浪猛烈,玻璃外墻被吹落,路人被吹翻,珠海橫琴金融島工地吊塔長臂被吹掉;惠州惠東港口出現海水倒灌現象;深圳東門風力迅猛,吹飛各種物品;香港海怡半島海濱長堤一處被毀;此外,珠海、深圳、江門、中山等多地停課停業。
珠海兩名市民被困,潛水愛好者自發組織救援。(圖片來源:中國天氣網)
3.多個潮位站出現破歷史記錄的高潮位
受“天鴿”的影響,珠江口沿岸普遍出現超過120厘米的最大風暴增水,其中珠海站出現了279厘米的最大風暴增水?;葜荨Ⅺ}田、赤灣、橫門、黃埔和珠海潮位站出現達到當地紅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其中深圳鹽田、赤灣、廣州黃埔及珠海潮位站最高潮位破歷史記錄。
4.臺風降雨云系轉戰廣西云南 短時暴雨來襲出現龍卷風
8月23日下午,受臺風“天鴿”影響,廣西北流出現龍卷風。據中央氣象臺消息,23日21時,“天鴿”已減弱為強熱帶風暴,中心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境內。廣西貴港、玉林、百色等地持續短時暴雨,最強雨強在廣西北海北流,達到了59.7毫米/時。
大風吹斷樹干砸傷路人(圖片來源:廣西氣象)
據云南省氣象臺消息,“天鴿”由熱帶風暴減弱為熱帶低壓后,低壓中心于24日下午進入云南境內,24日下午至25日夜間低壓中心始終在云南南部及西南部,26日08時后移出云南。
為什么“天鴿”破壞力這么強?
1.臺風24小時內實現近海罕見爆發式增長
22日上午8時,“天鴿”用了快兩天的時間,剛從熱帶風暴級升級至強熱帶風暴級;22日下午3時,它很快升級到了臺風級;23日早晨7時,它又升級到強臺風級,并且距離我國陸地越來越近。在不到24小時內的時間里,“天鴿”連跳兩級,從強熱帶風暴級到強臺風級華麗“變身”。歷史上,熱帶氣旋強度快速增強的區域多發生在菲律賓以東海域,在近海出現比較罕見。
2.臺風與天文大潮強強聯手“組CP”
中央氣象臺臺海中心預報員錢奇峰介紹了“天鴿”的三大特點。首先,“天鴿”個頭雖較小,強度卻不輸其他臺風;其次,近海區域強度快速加強,在不到24小時內的時間里,“天鴿”連跳兩級,從強熱帶風暴級到臺風級的“變身”;再次,預計“天鴿”登陸我國之時,正是其強度巔峰狀態,而且不管是垂直風切變條件,還是高層雙通道流出情況,近海區域環境非常有利于它發展增強;還有,目前又恰逢農歷七月初二,趕上了天文大潮發生的時間,風暴潮與天文大潮兩個波峰疊加,對潮位的巨大影響可想而知,須警惕高潮位。登陸后,在地形的影響下,強度才會逐漸減弱。
據國家海洋預報臺風暴潮預報員介紹,此次風暴潮過程,臺風“天鴿”以最一個有利于增水的路徑、以一個最強的強度,再疊加上天文潮的較高時段,由此產生了一個最壞的結果,多個潮位站的高潮位超過紅色警戒潮位,這是超乎預料的。
天文大潮和風暴潮是什么?
天文大潮是太陽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時期(即朔和望時)之潮。由于海洋的滯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農歷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
天文大潮(圖片來源于網絡)
海水有一種周期性的漲落現象:到了一定時間,海水推波逐瀾,迅猛上漲,達到高潮;過后一些時間,上漲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灘,出現低潮。如此循環重復,永不停息。海水的這種運動現象就是潮汐。“潮”指白天海水上漲,“汐”指晚上海水上漲,不過通常我們往往將潮和汐都叫做“潮”。
潮汐原理示意圖(圖片來源于網絡)
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決定的。月球雖比太陽質量小,它的引潮力卻比太陽高約2.17倍。每當月球移動到和太陽在一條直線上,兩天體的引潮力就會作用于同一方向,海水的漲落必然增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初一、十五漲大潮”的原因。
天文大潮屬正常的天文潮汐現象,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引發災害,但在某些特定環境下會構成水害,如天文大潮遇到臺風登陸前后會爆發風暴潮。
風暴潮指的是發生在近岸的一種海洋災害。它是由強風或氣壓驟變等強烈的天氣系統對海面作用導致水位急劇升降的現象,常給沿海一帶造成危害。
因此,對在天文大潮期間來臨的臺風“天鴿”,我們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強防范風暴潮的不利影響。提醒在警報解除前,海上船只不要冒險出海,注意安全。此外,沿海的市民和游客們仍要遠離海邊等危險區域,切忌看海觀潮,注意安全。
(資料來源:中國天氣網、國家海洋預報臺、飛常準、中央氣象臺、中國氣象愛好者微博、中國氣象局官方網站、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央視新聞客戶端、云南省氣象臺、中新網、廣東省民政廳、澳門民防行動中心)
最強臺風 “天鴿”到底有多強?
圖文簡介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13號臺風“天鴿”于8月23日中午12時50分前后在廣東省珠海市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0百帕,登陸后強度持續減弱。
- 來源: 移動端科普融合創作
- 上傳時間: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