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尿閉又稱尿潴留,是母豬產后的一種常見病,一般初胎母豬較少發生,二胎后發病較多,胎次越多癥狀越重。 病因 母豬分娩后,一般要間隔12小時左右才開始進食和排便。在這段時間內其膀胱往往充滿尿液,由于較長時間的過度充盈,膀胱平滑肌收縮力減弱,引起膀胱肌無力甚至麻痹。同時,母豬產后腹腔空間暫時相對變大,過度充盈的膀胱可以向下移位。因此,病豬雖頻頻作排尿姿勢,但很難排出尿液,形成尿潴留和膀胱復位推遲,使病程延長。 癥狀 母豬產子結束后雖有尾上舉、兩后肢張開、下蹲、努責等排尿姿勢但無尿排出或僅有少量尿液淋漓。躺臥時努責,可排出少量尿液。病豬起臥不安,常踩傷子豬;隨著病程發展出現食欲廢絕、拒絕哺乳等癥狀,病程一般為5~7天,嚴重者長達10天。如不及時導尿,可致膀胱破裂,出現尿中毒。 預防 在母豬臨產前不要喂給過多的流質飼料。若母豬產子時間過長,中途可將其趕起來排尿一次。 治療 可給母豬肌肉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3毫升、維生素B1100毫升,間隔4~6小時注射1次,一般連用1~2次。如人工助產時間過長,為預防產道感染或膀胱炎,可配合使用抗菌藥物。也可用消毒過的導尿管涂石蠟油每天導尿2~3次,導尿時在尿道涂適量磺胺或抗生素軟膏,同時肌注抗生素。還可用10%安鈉咖8~10毫升,于母豬后海穴進針2厘米深注射,同時肌注青霉素。 編輯:李敏

母豬尿閉的病因及防治

圖文簡介

母豬尿閉又稱尿潴留,是母豬產后的一種常見病,一般初胎母豬較少發生,二胎后發病較多,胎次越多癥狀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