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下周一,“美國大日食”將橫掃整個美國。雖然全日食看上去如同異界奇景,但大量科學研究顯示,全日食其實是一種正常現象。盡管如此,還是有人相信種種與日食相關的古怪傳言。而這些謠言大多與性或死亡有關。“出于某些原因,太陽和月亮似乎總能激發人們的想象力。有許多和月亮有關的傳說,雖然已被證實純屬謠言,卻仍有人信以為真。”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球、行星與太空科學學院教授讓·盧克·馬爾格特(Jean-LucMargot)指出,“我想這和某些認知偏見有關,有時我們會迅速做出決策和判斷,這在有些情況下能幫大忙,有時則讓我們誤入歧途。”世界末日拜托了,各位。中世紀相信這些還情有可原,畢竟那時的人還以為地球是平的呢。但現在人人都能上網,再相信這個就說不過去了。盡管人類總有這樣的受虐狂傾向,但日食并不會將我們趕盡殺絕(靠我們自己就足夠了)。畢竟,人類已經經歷了許多、許多、許多、許多次日食,不還好端端地活著嗎。“預言世界末日的傾向深深根植于人類心理之中。恕我無法理解。歷史上世界末日的預言已經有數百個之多,好在至今仍無一個應驗。”馬爾格特說道,“所以我不會因為這種預言擔驚受怕,雖然總有人深信不疑。但根本沒什么好擔心的,日食再安全不過了。” 生出超級嬰兒許多人試圖在日食期間來段艷遇,有些人則更進一步,試圖造出一個“X戰警”般的寶寶。至少有些網友是這么希望的。“發生全日食時,雙方會同時達到高潮,孕育的嬰兒則會達到人類進化史的新高度。”這則帖子已經被刪除,好在機智的原網站小編截圖保存了下來。馬爾格特指出,雖然有一些研究分析了月亮與人類生育之間的關系,但結果都是“完全無關”。例如,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追蹤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12000次分娩,發現均與月亮周期毫無關聯。但仍有人相信月亮與生孩子之間有某種聯系。總而言之,沒什么能阻擋這群瘋狂的網民把日食當成尋找艷遇的狂歡節。找到女朋友又一個和艷遇有關的傳言。Craigslist網站上出現了許多“求女伴看日食”的帖子。用不著科學家就知道,這些都是忽悠人的。不過,在這樣一次千載難逢的天文學事件中找到真愛,聽上去至少比生出超級寶寶靠譜得多。引發戰爭自古以來,日食一直被視作某種征兆。雖然科學再三證明日食沒什么可怕的,但總有些人對此憂心忡忡(比如名字恰如其分的報紙《世界末日頭條》(EndTimesHeadlines))。不管媒體怎么報道,太陽可不會挑起戰爭,人類才會。說起來,倒是有日食使戰爭中止的歷史記錄。不過很多事情都是胡說八道,并無事實可考。日食期間動物行為異常雖然謠言都是無稽之談,但是在日全食的過程中,白天會突然成為“黑夜”,長頸鹿、蜘蛛、甚至鯨魚都會出現異常行為。依據生物學家和日食長期觀測者的觀點,人類并非唯一對于日全食現象做出反應的生物。在日全食期間,白天時分天空會突然亮度降低至黃昏狀態,氣溫驟然下降,幾百年以來,目擊日全食現象的人們注意到,日食出現時各種各樣的動物都似乎在改變自己的行為。白天變成黑夜過去幾百年關于日全食的異常動物行為報告顯示,最早動物異常行為故事發生在1239年6月3日,當時一位意大利修道士描述了日全食情景,他寫道:“當太陽突然消失,天空變得一片漆黑,所有的動物和鳥類都變得非常驚恐,野生動物很容易被捕捉到。”1560年8月21日,在葡萄牙觀測的一次日全食現象中,天文學家克里斯托夫·克拉維烏斯(ChristophClavius)稱,在整個日全食過程中,白天竟突然變黑,天空出現了星星,鳥兒從空中掉落在地面,顯然它們對突然到來的黑暗感到恐懼。當出現日食時,奶牛會變得十分驚恐,鉆進畜棚之中。雖然很難證實歷史上這些豐富多彩的奇聞軼事,但是現代天文學家和日食觀測者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他們指出,野生動物和家畜對日全食有明顯的反應:奶牛會驚恐地回到畜棚,蟋蟀開始鳴叫,鳥兒要么棲息,要么變得非常活躍,鯨魚會在海水中擱淺。1999年,經驗豐富的日食觀測者彼特·登哈托格(Peter denHartog)來到匈牙利觀察日全食現象,他回憶稱,在日全食期間,各種鳥類和蝙蝠突然出現,這可能是由于光強度造成的,或者是蒼蠅和蚊子都出來,導致鳥類和蝙蝠捕食,對此我無法確定,但是在日全食期間我的確觀察到許多動物活躍性現象。1991年出現的日全食事件中,該項研究報告作者大衛·鮑爾奇(DaveBalch)在夏威夷科那島觀察到在日全食整個過程中,碼頭上空的鳥類變得非常活躍。鮑爾奇說:“受驚恐鳥兒的叫聲干擾,我們幾乎聽不到彼此的談話,然后整個環境突然沉寂下來,日全食現象前后的嘈雜和沉寂差別非常驚人。”2001年,日食觀測者托拉·格雷夫(ToraGreve)在利比亞探險中觀察太陽突然“消失”的時候,青蛙開始猛烈地發出叫聲,空中大型鳥類停止盤旋,很可能是由于空氣變冷上升暖氣流發生變化所致。格雷夫說:“在整個日全食過程中,長頸鹿一直在奔跑,直到太陽恢復之前的光亮,長頸鹿才停止下來,開始吃樹葉。”觀察蜘蛛網然而,搜集日全食期間動物反應的科學意義數據是非常艱難的,日食覆蓋范圍分布在全球各地,多數只有在偏遠地區才可見,從而很難獲得觀測數據。 美國加州科學院生態學家麗貝卡·約翰遜(RebeccaJohnson)說:“如果你真地希望全面研究日食期間動物的異常行為,你必須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實地觀察,并在適當的位置遵守嚴格的行為規范,如果你是一名動物行為生態學家,僅是為了研究日食產生的影響,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了提高科學記錄,約翰遜幫助創建了一項“生命響應計劃”,該計劃運行在一個叫做“我是自然主義者”的手機應用軟件上,她帶領的生物學家小組和天文學家將使用這個應用軟件收集8月21日數百萬人觀察到的日全食數據信息。約翰遜說:“我們建立了這項計劃,它將問詢人們身在何處——是否正在經歷日全食或者日偏食,以及是否在戶外觀察到日食過程前后動物們的異常行為。”“生命響應計劃”團隊建議人們提前做好準備,選擇好能夠觀測日食以及動物的地方,例如:你如果正好在郊區或者城市公園,你最好報道一些城市無脊椎動物的異常活動,例如:螞蟻和蜘蛛。一些奇聞軼事表明,在日食期間,正在編織蜘蛛網的蜘蛛會破壞自己的蜘蛛網。因此約翰遜推薦觀察蜘蛛網的變化情況。她說:“這可能是人們最容易觀察到的動物活動,因為蜘蛛不像飛行鳥類那樣,會飛向遠處,所以記錄無脊椎動物行為的可能性最大。”約翰遜指出,我們期待“生命響應計劃”軟件能夠在日食期間成為一個有意義的信息交流平臺,記錄大量動物的異常活動情況,便于科學家進行信息分析獲得重要線索。同時,我們希望人們能夠記錄到一些鮮為人知的情景。編輯:p_xiaojtan

大日食要來了,那些與日食有關的有趣傳言

圖文簡介

據國外媒體報道,下周一,“美國大日食”將橫掃整個美國。雖然全日食看上去如同異界奇景,但大量科學研究顯示,全日食其實是一種正常現象。盡管如此,還是有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