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至20日是第二個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世界衛生組織微博也適時在微博舉辦了#慎重對待抗生素#的話題,引起了專家網友的熱烈討論,話題的閱讀量已經達到6000多萬。
  抗生素是一種神奇的藥物,它從曾經致命的感染中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使得復雜的手術不再困難。另外,其在畜牧和水產業及動物防疫方面的廣泛應用,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及治療成本,對保障食品安全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抗生素濫用、誤用,已使得其耐藥性成為全球衛生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它在世界各地造成的影響已經上升至危險高度,危及到我們的傳染病治療能力,并將全球所有人置于危險的境地。抗生素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福濟眾生,用不好禍及眾生,所以慎重對待抗生素是我們每個人必須關注和參與的事情。

  抗生素耐藥性已經被越多的人關注。在今年的G20峰會上,抗生素耐藥性被提上日程,并寫入G20公報中。英國Jim O’ Neill爵士在發表的《全球抗生素耐藥回顧:報告及建議》中指出,目前每年已有70萬人死于抗生素耐藥,到2050年,抗生素耐藥每年會導致1000萬人死亡。如果任其發展,可累計造成100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而中國的抗生素用量約占世界的一半,其中48%為人用,其余用于農業。據估計,到2050年,抗生素耐藥每年將導致中國100萬人過早死,累計給中國造成20萬億美元的損失。

  那么什么是抗生素耐藥性呢?抗生素耐藥性(AMR)全稱是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具體是指,人體內細菌與抗生素的相互作用導致一些我們認為已經根除的某些傳染性疾病藥物的抗藥性越來越強。隨著時間的推移,抗生素藥物慢慢失去效力。
  耐藥細菌又是如何練成的呢?如,我們在一個培養皿里充滿抗生素,其濃度由外到內梯度升高,在培養皿的兩側放入大腸桿菌,細菌就逐漸進化出抗藥性變異來對抗更高濃度的抗生素,進而,細菌進化出更強的耐藥能力,在培養皿中央區域的細菌完全對抗生素耐藥,這樣耐藥細菌就練成了。細菌產生耐藥性是一種自然現象,然而濫用抗生素可以加劇耐藥性問題,當抗生素這最后一道防線也不再有效,普通細菌很可能會卷土重來,對人類的生命造成威脅!
  2016年5月26日,美國微生物學會刊物《抗生素與化療》報道了美國本土首例人感染攜帶MCR-1基因的大腸桿菌病例,該大腸桿菌的質粒上編碼了15種耐藥基因,并且對被稱為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線”的粘桿菌素具有耐藥性,即是對現階段所有抗生素都耐藥。這讓媒體和公眾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慎重對待抗生素的原因。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說:“抗生素耐藥性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我們現在不解決它,我們所了解的現代醫藥治療方法將失去效力。”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抗生素耐藥性對可持續發展是根本的長期威脅。” 糧農組織總干事若澤?格拉濟阿諾?達席爾瓦說:“抗生素和其他抗菌素的濫用、過度使用和誤用,已經加重了抗生素耐藥性對農業,尤其是畜牧部門的威脅。”達席爾瓦還說:“只有通過合作,國際組織才能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對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挑戰。”

  抗生素如何威脅我們的食品安全?在農業、食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等領域的良好生產規范對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但是最關鍵還是要解決抗生素耐藥性問題,特別是最大限度減少抗生素耐藥性通過食物鏈向人類傳播;另外,由抗生素耐藥性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食品安全中更為嚴重,持續的時間更長。
  我們如何正確慎重的對待抗生素呢?一定要用完整個療程的抗生素,即使你已經感覺好多了,也應該堅持用完;如果有用剩的抗生素,請扔掉,不要和別人分享或使用以前剩下的抗生素;不要在沒有醫生處方的情況下購買抗生素,只使用有資質的醫務人員開出的抗生素;不要主動要求醫生給你開抗生素;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讓我們行動起來,請慎重對待抗生素!你的決定至關重要!

雙刃劍的抗生素,用還是不用?

圖文簡介

2016年11月14日至20日是第二個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世界衛生組織微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