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或許已經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小恒星,這顆恒星被命名為EBLMJ0555-57Ab,距離地球約600光年。劍橋大學的一組天文學家小組發現EBLMJ0555-57Ab的大小與太陽系的土星相近,其半徑約為木星的84%,質量是木星的85倍,表面的引力大約是人類在地球上感受到的300倍。 “我們的新發現揭示了一顆恒星可以有多小”劍橋大學的碩士生AlexandervonBoetticher在聲明中解釋道“這顆恒星以略高于下限值的質量而形成。如果低于這個極限,其核心的氫聚變反應將很難維持,如果那樣的化這顆恒星就是一顆褐矮星”一顆最小的理論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0.07-0.08倍。EBLMJ0555-57Ab約為0.081略高于這個極限。質量小于太陽20%的小恒星在銀河系中很常見,但由于它們體積小,亮度低,所以我們對它們了解甚少,因為它們很難被發現。據稱,科學家采用凌日法發現了這顆相對黯淡的低質量恒星,它所處的雙星系統約每7.8天就從伴星掠過。他們觀察到,系統中較大的星星定期變暗,并推斷出軌道上較小的星星在其前方通過。編輯:p_xiaojtan

科學家發現已知最小的恒星 距地球600光年

圖文簡介

天文學家或許已經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小恒星,這顆恒星被命名為EBLMJ0555-57Ab,距離地球約600光年。劍橋大學的一組天文學家小組發現EBLMJ0555-57Ab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