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G20杭州峰會”是杭州第一次舉辦如此高規格的國際會議,這也是杭州正式進軍世界級城市的里程碑事件。這不僅將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功能完善,也將促進杭州的品牌經濟和城市核心競爭力。

  北京首都體育館、水立方、鳥巢、世博軸、濟南奧體、國外議會大廈的空間結構設計者、參與者董石麟院士,他心中最美的杭州建筑是什么?他是如何看待G20背景下,杭州的各方面基礎設施建設的?讓我們帶您走進這位碩果累累的院士。


董石麟(中國工程院院士、空間結構工程學家、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教授)

創新與承襲融合,挖掘杭州建筑的新魔力
  視頻簡介:城市的建設可以保留傳統文化,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同時要有所創新,跟著時代融入新的元素。在目前和未來,杭州的地下交通值得關注,向地下要空間是一個城市建設較好的發展方向。提到最近城市建設的“陣痛期”問題,院士認為在迎接G20峰會的背景下,適當裝飾城市的面貌是可取的,就如客人來了我們要打掃房子一樣,應該抱以樂觀的態度,同時要做好后期的整潔和保護。G20對杭州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有利于杭州大步走向國際化。


訪談片花

走近董院士的建筑作品
  從結構方面分析,董石麟院士參與了很多大型建構。從早期的首都體育館,到北京的國家大劇院、鳥巢體育場、水立方游泳館、上海的世博軸以及杭州一些工程都有董院士的團隊參與。“我覺得我們的結構設計,搞現代化的建筑和結構,必須要有新的思想。”院士說,建筑造型希望用新的,材料希望用新的,還要照顧各方面指標,比如材料體系有否達標,結構體系能否承載,能否很好的為當地的老百姓服務,發揮好它的功能。創新非常重要,沒有創新就沒有前途。


杭州哪些基礎設施建設值得關注?
  董石麟提到杭州的交通設施建設值得關注。杭州的馬路不窄,是汽車比較多,人流比較大。我們得向地下要空間,根據規劃,杭州今后有十條地鐵,有400公里長。建成后,杭州的交通擁堵會減輕。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間,這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發展方向。

對于前陣子部分市民對G20修路的負面情緒,院士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個城市打扮裝飾一下是很正常的。”院士直言,“就如客人來了我們要打掃房子一樣,應該抱以樂觀的態度。” 趁G20難得的機會修破納新無可非議,建議大家要重視過后做好城市的保潔工作。目前杭州早已過了“陣痛期”,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市民滿意度非常高。



董石麟:把杭州建設成為一個宜居、宜學、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城市

G20有客來 建筑顯示杭州文脈

sp

圖文簡介

北京首都體育館、水立方、鳥巢、世博軸、濟南奧體、國外議會大廈的空間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