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8日,香港的夏季流感疫情已累計導致了327人死亡。根據此前的報道,導致目前香港流感大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甲型流感,其中以H3N2毒株為主。而2016年甲型流感H3N2毒株出現的N121變異,也在本輪流行的病毒中檢測出來。流感本來是比較常見的疾病,為什么本輪香港流感如此兇猛? 我們先講講關于流感病毒的一些基本知識。 像H5N1、H1N1這些病毒株一樣,本輪流行的H3N2也屬于甲型流感病毒。能夠引起人類或動物出現病毒性流感癥狀的病毒屬于RNA病毒,這類病毒以單鏈核糖核酸(ssRNA)為遺傳物質,在侵染動物的呼吸道細胞后,利用宿主細胞的生理系統實現自身的增殖并擴散。構成流感病毒顆粒的結構有:結合了核蛋白(NP)的單鏈RNA、蛋白外殼M1、離子通道蛋白M2、來自宿主細胞的質膜、最外層用來識別宿主細胞的糖蛋白-血凝素(HA)以及幫助病毒侵染宿主細胞的神經氨酸酶(NA)。根據核蛋白(NP)的不同,可以將常見的流感病毒分為甲(A)、乙(B)、丙(C)三類,其中乙型和丙型病毒造成的病例相對較少且不再各自分型。對人類而言,最危險且最難對付的正是甲型流感病毒,這類病毒變異性強。 按照抗原不同,HA抗原目前已知有15個分型,NA抗原有9個分型。也就是說,理論上甲型流感病毒從H1N1到H15N9可以存在135種亞型!HA和NA抗原在病毒識別和侵染宿主細胞的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不同種類的抗原組合可以在宿主選擇、傳染性和致病性等方面差異很大,而且作為暴露在病毒顆粒最外層的糖蛋白,HA和NA抗原是人體免疫系統識別并清除流感病毒的主要物質基礎。 流感病毒何以奪命?多數人對多數甲型流感不具備先天抵抗力,人體被流感病毒侵染后,免疫系統會在一段時間的應答后,產生抗體,從而清除病毒。多數情況下,甲型流感會在發病一段時間后自愈。本輪香港夏季流感疫情中死亡的300余病例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89.8%。一方面,在養老院等場所,人員之間常有密切接觸,有助于流感病毒擴散;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老年人身體抵抗力較弱,且多罹患慢性病,一旦被流感病毒感染,極易出現并發癥或繼發感染從而致死。 香港的老齡化現象逐年加劇,目前香港已經是世界范圍內平均壽命最高的地區,沒有之一。因此,從這個角度來推測,除非出現革命性的醫療技術,流感爆發在香港的致死率在未來可能還會居高不下。即使造成了如此多的死亡病例,香港本輪H3N2甲流疫情的患者死亡率(流感及并發癥死亡病例/公立醫院就診流感病例)僅為2.1%,與往年流感季的死亡率接近(1.9%~3.1%)。而1997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型在香港導致18人感染,6人死亡,死亡率高達33%。與死亡病例多為老年人的H3N2型流感不同,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但致死率高,而且對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更為危險。主要原因是H5N1感染后往往會導致免疫系統過度反應,不但會清除病毒及被感染的細胞,還會大面積攻擊未被感染的細胞,導致整個呼吸系統面臨崩潰。 免疫力越強的年輕人,受到的傷害越嚴重。單從致死率和致死原因來看,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SARS有些類似。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只有H1、H2、H3亞型的禽流感容易在人際間傳播,感染這些病毒亞型的癥狀往往有嚴重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痰多等癥狀,正是這些這癥狀導致患者向環境釋放大量病毒顆粒。H5N1和H7N9這兩類高致病性禽流感由于結構原因,并不會侵染人類上呼吸道細胞,而是傾向于感染肺泡等組織,雖然發病嚴重,但不會造成人際間感染,只能通過禽類感染人類。 然而,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組為功能獨立的8條單鏈RNA,一旦同一生物個體感染了不同亞型的流感病毒,在病毒增殖時,就會發生重組。比如豬就是一種適宜造成病毒重組的動物,一方面豬和人以及家禽接觸的機會較多,另一方面豬呼吸道上皮細胞適合被多種亞型的甲流病毒侵染。據近年來的研究成果,被定型為H1N1的甲流病毒造成了1918~1920年數千萬人死亡,其基因組中就含有H5N1型流感的部分基因片段,據猜測,那次可怕的病毒重組就發生在某頭豬的身體內。 為什么接種了流感疫苗還會死于流感根據香港公共衛生部門的統計,截止8月8日的死亡病例中,有45%的患者生前曾經注射過流感疫苗。聯想到最近被狗咬傷后按要求接種狂犬疫苗仍然死于狂犬病的陜西患者,網上“疫苗無用論”的流言可能又會抬頭。盡管感染早期服用金剛烷胺類或奧司他韋等抗病毒藥物有一定療效,但甲型病毒流感主要還是靠身體免疫系統實現自愈。接種流感疫苗目前還是對抗甲型流感的最有效方法。但是流感疫苗并不能100%保證接種者不會患流感。一方面,疫苗接種后需要大約兩周的時間體內才能積累出足夠的抗體,而且老年人免疫系統功能較為低下,會出現即使接種疫苗也不會產生足夠抵抗力的情況。 另一方面,甲型病毒的流感亞型復雜,且出現變異的速度快。流感疫苗的原理是免疫系統會識別流感病毒表面的抗原HA和NA,并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清除病毒,疫苗的生產者可以將滅活病毒或者抗原碎片制成疫苗,注入人體,“訓練”免疫系統,以便在接觸到真正的病毒前就產生足夠的抗體。但是注射疫苗后,人體免疫系統只能對疫苗中具有的HA和NA抗原做出響應,并對具有相應HA、NA抗原的流感病毒亞型產生免疫力。也就是說一次注射疫苗只能對部分流感病毒亞型有效。在實際應用中,疫苗生產商及時開發出應對新毒株的疫苗,同時面公共衛生專家需要檢測并預判即將流行的病毒亞型,然后決定接種疫苗的種類。 以這次香港的H3N2流感為例,病毒抗原發生N121突變,這就導致了2014年之前接種的流感疫苗全部失效,而本輪流感死亡的病例中,絕大多數多數患者本季前沒有及時65要接種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就是一個和病毒變異賽跑的過程。不過科學界也傳來了一些好消息,科學家一直在努力開發出針對所有流感病毒亞型,一次注射可以終身免疫的通用流感疫苗。在2015年的時候,科學家將HA抗原比較保守的部分與某種人工蛋白組合制成新型疫苗,在實驗中使實驗動物同時獲得了對H1N1和H5N1型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希望有一天這樣的疫苗得以上市,保護人們免受流感之苦。 現在看來,對付流感最好的方法只有在每個流感季來臨前注射疫苗了。不過一旦自己出現了高熱,咳嗽,渾身酸痛等流感樣的癥狀后,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要及時去醫院接受治療。 小貼士:中國境內的大型醫院都設有發熱門診,一旦懷疑自己得了流感,請去發熱門診接受診斷,一來可以減少醫護人員和其他患者被感染的幾率,二來發熱門診掛號看病化驗拿藥都不排隊。作者:陳耕石 文章由企鵝科學和科普中國聯合推出 轉載請注明來自“科普中國”

為什么香港流感讓300多人死亡?

圖文簡介

截至8月8日,香港的夏季流感疫情已累計導致了327人死亡。根據此前的報道,導致目前香港流感大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甲型流感,其中以H3N2毒株為主。而2016年甲型流感H3N2毒株出現的N121變異,也在本輪流行的病毒中檢測出來。流感本來是比較常見的疾病,為什么本輪香港流感如此兇猛?我們先講講關于流感病毒的一些基本知識。像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