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開幕,來自美國、德國、日本、法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家知名機器人企業參展,無論是機器人的數量還是質量全都堪稱歷屆之最。這次大會不僅匯聚了業內大咖,也吸引了不少普通市民參觀體驗、和機器人交流互動。體驗打字用腦不用手 打字不用手,而是用腦電波。在清華大學腦機接口實驗室的“腦控打字機器人”展區,體驗者頭戴與屏幕連線的“腦電帽”,無需發出聲音,也不用動手指,就能在屏幕上打出字母來。腦機接口系統助漸凍人交流腦電打字的速度如何?研究員楊晨說,使用者每輸入一個字符大概需要兩秒,平均正確率能達到91%。這種輸入效率,大概等于正常人每分鐘手寫28個英文字母的水平,最快的人每分鐘能打出60個字符。為何每個人之間有差異?他說,有些人視覺神經系統對不同閃爍頻率的刺激比較敏感,腦電中也比較容易產生較強的響應,所以更容易檢測;而另一些人,刺激在他們腦電中誘發的響應往往被淹沒在背景噪聲之中,不易被檢測出來。無人駕駛體驗人氣高盡管在烈日驕陽下,室外的無人系統展示區仍然人氣滿滿。體驗區有兩種類型的無人駕駛車,其中一輛為中山大學的科研用車,是一輛普通汽油車搭載了其研發的系統,車上方裝有雷達。另外一輛車車內沒有方向盤,只有環形的座椅?,F場賽事負責人杜磊稱,無人駕駛車車分兩種,一種是ADAS,即在社會車輛上加無人駕駛系統。另一種是V2V,造價便宜,通過衛星、道路、基站和信號燈等智能大交通指揮。無人駕駛車有兩種雷達,一種是GPS雷達,另一種是毫米波雷達,同時車上配備攝像頭進行路況信息采集和分析。腦機不是黑科技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精彩的足球賽事之外,便是這個時刻:一名全身癱瘓的志愿者頭上戴著一個復雜的電極帽,在一個巨大的「外骨骼」的幫助下,踢出了世界杯的開場球。 為2014年世界杯的實驗者設計的這款復雜的設備,其實就是米格爾和他的團隊一起實現的腦機項目之一。米格爾在實驗者的大腦皮層上安裝了數百個電極,記錄大腦皮層的活動信號,然后信號經過傳輸/解碼后,再把相應的指令信號發送到外骨骼,讓「腳」動起來。當志愿者往前踢一腳,這一腳的「感覺」又再次通過電極傳送到腦部形成反饋,讓男孩真正感受到「踢」的存在。8月27日下午,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宣告閉幕,為期五天的大會圓滿結束。而本次大會吸引24萬余人到場觀看,在線觀看論壇直播人數突破680萬人次,科研院所與企業累計簽署80項合同,在未來的生活中,機器人大會上的“黑科技”會不會真的走進我們的生活當中?

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的“黑科技”,也行會成為下一個影響生活的實用技術

圖文簡介

8月23日,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開幕,來自美國、德國、日本、法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家知名機器人企業參展,無論是機器人的數量還是質量全都堪稱歷屆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