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氣象部門預報臺風“泰利”和“杜蘇芮”將逼近東南、華南沿海,其中,臺風“泰利”最強或達超強臺風級。 

  而據140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最新報道,雙臺風紛紛轉向,“泰利”14日晚將開始沿浙江東部近海北上,并于16日夜間到17日凌晨在日本九州沿海登陸;杜蘇芮將于14日夜間到15日早晨掠過海南南部海面,并于15日傍晚前后在越南北部沿海登陸。 

  此次雙臺風,強度較強且路徑變化較快,這同時也證明了秋臺風路線的不可預測性。 

  臺風“泰利”和“杜蘇芮”(圖片來自中國氣象局) 

  入秋以來,臺風似乎成了“常客”,頻頻“造訪”。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動不動就是“強”或“超強”級別,時不時就登陸一下,不僅會“扎堆兒”,有時還“組團”,氣焰之囂張顯露無疑。那么,近期臺風為什么如此瘋狂? 

  瘋狂的秋臺風 

  秋臺風(圖片來自網絡) 

  所謂的秋臺,一般是指九月以后生成的臺風。根據統計數據,秋季平均生成臺風10.9個,僅次于夏季的11.2個,秋季達到超強臺風級別的臺風個數有時比夏季更多,9-10月超強臺風的個數往往要占到當年超強臺風個數一半。另外,秋臺風往往路徑詭異多變,造成的災害損失也較重。 

  說到這里,肯定會有人問:Why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知道,臺風發展壯大的能量之源主要是海洋中的熱量。夏秋過渡季節,太陽從北向南移動,就會導致海溫偏暖,海面蓄積的熱量越來越多。能量供給充足,臺風長得也會比較“強壯”。 

  進入秋季以后,副熱帶高壓開始東退南移。隨著這一影響臺風路徑主力的“式微”,與其他系統勢力逐漸形成“勢均力敵”之態,加之南海的復雜地形,所以往往導致臺風“不走尋常路”,路徑詭異莫測。 

  秋臺風“不走尋常路”(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秋季臺風往往容易與北方南下冷空氣相結合,形成臺風倒槽,給臺風北部地區帶來極強的風雨影響,影響范圍較大,災害損失也更為嚴重。 

  秋臺風與夏臺風有什么區別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下面的兩張云圖,左邊的云圖拍攝于201579日,圖中的主角是2015年的第9號臺風燦鴻(1509)。右邊的云圖拍攝于2016914日,圖中的主角則是2016年的第14號臺風莫蘭蒂(1614)。我們將這兩個臺風分別作為夏臺風和秋臺風的代表進行分析。 

  夏臺風燦鴻與秋臺風莫蘭蒂 

  可以看見,燦鴻像是一個數字“9”,而莫蘭蒂則更像是數字“6”,一個尾巴朝下,一個尾巴朝上。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這是由于夏臺風通常跟隨著夏季風,這里的夏季風通常來源于孟加拉灣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夏季風邊給臺風提供水汽,自身也會成云致雨,所以在臺風南邊形成了長長的尾巴。 

  而秋臺風的形成則是處于夏季風和冬季風轉換之時,冬季風裹挾著冷空氣不斷南下,當冷空氣遇見臺風北部的臺風倒槽時,便會成云致雨,這就被稱為“臺風倒槽降水”。 

  夏臺風燦鴻與秋臺風莫蘭蒂 

  臺風倒槽降水的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遠離臺風本體,且出現在臺風北邊。在一些情況下,臺風倒槽引發的降水會比臺風本體帶來的降水更為猛烈。 

  由于秋臺風具有這樣的特點,所以通常在臺風登陸前,就會引起降水,而且不僅僅在登陸點會有降水,在登陸點北邊的降水有時會更強。所以有時候就會出現臺風登陸福建,浙江受災,或者臺風登陸海南,兩廣受災的情況。 

  附贈絕技:臺風來了怎么辦? 

  1.盡量不要外出。待在房屋里的人,應小心關好窗戶,用膠布在窗玻璃上貼成“米”字形,以防窗戶玻璃破碎。 

  臺風來臨時注意關好門窗(圖片來自網絡) 

  2. 如果在室外,千萬不要在臨時搭建物、廣告牌、鐵塔、大樹等附近避雨,以防被砸傷。如臺風伴有打雷現象,則要采取防雷措施,特別不要在山頂和高地停留。 

  3. 正在開車的人應立即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  

  4. 如果住在帳篷里,則應立即收起帳篷,到堅固結實的房屋中避風避雨。  

  5. 在水面上的人(如游泳或水上作業),應立即上岸避風避雨。 

秋臺風為何如此瘋狂?

圖文簡介

據14日0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最新報道,“泰利”14日晚將開始沿浙江東部近海北上,并于16日夜間到17日凌晨在日本九州沿海登陸;“杜蘇芮”將于14日夜間到15日早晨掠過海南南部海面,并于15日傍晚前后在越南北部沿海登陸。此次雙臺風,強度較強且路徑變化較快,這同時也證明了秋臺風路線的不可預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