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沙特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壕無人性”。這個月沙特又開始大撒幣,先是與俄羅斯簽下30億美元的軍購合同,讓西方媒體驚詫萬分,緊接著向美國購買總價150億美元軍事裝備,包括44個薩德火力單元、360個攔截導彈等。時間往前推到三月,沙特國王率領千人代表團來中國,簽下價值65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包括在貿易、衛星導航技術領域的合作,外媒報道沙特還將與中國合作生產無人機。

翼龍-1無人機

  中國是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的第3大武器出口國,幾年里中國無人機由嶄露頭角迅速發展到暢銷全球,彩虹-3”、“彩虹-4”、“翼龍”無人機都是鼎鼎大名,在實戰中大出風頭。沙特尤為青睞中國無人機,在2014年中國就向沙特出口了“翼龍-1”型察打一體無人機,成為沙特裝備的第一款無人攻擊機,投入也門戰事。

  中國無人機暢銷全球,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而是中國尖端科技創新成果大量涌現是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不僅僅是無人機,“神舟”飛天、“嫦娥”探月、“蛟龍”潛海的驚艷亮相,都是中國光電芯片、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硬科技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

  神舟、嫦娥、蛟龍是國之重器,背后的光子芯片、新材料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更是國之重器。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光學博士米磊將它們定義為硬科技:“以人工智能、基因技術、航空航天、腦科學、光子芯片、新材料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屬于由科技創新構成的物理世界。是對人類經濟社會產生深遠而廣泛影響的革命性技術,是推動世界進步的動力和源泉。”

美軍售雖領先,仍視中國為對手。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幾代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努力下,中國的軍事工業以及背后高精尖科技在摸索中前進,雖幾經曲折依舊取得跨越式發展。中國軍隊的裝備也經歷了從小米加步槍,到飛機加大炮,再到全方位信息化的發展歷程。現如今,第五代戰斗機殲-20首飛、國產航母下水、彩虹-4、翼龍無人機暢銷全球,新時代中國的軍事工業一路過關斬將,以一個全新的姿態挺立在世界各國面前。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由于沒有完善的工業體系,人民軍隊的裝備是萬國造,裝備維護和彈藥補充困難至極。從建國后到九十年代,軍事工業從無到有并迅速發展,主要是仿制蘇式裝備,跟國外相比落后1-2代產品。90年代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軍事裝備也有了跨越式的發展,在許多方面取得世界一流甚至領先地位。

  現如今國家大力倡導發展軍民融合,并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中國國家戰略。越來越多額民間資本參與到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中來并取得了顯著地成效。舉個例子,陜西雷神智能裝備成立于2016年,短短一年時間已發展成為國內具備批量生產軍用地面無人察打一體平臺的單位,核心產品軍用地面無人察打一體平臺已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中科探海由國內高端海洋裝備領域領軍人才組建,其研發的近岸/淺海便攜式水下探查機器人、中遠海輕型水下探查機器人等產品綜合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1月,雷神智能裝備、中科探海等硬科技明星,以及全國各地致力于硬科技的企業和團隊將齊聚西安,參加2017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之軍民融合專題(西安賽區)。本次大賽是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發起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之軍民融合專題賽”,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授權下,由陜西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等單位承辦,項目設置包括光電集成和無人智能裝備兩大專題。

  光電集成專題要求以光電集成器件為依托(不限國內外器件),無人智能裝備以原來人工操作的裝備為原型,經過感知、控制、反饋通信、自主行動等各個部件改造,形成智能化裝備。以軍民兩用為目標場景,自行設置應用場景進行項目論述、實物展示,以及路演。

  據悉大賽最高獎金人民幣30萬元,還可獲500-5000萬基金投資。具備相應條件的參賽企業或團隊均有機會獲得,軍工資質辦理、通投資、貸款授信、成果轉化方面的優先支持,以及政府創業政策和融資等專業培訓輔導。

  如今已經是10月中旬,期待11月全國的硬科技明星企業和團隊,上千名博士、碩士齊聚西安,上演一場光電集成和無人智能裝備的尖峰對決,為陜西省軍民融合事業貢獻力量,也為陜西軍民融合研究院未來發展指明道路。

軍事科技前沿

西安軍民融合專題賽 將開啟硬科技的劍鋒對決

圖文簡介

中國無人機暢銷全球,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而是中國尖端科技創新成果大量涌現是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