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每每談及農業,社會各界討論最多的莫過于“智慧農業”。所謂“智慧農業”,實質上就是合理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計算機與物聯網技術、無線通信技術、音視頻技術、3S技術,以及專家學者的智慧與知識等,實現農業遠程控制、遠程診斷、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當然,智慧農業除具備精準感知、控制與決策管理等功能外,它還涉及到農村電子商務、農業休閑觀光、農業信息服務、食品溯源防偽等方方面面。



  也許在多數人看來,智慧農業只是順應經濟潮流發展的必然結果,它無非就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把一些先進技術運用到現代農業中,提高其生產效率,解放出更多勞動力,緩解今后“誰來種地”的問題,不僅農業如此,其他行業亦如此。

  ●智慧農業生態性的具體表現

  ○運行系統化
  生態智慧農業把農業種養、農業環境與農業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深刻挖掘各要素間存在的密切關系,在保障農業生態環境友好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質量安全化
  生態智慧農業既要求產出健康營養、食用安全、綠色生態的農產品,還要維護農業用水、土地、種質資源等永續利用,最重要的是保障人類的食品安全和身心健康。安全化的農產品對生產源頭提出了較高的標準,要求源頭無工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等,在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等領域,規定從業者應加強自律,各相關部門則加強對安全環境、安全農資、安全技術和安全產品的監督和管理,從而為人類生存提供環境友好型、健康安全型食品。這體現了智慧農業與產品質量安全的統一。


 

  ○資源持續化
  生態智慧農業不但要滿足當下社會的各種需求,而且要給未來人類提供足夠的資源保障,維護生態的總體平衡。生態智慧農業為現代農業發展提倡多維度、多層次、綜合性的農業種養方式


 

  ○環境優美化
  生態智慧農業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不僅體現在為我們提供安全美味的農產品,還體現在創造休閑舒適的農業環境,為人類生活添加更多的優美景致和人文關懷。

  ●生態智慧農業的實際運用

  ○支付寶一鍵搞定無人機噴藥
  7月5日,在江西高安市豪花村,由極飛農業提供的飛防服務正式開啟,只見無人機在田間飛舞,扇動稻浪陣陣。這是怎么回事,竟引得十里八鄉老鄉們趕來看熱鬧?原來這是從上海辭職回鄉的80后村官方月萍,通過支付寶服務窗為當地種植大戶胡大德請來無人機噴灑農  藥。

 

 

  極飛負責人介紹道,入駐支付寶服務窗后,用戶僅需在極飛農業的支付寶服務窗上填寫服務地點、作物品類、噴灑面積、防治時間、聯系方式等信息,并在線支付100元,就能訂制無人機飛防服務了。


 

  在過去一年,極飛累計在江西、江蘇、河南、安徽等地開展飛防面積達56萬多畝,在大大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時,還顯著減少了農藥用量,保護了生態環境。
  ○“宅農”在家種菜賣菜
  在宅男宅女成為社會風尚的今天,“宅農”也漸漸浮出水面。在山東省萊西市傳統蔬菜大鎮店埠鎮,菜農足不出戶僅需按下遙控器,就能讓大棚卷簾、給蔬菜澆水,點擊鼠標,就可以完成蔬菜銷售配送……



  鮮多多電子商務是入駐萊西市農副產品電子交易平臺的首家企業,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說:“青島的市民早上通過電商頁面或手機APP下單后,下午下班前,我們就會把下單的蔬菜配送到社區生鮮超市,省去了市民很多煩惱。”目前,該平臺已在青島市設立鮮多多社區生鮮超市超過40家,兩年內計劃推廣到300多家。



  通過智慧農業全程參與蔬菜全產業鏈,既能減少生產環節農資損耗,也能減少銷售環節流通損耗,還能壯大鄉村休閑旅游產業,有力推動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人類社會進步和農業生態保護的協同提升。

  ●生態智慧農業的發展趨勢

  生態智慧農業要想得到大范圍普及,勢必要考慮農業從業者的整體素質,站在他們的角度上進行開發設計,這樣才能更方便、更廣泛地運用于實際農事操作中。
  ○趨勢之一:操作簡便
  眾所周知,現階段農業從業者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對互聯網信息系統等高新技術感到無助甚至恐懼。生態智慧農業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方便農民、美化環境、服務大眾,而不是讓他們感覺到臟累差、感覺到折磨人,所以好掌握、易操作、清潔化的“傻瓜式”生態智慧農業系統將會在未來占據主導。
  ○趨勢之二:成本更低
  現今,一套智慧農業設備動輒幾十、上百萬,而作為普通農戶來講,這簡直是天文數字。因此,技術革新、成本降低,將是未來生態智慧農業系統普及的關鍵所在。
  ○趨勢之三:過程可視
  當下,隨著食品安全問題頻頻曝光,消費者均很在意自己買到的農產品是否經得起考驗,包括產品產于何地,施了什么肥(喂了什么料)、用了什么藥、是否進行了農(獸、漁)藥殘留檢測,乃至希望通過眼見為實的視頻方式去了解產品的“前世今生”。所以,未來農業或者說生態智慧農業將基本實現可視化。



  ○趨勢之四:多方參與
  長期處于生產一線的農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在科研院所專心研究的專家學者有寶貴的理論知識,實踐和理論結合在一起,才能碰撞出美麗的火花。生態智慧農業讓分工更加明確,不要求從業者什么都會,而是把自己的分內事做精通即可,其他不會的東西則盡量通過智慧農業系統借助外力。



  ○趨勢之五:三產融合
  目前,智能設備多應用于種養環節,能幫農民解決加工、廢棄物處理和利用等難題,且將產品賣上好價錢,甚而為觀光旅游帶來更多機會的智慧農業設備,將成為未來最受歡迎的設備。
  ○趨勢之六:行業滲透
  生態智慧農業盡管操作力求簡便,但其系統開發永遠是個不折不扣的高難度、高智能的技術活。未來,開發智慧農業系統的仍舊是以各行各業的科技工作者為主,他們的專業可能涉及到計算機、生物、數學、物理、化學、英文等各類學科,行業跨度極大,五花八門。
  ○趨勢之七:不斷超越
  科技在進步,若干年后的生態智慧農業將超乎我們想象。隨著土地資源和其他資源的日漸消耗,人類將不得不把眼光投向他處,也許未來種養殖將不僅限于土地上,還會普及到城市屋頂、陽臺或是地下室,甚至還有可能延伸到其他星球,亦或是海底。太空農業、水下農業、室內智能農業或將成為一種潮流。



  最后,筆者想強調的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發展生態智慧農業,不能因為過分地追求成效而走所謂的捷徑,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利用好眼前的資源做好當下的事情,合理發展種養業,努力保護生態環境,實現涉農者和自然和諧共處,書寫“三農”的美好未來。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