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駕駛躍遷飛船時,我都會想起奶奶。
她是個很普通的家庭主婦,一輩子都沒怎么出過門。雖然那時繞地球一圈只用一天時間,但我奶奶的整個世界大概只有菜市場到家的這一片區域。
沒事的時候,奶奶就喜歡在窗邊午后溫暖的陽光中,揮舞著手中的剪刀,在紅紙上挖出奇妙的圖案。
她喜歡用傳統的方式來做這些,聽她說過,那些剪紙的技巧,還是在她小的時候,由她的奶奶教給她的。
她也曾想教給我剪紙,將一張紅紙按照某種方式重疊在一起,然后剪掉邊緣,待展開后,便成了一大幅栩栩如生的年畫。
可惜我沒有什么天分,除了能剪出幾個手拉手的小人以外,更復雜的就做不出來了。再加上媽媽不喜歡我學這種“女了女氣”的東西,奶奶只能遺憾地停止傳授我這門技術。
打那之后,剪紙成了她一個人的語言,在這座百萬人的城市里,只有她一個人會這門手藝。但是她并不孤單,反而充滿了激情和活力。
我以為奶奶會始終那樣,坐在金色的陽光中,紅色的剪紙在手中飛舞,手中生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所以,當我收到邀請函,讓我陪奶奶參加高能物理研究所研討會時,我足足用了一個星期才確定這不是我那些無聊的同學開的玩笑。
那時我剛剛考入航空學院,請假制度向來嚴格。教導員盯著邀請函上的紅章看了半天,又用同樣的眼神看了我更長的時間,才給了我一個星期的假。
請假不是最困難的,難的是說服我奶奶出門。任我好說歹說,她也不肯離開家門半步。
無奈之下我只好以我自己的學業相威脅,我說如果不去的話,就是騙了教導員,會被退學的。當我慌慌張張地說出那套謊言之后,她嘆了一口氣,勉強答應了。
我無論如何也不相信奶奶能和奶奶扯上關系,奶奶也同樣是一頭霧水。
直到見到了研究所的陳博士才解開我心中的疑惑,原來是多年前的一次文藝聯誼會中,作為手工藝人的奶奶和科學家的陳博士都受邀參加。在聯誼會中,無聊的奶奶獨自在角落里做她的剪紙,二維的紙在三維空間折疊,經過奶奶的妙手天工,變成一幅幅生動的圖畫,這場景讓陳博士對一直困擾著他的多維空間問題有了新的想法。
回去之后,陳博士將想法完善起來,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并且在幾年之內設計了能夠驗證這項理論的實驗。
那天正是第一次實驗。
為了報答奶奶給予的啟發,我們兩個無關的人被安排在嘉賓席的位置,就在直播大屏幕的下面,左右是神情凝重的科學家。
奶奶對這場科學盛宴毫無興趣,憋了很久以后,終于掏出她的寶貝,開始剪紙消磨時間。
這時實驗開始了,遠在六十公里外的多維空間生成器啟動。這里內容復雜,我完全聽不明白,最直觀的形式就是大屏幕中心的合金立方體。據陳博士說,如果多維空間存在,那么立方體會在高維移動,那么投射在我們三維空間的形狀就會改變,就像用CT做人體斷層掃描一樣。
立方體靜止了一會,開始變化。這種變化是圓潤但毫無常識可言的,因為它并不像想象中那樣保持著質量或者體積不變,它漸漸長大,變得扁平,然后又成了一片扭曲著的古怪形狀。
全場發出成功的歡呼,掌聲經久不息。
但是一聲驚呼打斷了正在慶祝的人,發出驚呼的是我奶奶。
她手中的剪紙,就像那塊立方體,在不停變化著形狀。
“怎么回事?”她抬頭看著我,目光奇怪。
“怎么了奶奶?”我握住奶奶的手。
“我看見……”奶奶想了想,覺得不好說,于是她低頭開始剪紙。
我沒辦法說出奶奶剪出的東西,它就像我小時候做的手拉手的小人,但是那些小人所有的部分都連接在一起,卻又彼此分開,這不是這個世界應該有的東西。
“我看見你們都變成了這樣。”
“這……應該是我們在高維狀態下的樣子。”陳博士饒有興趣地把玩著手中的剪紙小人。“您還看到了什么?”
奶奶認真地描述了她所看到的畫面,但是只有中專文憑的她,只能夠用平常的口語描述那些場景,在場幾十位世界頂尖的物理學家都無法理解。
陳博士說,三維世界的人,本身就很難想象高維空間的樣子,只能用數學的方法進行推算。但是奶奶一輩子都在和剪紙打交道,對高低維互換頗有心得,所以她在實驗中突然領悟了高維空間。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陳博士和他的團隊成天圍著奶奶,設計了一項又一項的實驗,奶奶順從地按照他們的指示去做,將之前的理論一一印證。
這是物理學界前所未有的豐收。
奶奶那時已經八十多了,連續數周都要與那些亢奮的科學家們打交道,用她本來就有些貧瘠的語言來描述目前最高深的知識。我知道她很累,但是陳博士一再懇求我再寬限幾天。
直到一個再平常不過的下午,奶奶拒絕了實驗的請求,說想出去曬曬太陽。她帶著她的寶貝小包,走出實驗室,從此消失不見。
面對陳博士驚慌失措的道歉,我無意為難他。我想我知道奶奶去了哪里,只是無法前去找她,不過以我奶奶的性格,加上她能夠在更高維度穿梭的能力,想必已經找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安心地做她的手工。
如今我已成為第一批躍遷飛船的駕駛員,高維空間理論的完善讓我們的技術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不過,自我奶奶以后,再沒有任何一個人,無論是科學家,還是裁縫,都無法憑他三維的腦子想象高維空間,即使學習兩年剪紙也不行。
這一切的理論基礎,都是在我奶奶的剪刀下產生的。
她是個很普通的家庭主婦,一輩子都沒怎么出過門。雖然那時繞地球一圈只用一天時間,但我奶奶的整個世界大概只有菜市場到家的這一片區域。
沒事的時候,奶奶就喜歡在窗邊午后溫暖的陽光中,揮舞著手中的剪刀,在紅紙上挖出奇妙的圖案。
她喜歡用傳統的方式來做這些,聽她說過,那些剪紙的技巧,還是在她小的時候,由她的奶奶教給她的。
她也曾想教給我剪紙,將一張紅紙按照某種方式重疊在一起,然后剪掉邊緣,待展開后,便成了一大幅栩栩如生的年畫。
可惜我沒有什么天分,除了能剪出幾個手拉手的小人以外,更復雜的就做不出來了。再加上媽媽不喜歡我學這種“女了女氣”的東西,奶奶只能遺憾地停止傳授我這門技術。
打那之后,剪紙成了她一個人的語言,在這座百萬人的城市里,只有她一個人會這門手藝。但是她并不孤單,反而充滿了激情和活力。
我以為奶奶會始終那樣,坐在金色的陽光中,紅色的剪紙在手中飛舞,手中生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所以,當我收到邀請函,讓我陪奶奶參加高能物理研究所研討會時,我足足用了一個星期才確定這不是我那些無聊的同學開的玩笑。
那時我剛剛考入航空學院,請假制度向來嚴格。教導員盯著邀請函上的紅章看了半天,又用同樣的眼神看了我更長的時間,才給了我一個星期的假。
請假不是最困難的,難的是說服我奶奶出門。任我好說歹說,她也不肯離開家門半步。
無奈之下我只好以我自己的學業相威脅,我說如果不去的話,就是騙了教導員,會被退學的。當我慌慌張張地說出那套謊言之后,她嘆了一口氣,勉強答應了。
我無論如何也不相信奶奶能和奶奶扯上關系,奶奶也同樣是一頭霧水。
直到見到了研究所的陳博士才解開我心中的疑惑,原來是多年前的一次文藝聯誼會中,作為手工藝人的奶奶和科學家的陳博士都受邀參加。在聯誼會中,無聊的奶奶獨自在角落里做她的剪紙,二維的紙在三維空間折疊,經過奶奶的妙手天工,變成一幅幅生動的圖畫,這場景讓陳博士對一直困擾著他的多維空間問題有了新的想法。
回去之后,陳博士將想法完善起來,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并且在幾年之內設計了能夠驗證這項理論的實驗。
那天正是第一次實驗。
為了報答奶奶給予的啟發,我們兩個無關的人被安排在嘉賓席的位置,就在直播大屏幕的下面,左右是神情凝重的科學家。
奶奶對這場科學盛宴毫無興趣,憋了很久以后,終于掏出她的寶貝,開始剪紙消磨時間。
這時實驗開始了,遠在六十公里外的多維空間生成器啟動。這里內容復雜,我完全聽不明白,最直觀的形式就是大屏幕中心的合金立方體。據陳博士說,如果多維空間存在,那么立方體會在高維移動,那么投射在我們三維空間的形狀就會改變,就像用CT做人體斷層掃描一樣。
立方體靜止了一會,開始變化。這種變化是圓潤但毫無常識可言的,因為它并不像想象中那樣保持著質量或者體積不變,它漸漸長大,變得扁平,然后又成了一片扭曲著的古怪形狀。
全場發出成功的歡呼,掌聲經久不息。
但是一聲驚呼打斷了正在慶祝的人,發出驚呼的是我奶奶。
她手中的剪紙,就像那塊立方體,在不停變化著形狀。
“怎么回事?”她抬頭看著我,目光奇怪。
“怎么了奶奶?”我握住奶奶的手。
“我看見……”奶奶想了想,覺得不好說,于是她低頭開始剪紙。
我沒辦法說出奶奶剪出的東西,它就像我小時候做的手拉手的小人,但是那些小人所有的部分都連接在一起,卻又彼此分開,這不是這個世界應該有的東西。
“我看見你們都變成了這樣。”
“這……應該是我們在高維狀態下的樣子。”陳博士饒有興趣地把玩著手中的剪紙小人。“您還看到了什么?”
奶奶認真地描述了她所看到的畫面,但是只有中專文憑的她,只能夠用平常的口語描述那些場景,在場幾十位世界頂尖的物理學家都無法理解。
陳博士說,三維世界的人,本身就很難想象高維空間的樣子,只能用數學的方法進行推算。但是奶奶一輩子都在和剪紙打交道,對高低維互換頗有心得,所以她在實驗中突然領悟了高維空間。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陳博士和他的團隊成天圍著奶奶,設計了一項又一項的實驗,奶奶順從地按照他們的指示去做,將之前的理論一一印證。
這是物理學界前所未有的豐收。
奶奶那時已經八十多了,連續數周都要與那些亢奮的科學家們打交道,用她本來就有些貧瘠的語言來描述目前最高深的知識。我知道她很累,但是陳博士一再懇求我再寬限幾天。
直到一個再平常不過的下午,奶奶拒絕了實驗的請求,說想出去曬曬太陽。她帶著她的寶貝小包,走出實驗室,從此消失不見。
面對陳博士驚慌失措的道歉,我無意為難他。我想我知道奶奶去了哪里,只是無法前去找她,不過以我奶奶的性格,加上她能夠在更高維度穿梭的能力,想必已經找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安心地做她的手工。
如今我已成為第一批躍遷飛船的駕駛員,高維空間理論的完善讓我們的技術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不過,自我奶奶以后,再沒有任何一個人,無論是科學家,還是裁縫,都無法憑他三維的腦子想象高維空間,即使學習兩年剪紙也不行。
這一切的理論基礎,都是在我奶奶的剪刀下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