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天氣預報,今年可能會出現極寒天氣,對小麥的安全越冬會造成極大影響。因此,預防小麥冬季凍害非常有必要。 小麥凍害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越冬期凍害。11月底~12月初,如果出現嚴重霜降或凍雨,極易造成越冬期凍害。凍害程度較輕時主莖和大分蘗的幼穗受凍,葉片皺縮嚴重,即使抽穗,頂端和下端缺粒嚴重;凍害嚴重時,小麥葉片、葉尖干枯或青枯,心葉脫水,甚至死亡。二是返青期凍害。通常指的是倒春寒影響。凍害程度較輕的葉片皺縮嚴重,幼穗凍害較重,頂端和下部缺位嚴重;凍害程度較重時主莖和大分蘗直接凍死,抽不出穗,嚴重的造成絕收。 影響小麥凍害的因素很多,其中品種和播期、播量是主要因素。半冬性和弱春性品種的適應區域嚴格區分,不能任意引種;播期過早、播量過大很容易形成旺長苗,而旺長苗最容易遭受凍害。 近幾年農戶濫用化肥的很多,尤其是氮肥超量投入,導致小麥越冬前就形成了生育期的第一次旺長,不但凍害加劇,還會導致生育后期脫肥。同樣,如果肥力不均造成苗弱,葉片發黃脫綠,細胞壁變薄,根系下扎過淺等也會形成凍害。 播種前秸稈處理不好,形成“團窩”;深翻后旋耕質量差,根系“吊空”;旋耕后沒有耙地導致播種過深;地表坷垃較多,出現沒有蓋籽的漏根苗;播前墑情差,澆蒙頭水使得土壤板結裂縫等,都容易誘發小麥凍害。 針對當前生產,預防措施歸納如下: 對旺長苗及時深耕劃鋤。俗話說鋤下有火,劃鋤不僅可以緩解土壤板結,還可以提高地表溫度;對小麥基部進行人為破壞,可以控制旺長,防治“吊空苗”。 適時冬灌。冬灌要以平均氣溫4℃左右為宜,如果低于此氣溫冬灌就有發生凍害的危險。冬灌還要視土質、苗情、墑情而定,黏土應早灌,砂土地應晚些灌溉,稻茬地或墑情好的麥田可以不灌溉。返青期弱苗提前進行追肥灌溉,是防治倒春寒的必要措施。 蓋草、蓋糞、壅土圍根。越冬前進行劃鋤、壅土圍根,可以有效防止小麥越冬期受凍。在小麥進入越冬期后,可以在小麥行間,每畝撒施300~400千克麥糠、碎麥秸或其他植物性廢棄物,或順壟撒施一層糞肥(俗稱“暖溝糞”),既避風保墑,又增溫防凍,并為麥苗返青生長補充養分。蓋糞的厚度以3~4厘米為宜,每畝施用糞肥5車左右,糞肥不足時,晚茬麥田、淺播麥田、沙地麥田以及播種弱冬性品種的麥田要優先蓋。 及時化控。越冬期,用0.3%~0.5%矮壯素溶液噴灑麥苗,可抑制植株生長,抗御或減輕凍害的發生。進入返青期,對于播種過早、小麥旺長的田塊,在冷空氣來臨之前噴施一定量的矮壯素來控制小麥旺長,可以有效減輕小麥凍害。 噴施營養液。小麥進入返青期,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以及腐殖酸、海藻酸、氨基酸類葉面肥,起到強根壯苗的功效。倒春寒發生后,迅速在第二天的上午10∶00~下午3∶00,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00克+蕓薹素或海綠素10毫升+烯唑醇或苯醚甲環唑15克+硫酸鋅15克全田噴霧,沒有澆返青水的及時灌溉,防范凍害發生。 編輯:王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