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想要保持較高的生產效率,就要提高每頭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數。縮短生產天數和非生產天數可以提高母豬生產力,進而提高每頭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數。那么,采取哪些措施來縮短生產天數和非生產天數呢? 縮短生產天數:可通過降低斷奶日齡來實現,如21日齡甚至21日齡以下斷奶。 縮短非生產天數:主要靠無效母豬管理。 1.制訂無效母豬的淘汰標準,如連續兩個情期不發情、連續流產、連續兩胎產仔低于8頭、炎癥等。 2.做好飼養管理,防止泌乳期失重過大影響斷奶后發情;控制好斷奶、后備豬配種前、配種后的料量和營養水平;給豬提供舒適的溫度、光照、通風,防止出現應激;尤其應注意胚胎3個死亡高峰期(即配種后9~13天、配種后21天、配種后60~70天)的管理。 3.做好配種管理,做好發情鑒定工作,掌握好配種時間。在配種后各情期做好B超鑒定,及時發現空懷豬,如第一次妊娠檢查在配種后18天,不能確認的到配種后21天再次鑒定。在上產床前仍要堅持妊娠檢查,避免有漏網之魚,及時的B超鑒定可顯著降低空懷天數。根據返情、空懷時間推測配種時間的科學性,調整優化配種時間。分析公豬配種的母豬的分娩率,對公豬本身和相關血緣進行篩選也是縮短非生產天數的有效措施。 編輯:李敏

“兩縮短”提高母豬生產力

圖文簡介

豬場想要保持較高的生產效率,就要提高每頭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數。縮短生產天數和非生產天數可以提高母豬生產力,進而提高每頭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