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種植技術的進步,我們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可心的蔬菜,比如只有冬季能吃到的大白菜卻能隨時吃到,是我們吃火鍋的必備。但是網友們可能想不到我們在餐桌上隨處可見的大白菜上,竟然可能含有一類致癌物——甲醛。據河北經濟電視臺10月17日報道,河北定州某一蔬菜批發市場,成批白菜上被噴灑甲醛溶液或者白菜根上蘸有甲醛。
網友們肯定會疑惑為什么批發商會用白菜蘸甲醛,或者他們在白菜上直接噴甲醛是為了什么?根據調查,我們發現甲醛是一種極強的殺菌劑,具有防腐、滅菌和穩定功效。而大白菜水分高,需要特別地保鮮,它被切割掉根部的大白菜實際上還是“活”的,被采摘的部分在農業上稱為葉球,實際上就是除去根的完整植株,這種大白菜,一方面因其處于切割狀態,各種酶和蛋白質在切口處直接與空氣接觸,生理生化活性增強,加快了組織的衰老與褐變;另一方面,白菜的斷面處,會滲出大量的汁液,有豐富的糖類等營養物質,成為細菌和真菌繁殖的溫床。甲醛能夠抑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讓白菜保鮮,讓白菜沒那么容易爛掉。從而白菜在收割、批發、售賣這段時間內能夠保持新鮮、外觀好看。
但是,食品安全法規定,嚴格禁止甲醛作為食品添加劑和加工助劑。長期接觸會對人類的眼睛或呼吸道有直接的刺激作用,會引起各種健康如中毒、過敏、哮喘、肺功能損害等;另外長期誤食含有甲醛的蔬菜,會對消化道產生刺激,引起慢性胃炎、胃潰瘍以及胃出血的情況。嚴重的還能致癌甚至死亡。
但是小伙們不要害怕,不要陷入不吃大白菜的輿論風波中。如果購買白菜不要盲目追求蔬菜的外觀,而且不管有沒有甲醛都要對蔬菜進行徹底的清洗浸泡,這樣對甲醛會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雖然白菜樣本中檢測到了少量甲醛,但有專家表示,因為甲醛非常易溶于水易揮發,從市場買到的白菜經過仔細沖洗,基本不會有大的殘留,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專家也建議,市民買到白菜后,最好扒掉外面的一層,再用清水洗幾遍。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泡一泡,基本上可以洗掉甲醛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