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于芬蘭赫爾辛基舉辦的的世界科幻大會上,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死神永生》與2017雨果獎最佳長篇失之交臂。 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簡稱WSFS)所頒發的獎項,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大會(World SF Convention)上頒發,正式名稱為“科幻成就獎”(The Science Fiction Achievement Award),為紀念“科幻雜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命名為雨果獎。在世界科幻界,雨果獎和星云獎被公認為最具權威與影響的兩項世界性科幻大獎,堪稱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成立多年來,雨果獎已發展成為一個面向所有科幻及奇幻作品的幻想文學藝術獎項。2015、2016兩年,劉慈欣(《三體》)與郝景芳(《北京折疊》)已連續兩年在雨果獎斬獲榮譽?!度w》三部曲講述了地球與三體星兩個文明在黑暗森林般的殘酷宇宙中掙扎求生,但最終仍不可避免地走向滅亡的悲劇故事。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想象力恣意狂野是作者劉慈欣的獨特之處。《三體》的質量有目共睹,本次失利有多方面因素:如雨果獎以英語為主,東西方文化存在差異與隔閡,競爭者實力不容小覷,等等。面對失敗,中國的科幻迷應該保持平常心,理性應對。今年的最佳長篇由查理·簡·安德斯(Charlie Jane Anders)的《天空中所有的鳥》斬獲。

《死神永生》惜敗,中國科幻何日重奪雨果獎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