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懷孕母豬、育肥豬群中常會發生魏氏梭菌病,其發病急、病程短、以腹脹為主要特征,且死亡率高。但該病不傳染同欄豬,事后又無發病較慢、病程較長的病例出現。發現病患后應及時作出準確診斷,并對癥施治,以降低死亡率。 一、臨床癥狀 該病多為急性經過,突然發病,狂躁不安,口流涎,鼻噴泡沫,呼吸急促,全身劇烈抖動,腹部迅速臌脹,站立不穩,全身皮膚蒼白或紫紺,指壓褪色,最后伏地死亡,病程一般2~3小時。也有部分病例發病較慢,起初只是不食,精神沉郁,體溫正常,拉煤焦油狀黑色稀糞,且污染肛外及尾部,腹脹如鼓,呆立,不愿躺下,一般半天至一天后死亡。 二、剖檢診斷 主要特征是腸道臌氣,腸黏膜充血、出血,尤以空腸為著。腸內容物從回腸開始由紅色變黑色,個別病例稍長的,直腸有大量算珠般黏結的硬豬糞,大腸扭轉。腎、肝、心肺均有不同程度的腫大,脾極度腫大,皮膚蒼白者其脾臟破裂。鼻噴泡沫者見肺氣腫,氣管、喉頭有大量泡沫。 抽取空腸血進行分離、培養、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菌,其兩端稍微鈍圓,有莢膜,芽孢為卵圓形,位于菌體中間或近端,且稍寬于菌體。取腸內容物接種于厭氧肉肝湯,37℃培養,經16~24小時,肉肝湯極度渾濁,迅速產生大量氣體,可以確診為魏氏梭菌病。 三、對癥施治 該病治療原則是迅速抑制發酵產氣,對癥抗菌、強心、解毒。 1.按照每10公斤體重,用40%甲醛液0.5毫升,對水20毫升1次灌服;以葡萄糖甲硝唑注射液1000毫升+維生素C注射液2毫升靜脈注射。 2.對于鼻噴泡沫者,肌肉注射強心利尿劑(如樟腦磺酸鈉),用藥1~2次;有血便癥狀的同時肌肉注射維生素K3,按說明書使用至不便血為止。 3.對臌氣、便秘的母豬,還可用100克硫酸鎂溶解于10公斤溫水中灌腸,每次灌腸500毫升左右,待糞水排出后再灌,直至排空直腸。 4.對于經常出現魏氏梭菌病的豬場,可策略性使用恩拉霉素或硫酸新霉素等藥物預防。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