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14日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在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并制造的支線客機——ARJ21-700飛機103架機上進行了測試試飛,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試驗依托ARJ21-700平臺,按照相關國際民航標準及中國民航有關技術標準要求,成功完成了機載北斗衛星導航接收機功能和性能試飛驗證,基于北斗的地基增強系統實現I類精密進近的性能試飛驗證,以及北斗短報文功能試飛驗證。

  測試結果表明:國產相關系統的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系統水平,其中瞬態和快速定位指標居國際領先地位。

  本次試飛實現四個“國產化”的結合,即將國產衛星導航系統、國產衛星導航地基增強系統、國產機載導航系統結合到國產民用飛機的平臺上,為后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國際民航標準化、應用推廣、測試認證獲取了大量的實驗數據。

  中國商飛公司表示,將在統籌干線飛機和支線飛機發展的進程中,肩負和實現“北斗上民機”的使命目標,持續跟蹤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通過大量預先研究工作,積極利用自身優勢推進北斗試飛項目研究和應用。

  ARJ21飛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一款支線噴氣式客機,現在已經投入航線運行。在運營中,已經投入航線運行的ARJ21,也在不斷加強細節改進。

  ARJ21飛機于2008年11月首飛,2014年12月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首張型號合格證,2015年11月交付航空公司首架飛機,2017年7月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首張噴氣客機生產許可證。

  目前,ARJ21飛機已經運行在上海與成都之間的航線上,累計載客超過2萬人次。根據機組和乘客的反饋,ARJ21要在設計上進行許多細節改進。

  在飛機上做改動,是需要經過嚴格的安全測試的。所以,完成了這些改進之后, ARJ21飛機還要通過大量的試飛驗證,才能應用到航線運行的飛機上。目前已經投入航線運行的ARJ21是具備夜間起降能力的,它的測試機依然在進行夜航優化試飛。

  不斷的驗證試飛,就是要使ARJ21飛機的性能、功能及安全性得到不斷的完善,因為它還肩負著另一項重要任務:取得國際標準的適航認證,為國產大型客機C919探路。

  如果說在制造飛機上中國還有經驗可循,那么如何按照國際標準進行適航取證,則是在ARJ21之前,中國航空工業從未走過的路,ARJ21就是要探索出這樣一條路。

國產飛機裝上北斗導航系統 性能全球領先

圖文簡介

10月14日,在山東東營勝利機場,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在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并制造的支線客機——ARJ21-700飛機103架機上進行測試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