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了一個實驗,讓主持人從對面的遠光處向攝像機走過來,剛剛開始我們只能看到亮光,過了一段時間后,大家才會在強光中,發現有人影走近,而在此之前根本看不到主持人。
如果開車的時候對面有遠光燈照過來,司機們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反應呢?我們請一位老司機來親身體驗一下。
現在,前方遠光燈已經打開,我們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出發,與對面的車相向而行,到達遠處停車。我們會觀察你的眼睛在這段時間里面的反應。
結果是老司機發現假人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
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影響
1. 光線特別強,照射到人的眼睛,刺激眼睛不舒服。當這個強光刺激了人眼睛的瞳孔,瞳孔就會明顯縮小,瞳孔縮小這個過程會讓眼睛一瞬間看不清楚。
2. 人們的眼睛從一個不是很亮的環境到一個非常亮的環境,會有一個“明適應”的階段,一瞬間會看不清楚東西。同理,在被強光刺激以后,再去適應一個比較暗的過程,眼睛也會有個“暗適應”的過程。這兩個過程都會使眼睛看東西看不清,所以在會車的時候遇到遠光燈,車速又比較快的時候極有可能會發生交通事故。
注釋:
明適應:明適應又叫光適應。主要是表現為在很短的時間內,視錐細胞都投入了工作,眼對光的敏感度降低,眼前一片漆黑,要過一會才能看清景物。
暗適應:暗適應是視網膜適應暗處或低光強度狀態而出現的視敏感度增大的現象,為明適應的對應詞。從明處突然進入暗處當時所不能見到的光,隨著在暗處停留時間的延長,逐漸地可以看見了,這是日常現象。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交通法規規定的遠光燈違法使用行為:
1. 在沒有中心隔離設施和中心隔離線的情況下,夜間,距離對向來車150米以內要改用近光燈。
2. 在窄路窄橋與非機動車會車的時候不能使用遠光燈。
3. 通過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不能使用遠光燈
4. 在沒有路燈或者照明條件不好,前車使用遠光燈,近距離行駛,后車不能使用遠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