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最新研究報告顯示,170萬年前地球遭受一系列遠古超新星的放射線“連續轟擊”,這可能導致地球出現降溫事件,并對人類進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目前最新研究報告顯示,170萬年前地球曾遭受一系列遠古超新星輻射,雖未導致地球出現物種大滅絕事件,但可能導致地球氣溫顯著變低,影響人類進化。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些垂死恒星耗盡燃料,最終在超級爆炸中崩潰,多年以來,天文學家置疑超新星爆炸釋放殘骸物質會影響地球。目前,最新研究報告顯示,170萬年前地球遭受一系列遠古超新星的放射線“連續轟擊”,這可能導致地球出現降溫事件,并對人類進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雖然170萬年前地球處于連續放射線轟擊之下,但是這些放射線較弱,不會引發物種大滅絕事件。超新星爆炸形成許多重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釋放至鄰近 宇宙 空間之中。其中一種同位素是鐵-60,其半衰期為260萬年,這意味著40億年前地球形成時的任何同位素殘骸都已消失很長時間。因此現今地球上發現的同位素痕跡肯定是近代事件產生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一支研究小組發現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床沉積物中包含著放射性鐵同位素,研究負責人安東-沃爾尼(Anton Wallner)博士表示,170萬年前爆炸的超新星距離地球大約325光年。來自 太空 的鐵-60同位素僅是地球自然存在數量的數十億分之一。極少數量的鐵-60同位素抵達地球,因此研究人員使用超敏感技術進行識別分析。柏林理工學院一支研究小組評估分析了該超新星爆發時間,為了發現超新星爆發時間并進行定位,迪特爾-布雷特徹威德特(Dieter Breitschwerdt)教授和研究同事計算了最有可能的天體軌跡,以及成為超新星的超大質量恒星數量。他們發現了兩個太空事件,分別發生于170-320萬年前和650-870萬年前。沃爾尼博士說:“我們非常驚奇這些殘骸物質相隔150萬年,表明是一個接一個的系列超新星爆炸。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巧合,這些超新星爆炸事件與地球從上新世時期進入到更新世時期的氣溫變冷相符。”目前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雜志上。同時,一些理論認為超新星釋放的宇宙射線可以增強云層覆蓋,專家表示這些超新星距離地球不足300光年,其距離很近,在白天能夠觀測到,亮度與月球亮度相近。美國堪薩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教授艾德里安-梅洛特(Adrian Melott)表示,這些超新星事件均遠離30光年的“死亡區域”,它們對地球還有其它方面的影響,其中包括影響人類進化。但是這些超新星距離地球并不近,無法導致地球物種大滅絕或者嚴重破壞,目前我們試著確定是否這些事件會影響地球表面的變化。(責任編輯:p_jlhao)

科普科幻:地球曾遭超新星輻射 影響人類進化

圖文簡介

核心提示:最新研究報告顯示,170萬年前地球遭受一系列遠古超新星的放射線“連續轟擊”,這可能導致地球出現降溫事件,并對人類進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目前最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