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呼吸道疾病是一種群發性疾病,大多為混合感染,具有來勢兇、傳染快、流行廣、危害大的特點。一個豬場一旦有疫情發生就會波及全群,甚至引起更大區域性、社會性流行。 一、臨床表現 體溫升高(大多數呼吸道疾病都有體溫升高的癥狀,只有一兩種呼吸道疾病不會出現發熱,如單純的支原體肺炎和單純的萎縮性鼻炎通常不出現發熱癥狀)、呼吸困難、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打噴嚏、頻繁咳嗽、皮膚發紅或末梢端發紫(瘀血)。病情輕則引起生長停滯、消瘦、飼料報酬率下降;病情重則導致種豬繁殖障礙、各類豬只死亡,經濟損失巨大。 二、治療方法 堅持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的治療原則,除了治療原發性疾病外,還要防止繼發感染。要及早發現病情進行初步診斷,盡快確診,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如果發病群體較大、頭數多、感染較嚴重時,應立即采取群體用藥的措施,一是飼料加藥,二是飲水加藥。當呼吸道疾病在豬場流行時,往往采食量下降,因此飼料加藥可能難以奏效,需要考慮加大用藥劑量或飲水加藥。 常用比較有效的可供選擇的組方有:①氟苯尼考50克+頭孢噻呋50克+氟尼辛葡甲胺1500克/噸飼料,拌料飼喂,連用5~7天;②泰妙菌素150克+鹽酸金霉素300克/噸飼料,拌料飼喂,連用5~7天;③酒石酸泰樂菌素400克+鹽酸多西環素150克/噸飼料,拌料飼喂,連用5~7天;④替米考星200克+鹽酸多西環素150克/噸飼料,拌料飼喂,連用5~7天;⑤愛樂新60克+鹽酸金霉素300克/噸飼料,拌料飼喂,連用5~7天;⑥阿莫西林300克+TMP100克/噸飼料,拌料飼喂,連用5~7天。以上組方對細菌性感染呼吸道疾病和病毒性原發后繼發細菌性感染的呼吸道疾病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在生產實踐中應根據疾病發生情況選擇性使用,用藥不可過多過濫。 為了確保防治效果,必要時在上述用藥劑量的基礎上可減半劑量再延續用藥拌料飼喂7~14天;或選用可溶于水的原粉在飲水中加藥使用7~10天。當病豬采食量大幅下降時,可采用肌肉注射用藥加以治療。常用藥物的使用劑量和頻次如下:①氟苯尼考注射液20毫克/公斤體重,48小時間隔用藥1次,連續2~3次;②頭孢噻呋注射液5毫克/公斤體重,每日1次,連續3次;③鹽酸多西環素注射液3毫克/公斤體重,每日1次,連續3次;④恩諾沙星注射液5毫克/公斤體重,每日1次,連續5~7次。 編輯:李敏

豬呼吸道疾病的治療方法

圖文簡介

豬呼吸道疾病是一種群發性疾病,大多為混合感染,具有來勢兇、傳染快、流行廣、危害大的特點。一個豬場一旦有疫情發生就會波及全群,甚至引起更大區域性、社會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