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地質學會年會上,美國古生物學家道格·歐文(DougErwin)走上講臺,向與會的地質學家們展示物種滅絕和電網故障的不同動態圖,他稱二者都是以同樣方式展開的。 停電前的衛星圖像,美國東部時間2003年8月13日晚上9:21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衛星拍攝的停電前的美加情況。 歐文展示了美國東北部多座大城市夜間的衛星圖片,他說:“這些都是NOAA網站上有關2003年美國大停電事件的圖片。有些是停電前20小時拍攝的,你可以看到長島和紐約。有些則是停電后7個小時拍攝的場景,紐約幾乎完全陷入黑暗。停電一直延伸到多倫多,囊括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覆蓋了加拿大和美國的大片地區。在很大程度上,此次事件是俄亥俄州某個控制室的軟件故障造成的?!睔W文是二疊紀末物種大滅絕事件的世界級專家之一。這次事件發生在2.52億年前,巨大的火山噴發幾乎抹去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歐文指出,地球上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可能像這些電網故障那樣發生:大部分損失可能并非源自最初的打擊,比如軟件故障導致電網故障,小行星撞擊或火山噴發導致大量生物死亡等,而是隨之而來的次級災難。這些毀滅性的連鎖反應至今還沒有人能完全理解。歐文認為,地球歷史上大多數物種滅絕事件導致地球上大多數物種死亡并非來自外部沖擊,而是來自內部,比如食物網斷裂以及附加災難所致,就像2003年出現在美國東海岸的陰霾。歐文說:“盡管事實上這類崩潰事件應該很容易就被控制住,但我們還不清楚該如何應對它,以至于其演變成了橫跨整個美國東北部的電網故障。我之所以提到這一點,是因為從數學的角度來看,理解這些食物網問題與理解電網性質是完全相同的問題。在這些大規模的滅絕過程中,生態系統的崩潰非常迅速?!蔽以鴮懶沤o歐文,讓他接受當代的觀點,即目前地球上正在發生第六次物種大規模滅絕事件,它與動物生命史上所謂的“五大滅絕事件”不分上下。許多科普文章都介紹了這種理論,認為正是因為人類的傲慢和短視,以至于整個地球都在成為人類的陪葬品。鑒于千百年來,人類已經對自然界造成了嚴重傷害,我發現這樣的想法非常有吸引力,許多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都是它的支持者。事實上,我們對毀滅已經如此熟悉,甚至將其幾乎等同于文明的同義詞,以至于我們往往忽略了我們所創造的世界正變得多么的陌生。按理說,直到最近,地球上所有脊椎動物都是野生動物。但令人震驚的是,今天的野生動物只占地球上陸地動物的3%,而人類、家畜以及寵物則占剩下的97%。這個怪異的生物圈既是由于工業農業的爆發所致,也是野生動物數量驟減所影響。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的數量已經減少了50%。第六次大滅絕來自于人類的直接狩獵和全球規模的棲息地被破壞:幾乎近半土地被轉換成農田。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隨著工業在二戰期間出現爆發式增長,海洋也經歷了類似的轉變。每年拖網漁船會將相當于美國大陸面積的海底“清理”兩次,導致海底生物受到嚴重影響。珊瑚和海綿形成的花園容納了豐富多彩的海洋生命,但它們如今卻變成毫無生氣的平原。自從1950年以來,這些漁船對所有大型海洋掠食動物進行大量捕撈,從而產生巨大破壞性,包括鱈魚、左口魚、石斑魚、金槍魚、旗魚、馬林魚以及鯊魚等都成為我們熟悉的盤中餐。為了獲得無味的魚翅,每天有27萬條鯊魚被殺死。如今,即使捕撈壓力在上升,漁船數量在增加,甚至拖網漁船放棄日益枯竭的傳統漁場追逐越來越遠的魚群,魚群探測技術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全球捕魚量依然沒有明顯提高。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靠近岸邊的地方,作為海洋生物多樣性源泉的珊瑚礁已經減少了1/3。這些“水中天堂”都被過度捕撈,污染以及侵蝕所困擾,但至少5億人依靠它們提供食物、工作以及躲避風暴,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窮人。就像過去的幾次珊瑚礁崩塌事件那樣,現代珊瑚礁預計將在本世紀末因氣候變暖和海洋酸化而崩潰,而且時間可能更早。在1997年到1998年,世界溫度曾創造歷史最高,全球15%的珊瑚礁死亡。在過去幾個月里,大堡礁也發生了類似的死亡浪潮,而這絕不會是最后一次。所以不管我們研究什么地方,事情看起來都不那么好。的確,動物世界里的受害者包括可怕的頂級掠食者,它們能對人類構成明顯的威脅,比如獅子,但它們的數量正急劇減少,耶穌時代的獅子有100萬只,20世紀40年代減少至45萬只,如今只剩下2萬只,減少了98%。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出人意料的受害者,如蝴蝶和飛蛾,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它們的數量已經減少了35%。像所有的滅絕事件一樣,到目前為止,第六次大滅絕事件是分階段進行的,跨越了幾千年,從我們的祖先離開非洲就已經開始。埋藏在地球歷史深處的其他大規模滅絕事件也同樣發生在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的時間里。對于未來的地質學家來說,幾千年前的巨大滅絕浪潮始于“第一人”到達新大陸和偏遠的群島,這些與現代化釋放的破壞潮息息相關。當然,我們已經在“萬神殿”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里與歷史上所有最嚴重的生態災難緊鄰,即所謂的地球歷史上五大滅絕事件。當然,我們“人類世”滅絕事件可以輕松代替以前滅絕事件的神像,包括奧陶紀、泥盆紀、二疊紀、三疊紀以及白堊紀滅絕事件。歐文表示:“許多對當前局勢和過去發生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進行簡單比較的人,在數據本質區別方面沒有找到任何線索,對海洋化石記錄的大規模滅絕究竟有多可怕更是所知甚少!更重要的是,我并未聲稱人類沒有對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的破壞,也沒有否認發生過許多物種滅絕事件,而且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的物種滅絕。但我確實認為,作為科學家,我們有責任對它們進行準確對比。”在每年的地質會議上,我都有機會與歐文坐下來聊聊。有傳聞稱,歐文曾擔任科馬克·麥卡錫(CormacMcCarthy)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顧問,這個神秘的作者正在構建其著作《末日危途》(TheRoad)中的“后末日世界”。但在思考第六次大滅絕時,他認為其即將到來。如果歐文的電網比喻是正確的,然后試圖阻止大規模滅絕事件。這有點像建筑物正發生內爆時,有人驚呼要繼續保存下它。他說:“那些聲稱我們正處于第六次大滅絕中的人們對大規模滅絕的理解不夠,他們無法理解自己論點中的邏輯缺陷。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主張都是恐嚇人們采取行動的方式,事實上,如果我們正處于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中,那么保護生物學就沒有意義了。”這是因為到了大規模滅絕開始的時候,世界就已經結束了。我問道:“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處于大規模滅絕的中心,不僅僅是拯救老虎和大象的問題?”歐文回答說:“的確,你可能不得不擔心拯救土狼和老鼠。這是網絡崩潰的問題,就像電網一樣。網絡動力學研究已經獲得DARPA(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的大量資金扶持。物理學家們在研究它,他們不關心電網或生態系統,他們只關心數學。所以關于電網的秘密是,沒有人知道它們是如何工作的,這和你在生態系統中所遇到的問題完全一樣。歐文還說:“我認為,如果我們能把事情維持得足夠久,即使我們將面臨大規模滅絕,但我們可能也不會大規模滅絕,我認為這是一種樂觀的發現,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確實有時間避免世界末日?!?。歐文的另一個觀點是,迄今為止,地球上五大物種滅絕事件的劇烈程度都讓人類的破壞相形見絀,這是最微妙的地方。他并沒有試圖淡化人類造成的巨大破壞,而是提醒我們,關于大規模滅絕的說法必然需要大量古生物學和化石記錄。歐文說:“所以有人估計19世紀鴿子的數量有多少。就像50億只,它們會遮蔽天空。”旅鴿作為“第六次大滅絕的吉祥物”,它們幸免于大規模生態災難,并證明了人類的地質破壞力不容小覷。他說:“然后你會問:在非考古學背景下,有多少只鴿子化石?有多少旅鴿的化石記錄?”我主動問道“不多嗎?”他說:“只有兩個。這是一種非常驚人的鳥,它們的數量非常龐大,但卻被人類消滅了。但是如果你觀察化石記錄,你甚至不知道它們曾出現過。”歐文喜歡回憶他曾經與某位生態學家的對話,后者曾在熱帶雨林中記錄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那令他感到極度不安。歐文說:“他用這個例子來說明委內瑞拉這些云霧森林中的植物遭到嚴重破壞,所有這些都是完全正確的。問題是,在化石記錄中找到一片云霧森林的可能性是零。”化石記錄通常都是非常不完整的。粗略的估計認為,我們只發現了所有曾經存在過的物種的0.01%。在化石記錄中的大多數動物都是海洋無脊椎動物,如腕足類和雙殼類動物,它們的地理分布非常廣泛,而且骨架能夠長久保存。事實上,雖然本文專注于大規模滅絕中消失的大型動物,但我們首先要知道,大規模滅絕的證據來自豐富、耐久以及種類繁多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化石,而不是體型巨大、魅力非凡、類似恐龍這樣罕見的東西。歐文指出:“你可能會問:‘好吧,迄今為止有多少分布廣泛、數量豐富、持久的海洋類族群滅絕?’答案是相當接近零?!笔聦嵣?,在最近的人類歷史上,由諸如石珊瑚、兩棲動物、鳥類和哺乳類等現代動物組成的最佳評估組中,有0至1%物種之間滅絕了。而二疊紀末大滅絕中,超過90%的地球物種滅絕。當大規模滅絕事件發生時,不僅大型動物(如大象)或特殊的生態系統(像云霧森林)會遭到毀滅性打擊,即使耐寒和無處不在的有機體(例如蛤、植物和昆蟲)也無法幸免。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是一旦你越過邊緣,翻轉到大規模滅絕模式,沒有什么是安全的。大規模滅絕幾乎毀滅了地球上的一切。生態系統會對此產生非線性響應,或稱臨界點到來。慢慢地步入大規模滅絕可能有點兒像邁入黑洞邊界,一旦你越過特定的界限,似乎界限根本未曾出現過,一切都會消失。換句話說,大滅絕可能以海明威(Hemingway)的《太陽照常升起》(TheSun AlsoRises)中說明破產的相同形式展開:“兩種方式:先是漸進的,然后是突然的?!睔W文表示:“未來我們唯一的希望是,如果我們沒有大規模滅絕事件該多好!”編輯:p_xiaojtan

人類是否會經歷"大滅絕" 地球會否成為"陪葬品"?

圖文簡介

在美國地質學會年會上,美國古生物學家道格·歐文(DougErwin)走上講臺,向與會的地質學家們展示物種滅絕和電網故障的不同動態圖,他稱二者都是以同樣方式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