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肥胖與多種癌癥的發生風險增加有關。據2014年《柳葉刀》雜志發表的一篇流行病學研究指出,較高的體重指數(BMI)與包括絕經后乳腺癌在內的10種常見癌癥的發病風險增加有關。許多研究顯示,肥胖還與乳腺癌的不良預后相關。今天我們來回顧下肥胖與乳腺癌發生風險及預后相關性的研究。
●肥胖與乳腺癌發生風險
2014年發表于《柳葉刀》雜志的一項英國的大規模研究發現,超重和肥胖會增加10種常見癌癥的患病風險。研究發現,BMI每增加5 kg/m2,子宮癌、膽囊癌、腎癌、肝癌、宮頸癌和大腸癌的患病風險分別增加62%、31%、25%、19%、10%和10%,而絕經后乳腺癌風險增加5%。
●肥胖與乳腺癌預后
Meta分析:肥胖增加乳腺癌患者死亡率
2014年發表在《腫瘤學年鑒》上的一篇研究對82個已經發表的研究中涉及的20多萬名女性的數據進行薈萃分析,探討絕經前、后乳腺癌患者體重指數與總死亡率風險和特定原因死亡率風險之間的關聯性。研究發現,研究前BMI,與體重正常的女性相比,肥胖女性總死亡率的相對風險如下:肥胖(BMI>30)的女性1.41,超重(BMI 25-30)的女性1.07,體重過輕(BMI<18.5)的女性1.10。對于肥胖的女性來說,絕經前乳腺癌患者的相對危險度為1.75,絕經后乳腺癌患者的相對危險度為1.34。對于各測量點BMI的每一點增加,總死亡率和乳腺癌特異性死亡率的風險也會增加。研究表明,絕經前、后乳腺癌患者的肥胖均與較差的總生存和乳腺癌特異性生存有關。
肥胖只增加絕經前ER+女性乳腺癌死亡率
據2014年ASCO年會上公布的一項納入70個臨床試驗包含80000名早期乳腺癌婦女的研究發現,只有在20000名絕經前ER+陽性患者中,肥胖與乳腺癌相關死亡增加34%具有相關性。肥胖對絕經后ER陽性,或ER陰性女性幾乎沒有影響。
【小結】雖然以上兩項研究在肥胖可增加哪一類乳腺癌患者死亡率上存在分歧,但不可否認的是保持體重在正常范圍內,對乳腺癌預后和幸存者的身體健康都有好處。2015年,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的余之剛教授在接受醫脈通的采訪時曾表示:“肥胖無論是對腫瘤的發生、發展、復發轉移以及對藥物的抵抗都會產生不同作用。肥胖會導致癌癥的發生,同樣癌癥發生會帶來脂肪細胞代謝紊亂,肥胖與乳腺癌是互為因果關系。”
那么該怎樣改變生活方式來控制體重,以降低乳腺癌風險或延長乳腺癌幸存者生存呢?也許下面的研究會給出一些啟示。
●飲食干預
攝入高脂肪飲食與乳腺癌發生風險增加有關
2014年發表在《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總脂肪和飽和脂肪攝入量高與雌激素受體陽性和孕激素受體陽性(ER+PR+)以及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HER2-)乳腺癌疾病的更高風險有關聯。
地中海飲食與乳腺癌發生風險
2015年發表在JAMA Intern Med雜志上的對隨機臨床試驗PREDIMED的二次分析顯示,地中海飲食加特級初榨橄欖油對預防乳腺癌是有利的。納入的4282位60-80歲具有高危心血管疾病風險女性的數據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地中海飲食加特級初榨橄欖油組乳腺癌發生風險降低了68%。
低脂飲食延長部分乳腺癌患者生存
據第37屆圣安東尼奧乳腺癌研討會上展出的一項隨機3期研究的長期結果顯示,對于確診后持續5年減少脂肪攝入的激素無關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由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將顯著降低。
●身體鍛煉
瑜伽可改善乳腺癌幸存者的預后
據2014年發布在《臨床腫瘤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乳腺癌幸存者治療后進行3個月每周兩次的瑜伽鍛煉,與沒有采取這種鍛煉的患者相比較,不會易疲勞,同時表現出較少的全身炎癥反應。
●藥物干預
非甾體類抗炎藥或降低肥胖患者乳腺癌復發風險
據2014年發表在Cancer Res上的一篇研究顯示,對于應用激素治療以及超重或肥胖的、絕經后的雌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而言,如果每天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例如阿司匹林),疾病復發的風險會明顯降低。此外,這些患者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患癌癥。研究發現,對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而言,服用NSAIDs后乳腺癌的復發率比不服用的患者低52%,服用NSAIDs的患者中位無病生存期也較長(78.5個月和50.6個月)。(作者:醫脈通腫瘤科-石苔)
來源:醫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