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恐龍足跡群(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近日,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發現大規模恐龍足跡群,據主持鑒定工作的恐龍足跡學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介紹,這些足跡是典型的侏羅紀早期蜥腳類恐龍所留。 

  區域地質圖也顯示,這批足跡來自距今1.7億至1.8億年前的地層。該足跡群是我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對了解我國侏羅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恐龍足跡(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一串串巨大的恐龍腳掌印,地球曾經的霸主用這種方式向人們證明,它們來過。那它們身上曾經有過怎樣的特征呢? 

    

  蜥腳類家族的演化發展 

  大約在2億零8百萬年前,一場神秘的世界性災難造成了許多生物的絕滅。這場災難宣告了三疊紀的結束和侏羅紀的開始。 

   

  侏羅紀的開始(圖片來自網絡) 

  許多大型的爬行動物絕滅了,而許多種的小恐龍、小的陸生鱷魚和似哺乳爬行動物度過了災難,幸存了下來,而且在以后的歲月里不斷地演化、發展了下去。 

  在這些幸存者當中,有一支進化的路線指向后來的極度巨型化方向,這就是蜥腳類家族,它們是吃植物的,生活在廣闊的原野上 

    

  蜥腳類家族的巨大體型 

  蜥腳類家族是由三疊紀的古腳龍和侏羅紀早期原始的蜥腳類恐龍經過長期的適應,進化發展而來的。它們在侏羅紀的晚期異常繁盛,體型發展到了頂點,身長可達30多米,體重將近100噸。 

  有的科學家估計,在北美生活的超龍,體重就可達到100噸。正是由于這些巨大的蜥腳類恐龍的出現,才使恐龍被譽為是所有地質時代中動物王國里的巨人,是最大的陸生動物。 

   

  超龍體重可達到100噸(圖片來自網絡)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發現的身材最大的恐龍是蜥腳類恐龍中的震龍,它的身長有3952米!身高可以達到18,體重達到130噸!也就是說,23條震龍頭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從足球場的這個大門排到另一個大門。 

   

  身材最大的恐龍——震龍(圖片來自網絡) 

  而如此沉重的龐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話,它那碩大的巨腳每一次踩到地面都會使大地發生顫抖,就像地震一樣。這就是震龍一名的含義。 

    

  蜥腳類家族的行走速度 

  繼研究了恐龍的骨骼化石和足印化石后,英國動物學家麥克奈爾-亞歷山大認為,很多大型的四足行走的蜥腳類恐龍確實是行動慢吞吞的笨伯,行走速度只有大約每秒鐘1米,與人類散步的速度相近。 

  很多兩足行走的恐龍的足跡表明,它們的行走速度一般不超過每秒鐘2.2米,這與人類快速行走時的速度差不多。 

  而那些較小的、體重在500公斤左右(與賽馬大小相近)的兩足行走的恐龍能夠以每秒鐘12米的速度奔跑,這已經超過了人類百米賽跑冠軍的最高速度(每秒鐘11米),但是仍然大大低于賽馬的奔跑速度(每秒鐘大約1517米)。 

  外形有點類似當今非洲草原上的白犀牛的三角龍,最快的奔跑速度可以達到每秒鐘9米,相當于人類中百米賽跑健將的水平。 

   

  三角龍最快的奔跑速度相當于人類中百米賽跑健將水平(圖片來自網絡) 

    

  蜥腳類家族的滅絕 

  科學家們經過不懈的努力,分析研究了到目前為止可以發現的所有線索,提出了解釋這一大絕滅現象的各種理論。但是至今,關于這場大絕滅的原因仍然沒有找到一個百分之百正確的答案。 

  蜥腳類家族恐龍滅絕的時間是在距今6500萬年前。而且在那個時候,不僅統治了地球達一億多年的各種恐龍全部絕滅了,同樣悲慘的命運還同時降臨到了地球上的陸地、海洋和天空中生活的很多種其它的生物。 

   

  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經過這場大劫難,當時地球上大約50%的生物屬和幾乎75%的生物種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這場大絕滅標志著中生代的結束,地球的地質歷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生代。 

蜥腳類恐龍有何特征?

圖文簡介

近日,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發現大規模恐龍足跡群,據主持鑒定工作的恐龍足跡學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介紹,這些足跡是典型的侏羅紀早期蜥腳類恐龍所留。這批足跡來自距今1.7億至1.8億年前的地層。該足跡群是我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對了解我國侏羅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