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過后,氣溫逐漸升高,水溫恢復到20℃以上,魚吃料越來越猛。然而,溫暖的氣候條件同樣利于各種病原細菌和寄生蟲快速繁殖,再加上剛過完冬季,魚本身體質較弱,池塘水質的自凈能力差,極易暴發各種魚病,如,腸炎、爛鰓、出血、錨頭蚤等。也因為這樣,在水產養殖中才會有“清明關”的說法,即每年的3月份~4月份會是第一個魚病高發期。 池塘問題 池塘藻類老化,水體容易缺氧、氨氮亞鹽等有害物質含量超標;魚腸道萎縮變薄,肝臟變白易碎,體質差,老魚不耐拉網賣魚,魚苗不耐運輸過塘;寄生蟲和病原細菌快速生長繁殖,各種寄生蟲病和細菌性疾病高發。 防病要點 “兩蟲一菌”除病原:殺蟲兩次,抓住晴好天氣,進行兩次預防性殺蟲。建議第1次殺蟲用敵百蟲;第2次用溴氰菊酯或指環克星或阿維菌素。兩次殺蟲相隔6天左右。注意:水溫低于20℃時,氰戊菊酯對魚的毒性大,禁止使用。 消毒1次:第1次殺蟲隔天傍晚使用“水衛士”進行消毒改底,殺滅池塘病原菌。 “補菌培藻”凈水質:水衛士殺菌兩天后使用“101”+“藻源素”,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培養嫩爽好水。 “準料強體”不發病:過冬后魚體質較差,內服保健產品前,切忌投料過多,投喂率控制在1%以內為好。內服保健產品后,每天加料的幅度不宜過大,需循序漸進,每天增加的投喂量應為前一天投喂量的20%左右。 強體防病:用藥連續拌料內服5天,增強魚體質。第1天內服“海福康”+505。后4天內服“肝腸利健”。 編輯:李敏

驚蟄過后管好池塘 清明時節病害少發

圖文簡介

驚蟄過后,氣溫逐漸升高,水溫恢復到20℃以上,魚吃料越來越猛。然而,溫暖的氣候條件同樣利于各種病原細菌和寄生蟲快速繁殖,再加上剛過完冬季,魚本身體質較弱,池塘水質的自凈能力差,極易暴發各種魚病。也因為這樣,在水產養殖中才會有“清明關”的說法,即每年的3月份~4月份會是第一個魚病高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