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一類讓人聞之色變的動物。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然而,你知道嗎?華夏民族的傳說,與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中國神話中,時代越早的神,與蛇的關系就越密切,大多表現為人首蛇身、與蛇相伴等形式。如:洪水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兄妹,華夏始祖黃帝、炎帝,相傳為楚民族祖先的祝融等,都有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現。我們民族的圖騰“龍”也主要由蛇構成。蛇也與佛教密切相關,傳說摩訶摩耶就是在蛇神“Naja”的庇佑下,順利生下了佛祖釋迦牟尼。
  然而,近日,關于蛇的消息個個讓人痛心!
  2016年7月1日,來自@國家林業局微博消息:【湖北荊州:蛇販收購野生蛇批發賣向各地】僅湖南長沙的海鮮水產市場,每天就有兩三萬斤的蛇類銷量。知情人向央視記者透露,湖北荊州等地的蛇販子,為了謀取更高額的利潤,私自收購野生蛇類,向湖南長沙等地進行非法批發販運。
  2016年7月2日,來自@瀕危物種科學小助理微博的消息:5月12日,湖南省森林公安局組織了一次專項行動,刑事拘留了17人,收繳野生蛇類2萬4千斤……市場非法經營蛇類的現象死灰復燃。在長沙,野生蛇類非法貿易失控,人們把明顯的違法犯罪看成一種常態,習以為常。
為什么有的人這么喜歡吃蛇呢?
  蛇肉長期被認為具有治療風濕的作用,也被認為鮮美無比。國內目前有人工飼養的蛇供人們食用。然而,據不同時期的調查,市場上售賣的蛇,始終以野生蛇類為主。這些資料,大家可以在中文學術資源門戶CNKI網站上找到各種論文,這里不一一論述。治療風濕是否真的必須要吃蛇?我只想在這里提一點,為啥老外不靠吃蛇來治風濕?


靠恐嚇來嚇人的無毒蛇-黑眉晨蛇(蔡波拍攝)

中國有多少種蛇?它們主要分布在哪里?
  據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標本館統計,截止2015年4月30日,中國發現的現存蛇類有13科72屬239種,而到現在約有242種。中國是全球最為豐富的蛇類資源國家之一,蛇類占世界蛇類總數約7%。其中,只在中國存在的蛇就有62種之多。


蔡波制圖(越黑的格子代表這個地方蛇的種類越多)

  中國的蛇類分布范圍很廣,除了永久凍土層之外的地方幾乎都有蛇分布。在青藏高原有高原蝮和溫泉蛇等蛇類,在沙漠有紅沙蟒和東方沙蟒,在海洋則有16種海蛇出現過。更不用說蛇類最喜歡的溫暖潮濕的南方了,尤其是武夷山脈、橫斷山脈南部、南嶺、藏南河谷(雅魯藏布江下游地區)、大婁山?巫山山脈、青藏高原東南緣和秦嶺?大巴山脈。而青藏高原、北方草原荒漠地區、大興安嶺地區是蛇類物種比較少的地區。東洋界的黃淮平原、兩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等區域蛇類物種數量也比較少,可能與這些地方上千年的耕作歷史有關。


中國特有種,青藏高原上的無毒蛇-溫泉蛇(蔡波拍攝)

這么多蛇,有多少種被吃?
  據沈陽師范大學李丕鵬教授在2013年的統計顯示:中國約有30種蛇主要被食用和藥用,還有19種蛇屬于具有重要商業價值并被進行重要國際貿易。這些蛇廣泛分布于中國全境,但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的省份。
  在2016年以學術數據論文的方式發表的《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中,被評估為極危的蛇類有6種,其中蟒蛇極危的原因主要是以食用和藥用為目的的過度利用和棲息地質量衰退。被評估為瀕危的蛇類有18種,在諸多瀕危原因中,“吃”是導致尖吻蝮、眼鏡王蛇、孟加拉眼鏡蛇、三索蛇(三索錦蛇)、滑鼠蛇、黑網烏梢蛇、百花晨蛇(百花錦蛇)、黑眉晨蛇(黑眉錦蛇)、王錦蛇等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并成為IUCN標準中瀕危物種的重要原因之一。被評估為易危的蛇類有43種,灰鼠蛇、烏梢蛇、黑線烏梢蛇、玉斑蛇(玉斑錦蛇)、團花錦蛇、棕黑錦蛇、赤鏈華游蛇、環紋華游蛇、烏華游蛇等變得易危,“吃”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漂亮的無毒蛇-玉斑蛇(蔡波、陳躍英拍攝)

如果蛇變少了,世界會怎么樣?
  蛇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它們是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的中間環節。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就像一件針織衫,每個物種就像針織衫上的線條的交匯點。如果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變得稀少或者滅絕了,就相當于針織衫上有了一個小洞。如果不及時彌補,生態系統就會崩潰,就像針織衫上的一個小洞變成大洞,最終整件衣服就壞了。
毒蛇是惡魔嗎?
  有人說毒蛇有害。但實際上我們國家分布的毒蛇不會主動攻擊人。一般它們被驚擾后會默默地選擇離開,除非人有意惹怒它們或者侵犯它的產卵巢域,它們才會奮起抵抗。所以,一般野外游玩,采用長桿“打草驚蛇”的方式,可以驚擾蛇,讓它提前離開,也能避免短距離被咬傷。有的毒蛇很慵懶,用長桿甚至可以將其挑走。
  很多毒蛇也捕食鼠類。它們能跟蹤老鼠蹤跡,能進鼠洞,滅鼠能力強。這些蛇有益于調控生態系統,對農業林業有益。
  蛇毒中的活性成分也是寶貴的藥物來源,目前常用的蛇毒制劑可以分為四類:抗凝血制劑、溶解纖維蛋白制劑、促凝血制劑及鎮痛制劑,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目前已有專門的公司飼養毒蛇取蛇毒盈利,可謂“價比黃金”。
  金環蛇等蛇的體內還有抗菌肽,可以開發成潛在的多肽抗生素,用于殺滅痤瘡丙酸桿菌等病菌,可以替換已經導致病菌產生耐藥性的抗生素。這些在醫療美容等方面的應用前景廣闊。


毒蛇-銀環蛇(蔡波、陳躍英拍攝)

  如果蛇類等野生動物的瀕危程度繼續加重,那么我們除了要承擔生態系統越來越壞、氣候越來越極端的怪異后果之外,還要為那些還沒來得及發現應用價值就已經消失的物種負責。
  幸運的是,2016年7月2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閉幕會以152票贊成、1票反對、4票棄權的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后的法律,將會對違法捕獲和售賣國家野生動物的行為進行嚴懲。
  最后,除了希望國家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將我國的蛇類保護好之外,還希望大家能自覺遵紀守法,愛護大自然。
  你可以不喜歡蛇,但請不要傷害它們。
參考文獻:
蔡波,黃勇,陳躍英,胡軍華,郭憲光,王躍招. 中國蛇類物種豐富度地理格局及其與生態因子的關系[J]. 動物學研究,2012,04:343-353.
蔡波,李家堂,陳躍英,王躍招. 通過紅色名錄評估探討中國爬行動物受威脅現狀及原因[J]. 生物多樣性,2016b,05:578-587.
蔡波,王躍招,陳躍英,李家堂. 中國爬行綱動物分類厘定[J]. 生物多樣性,2015,03:365-382.
蔣志剛,江建平,王躍招,張鶚,張雁云,李立立,謝鋒,蔡波,曹亮,鄭光美,董路,張正旺,丁平,羅振華,丁長青,馬志軍,湯宋華,曹文宣,李春旺,胡慧建,馬勇,吳毅,王應祥,周開亞,劉少英,陳躍英,李家堂,馮祚建,王燕,王斌,李成,宋雪琳,蔡蕾,臧春鑫,曾巖,孟智斌,方紅霞,平曉鴿. 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J]. 生物多樣性,2016,05:500-551.
李丕鵬,王維勝,呂曉平. 中國蛇類保護和利用概述:歷史、現狀和未來[J].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2:129-135.

瀕危!別讓蛇成為你的“盤中餐”

圖文簡介

蛇,作為一種與中國古老傳說密切相關的,但在如今卻人人喊打的動物。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