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激情 小说 另类 欧美,无码在线播放一区,99 久久 国产 欧美,污视频网站在线观看二区
圖文
全部
視頻
圖文
圖片
掛圖
音頻
電子書
活動
科普號
普通用戶
科普員
科普號
管理員
登錄
科普中國公眾號
科普中國微博
幫助
客服中心
首頁
業務中心
資源中心
素材中心
管理中心
資源套餐
數據排行
科普中國網
科普中國資源服務首頁
>
圖文列表
>
圖文詳情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2017年10月16日,科學家宣布首次直接探測到了由雙中子星并合產生的時空漣漪——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這次發現是由位于美國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位于歐洲的室女座干涉儀(Virgo)引力波探測器,以及其他70個地面及空間望遠鏡共同完成的。
這標志著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臺和其他望遠鏡同時觀測到了同一個天體物理事件。
(戳視頻,讓你了解多一點!)
本次發現的重點摘要:
? 有史以來,人類第一次同時觀測到來自同一個天文事件的引力波與電磁波。? 首次發現雙中子星引力波? 人類第一次看到引力波體的電磁信號這個被命名為GW170817的引力波信號于2017年8月17日晚上8時41分(北京時間)被觀測到。這一事件發生在LIGO-Virgo首次聯合探測到雙黑洞并合之后僅僅三天。這次觀測由兩個相同的LIGO探測器完成,它們一個位于美國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另一個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頓。由位于意大利比薩附近的Virgo探測器提供的信息可以提升引力波事件的空間定位能力。
圖1: 這些圖顯示了GW170817信號在每個LIGO和Virgo探測器中的頻譜。水平軸是時間,豎直軸是頻率。信號從左側靠低處開始,提升至右側的陡峭曲線。
“雙中子星并合”被認為是引力波觀測的首要目標
這一次的引力波由長蛇座中星系NGC 4993的兩顆中子星并合所致,中子星是目前已知的最小、最致密的恒星,是大質量恒星在演化的最后階段經過超新星爆發形成的。雙中子星系統可以通過萬有引力作用相互吸引和旋進,并發出引力波。在最終并合前的100秒以內發出的引力波信號正好位于激光干涉儀的靈敏頻段內,因此有機會被觀測到。同時,中子星并合以后還會發出短伽瑪射線暴,該信號在引力波到達地球2秒鐘之后也被觀測到。
圖2:長蛇座的NGC 4993星系(模糊的亮點)
圖3:藝術家關于兩個并合中的中子星的想象。窄束代表著伽瑪暴,而扭曲的時空網格標志著由并合產生的各向同性的引力波。旋轉的物質團塊是從并合的雙星中拋射出的物質,可能導致了較低能量的電磁信號源。(來源:國家科學基金會/LIGO/索諾馬州立大學/A. Simonnet。)雙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信號一直是引力波天文學家們所期望的。中子星的想法最初是在80多年前的1934年提出的,經過33年之后,才第一次被觀測到。1967年,天蝎座X-1的X射線輻射被證實來自一個中子星,而在同一年,第一個射電脈沖星被發現,從那時起,一些雙中子星系統也陸續被發現。雙中子星為廣義相對論提供了極強的觀測檢驗,也成為支持引力波存在的第一個堅定證據,隨著中子星在宇宙中越來越常見,在LIGO發展的早期,雙中子星并合被認為是引力波觀測的首要目標。
圖4:顯示由LIGO和Virgo推定的GW170817位置。兩個橢圓(藍色和綠色)分別顯示了兩種不同LIGO分析代碼得出的定位。十字符號顯示了天蛇座中NGC 4993星系的位置。右側底部的圖顯示了科學家通過分析引力波估算出的到源的距離。之前LIGO和Virgo探測到4次來自雙黑洞的引力波信號,在LIGO探測器的敏感頻段內只能持續不到一秒的時間,然而,在8月17日探測到的這個信號持續了100秒,并且掃過了LIGO的整個靈敏頻段——這個頻段與一個普通樂器能產生的聲波頻段幾乎相同。數據表明這是兩個距離地球1.3億光年的天體相互旋進而產生的信號,質量也沒有雙黑洞大,相反,這兩個相互旋進的天體的質量估計為1.1~1.6倍太陽質量,恰好是中子星的質量范圍。
人類第一次看到引力波體的電磁信號
這次的發現打開了等待已久的多信使天文學的新窗口,就在 GW170817引力波信號到達之后不到兩秒的時間內,NASA的費米衛星就探測到了一個伽瑪射線暴,命名為GRB170817A。隨即,全世界各地的望遠鏡都開始了忙碌的觀測。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內,天文學家在光譜不同波段上都投入了觀測設備,這些觀測都驗證了這一假設:NGC4993中的兩個中子星并合,同時產生了引力波、短伽瑪暴和千新星。在2015年以前,引力波的觀測是缺席的;2015年到不久前,探測到的引力波事件都是雙黑洞并合,沒有令人信服的電磁波對應物被探測到,這次的引力波探測首次實現了引力波與電磁波各波段的聯合觀測。
圖5: 引力波、伽馬射線和可見光的位置。左邊的小格子展示了90%置信區間投影區域,分別來自LIGO(淺綠色),LIGO-Virgo(深綠色),來自費米與INTEGRAL時間延遲得到的三角定位(淺藍色),費米GBM(深藍色)。放大圖展示了宿主星系NGC4993的位置,包括了來自并合后10.9小時的Swope光學發現圖片(右上方)與在并合20.5天前的圖片(右下方)。有史以來,人類第一次同時觀測到來自同一個天文事件的引力波與電磁波,兩者的協同觀測,展示了聯合引力波、電磁波和中微子的不同研究團隊之間合作的重要性,標志著多信使天文學與時域天文學的新時代就此開啟。
相關閱讀:
LIGO
由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資助,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負責建造和運行,德國(MPG)、英國(STFC)和澳大利亞(ARC)也作出了重要貢獻。來自世界各地的1200多名科學家通過LIGO科學合作組織參與具體工作,其中包括GEO合作組織。我國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也成立了LIGO科學合作組織工作組,該工作組由信息技術研究院曹軍威、范錫龍和計算機系都志輝、郭翔宇(已經研究生畢業)組成,自2009年成為LIGO科學合作組織正式成員,參與了迄今為止的所有引力波發現并作出貢獻,工作組近兩年來在引力波實時在線數據處理和多信使天文學方面開展了算法設計、性能優化與軟件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Virgo
合作組織由來自20個不同的歐洲研究團隊的280名物理學家和工程師組成:6個來自法國的CNRS、8個來自意大利的INFN、2個來自荷蘭的Nikhef、還有各1個分別來自匈牙利、波蘭和西班牙。Virgo探測器位于意大利比薩的歐洲引力天文臺。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國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科學合作組織理事會成員曹軍威,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黑洞及其高能爆發現象研究小組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茍利軍為本文提供部分撰寫資料,特此感謝。
文章由企鵝科學和科普中國聯合推出
轉載請注明來自“科普中國”
首個來自雙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被探測到
中子星
天文
引力波
探測
望遠鏡
電磁波
黑洞
圖文簡介
重磅!首個來自雙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被探測到
來源:
科普中國頭條推送
上傳時間:
1970-01-01
科普中國系列品牌網站
新華網科普中國頻道
人民網科普中國頻道
學習強國科普中國頻道
科普中國要聞解讀
科普中國直播系列
入駐科普號
心理服務科普基地建設
把科學帶回家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蝌蚪五線譜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
中國宇航學會
蒲公英醫學情報總局
消防先生
老爸評測
阮光鋒營養師
植物人史軍
中國兵工學會
飲食參考
混知
合作機構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
國家巖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臺
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
中國數字科技館
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
中國氣象頻道
深圳科博會
中國聯通沃家電視
中國家電網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基因農業網
CNTV-未來電視
CIBN
更多
聯系我們
電話/TEL
4006790966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招賢納士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8423號 京ICP備 16016202號-1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