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萬物有靈 于 2016-11-14 15:16 編輯
所屬賽區 :山東賽區
參賽學校 :聊城大學
參賽賽項 :開放自主命題
參賽方向 :數字建筑設計大賽
團隊名稱 :萬物有靈
指導老師 :翟付順、于守超
團隊成員 :朱孔亮、李恒昌、王磊、焦新
團隊口號 :奔跑少年,風中逐夢
作品介紹:
項目用地位于太湖南岸濱湖濕地,占地約6公頃,北側濕地面積約1.5公頃,南側為城市主干道。場地現面臨如何開展濕地自身的保護與恢復,協調濕地與城市發展的關系,保證濕地的可持續發展。
濕地,有“地球之腎”的美譽。城市濕地公園建設是凈化水質、改善環境質量、豐富城市景觀、實現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共處的直接而有效的重要途徑。
“通一域之腎,養一方百姓”項目以此為核心設計理念,構建“一軸、兩帶、一心、多點”的景觀結構。建成含濕地保護與利用、科普教育、濕地研究、生態觀光、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的社會公益性生態公園。
針對現狀問題,我們提出恢復建設一個能夠自我循環、自我更新的濕地系統。建立一個能屏蔽城市干擾、實現濕地與外界能量交換的緩沖區。以園養園,建立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
作品鏈接: http://www.3ddl.com.cn/ds_workshow.php?viwe_id=5398
所屬賽區 :山東賽區
參賽學校 :聊城大學
參賽賽項 :開放自主命題
參賽方向 :數字建筑設計大賽
團隊名稱 :萬物有靈
指導老師 :翟付順、于守超
團隊成員 :朱孔亮、李恒昌、王磊、焦新
團隊口號 :奔跑少年,風中逐夢
作品介紹:
項目用地位于太湖南岸濱湖濕地,占地約6公頃,北側濕地面積約1.5公頃,南側為城市主干道。場地現面臨如何開展濕地自身的保護與恢復,協調濕地與城市發展的關系,保證濕地的可持續發展。
濕地,有“地球之腎”的美譽。城市濕地公園建設是凈化水質、改善環境質量、豐富城市景觀、實現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共處的直接而有效的重要途徑。
“通一域之腎,養一方百姓”項目以此為核心設計理念,構建“一軸、兩帶、一心、多點”的景觀結構。建成含濕地保護與利用、科普教育、濕地研究、生態觀光、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的社會公益性生態公園。
針對現狀問題,我們提出恢復建設一個能夠自我循環、自我更新的濕地系統。建立一個能屏蔽城市干擾、實現濕地與外界能量交換的緩沖區。以園養園,建立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
作品鏈接: http://www.3ddl.com.cn/ds_workshow.php?viwe_id=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