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人世界史摘要》——
公元
2218
年發行版
前言
此書原稿擬于2200
年元月,此時筆者作為語言學研究者中資歷淺薄者,有幸目睹了空間高壓水艙的正式啟動運行儀式。回憶起第一次見到海人的樣子,心中依然激動萬分。我作為人類群體中平凡而無知的一個,能夠在漫長的人類進步史中有幸接受到了浩渺宇宙里鄰居的拜訪。如此所帶來的精神震撼,誠然是我功勛卓著的先輩們都未曾體會過的。回首望去,人類文明的進步史仿佛也有了新的意義。我忽然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宇宙中所有的智慧生命的歷程都是在平行的軌道里跋涉的,直到有一天走到了天穹般高不可攀的圣殿里才得以相見。也許像佛說的那樣,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而這眾生的含義在其中尤為不同,但是走在這條路上的人是很難想到的。
海人文明與人類文明一樣經歷了人文理性的衰弱于覺醒,經歷了從盲從自然到理解自然,在與宇宙反復的交手中看清世界與自己,才得以與人類文明在浩瀚宇宙的圣殿里握手言歡。向人類文明傳播海人文明的社會狀態和文明演化的過程,其意義不光在于讓人類得以對海人世界有所了解,更在于重新發現人類文明的群體無意識,看清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這對于人類學,社會學以及其他以生物的組織形式為研究方向的學科來說意義重大。本書內容幾經修改,主要是因為筆者學疏才淺,無力對一個物種文明所有屬性的變化過程進行總體的概括。相信隨著對莫利奧斯文和澤迪亞文更加深入的研究,對海人文明更具體方面的資料會噴井式出現,屆時此書則已無用。
海人基本特征及生活環境概述
外形特點
現代海人的樣貌很難做出明確的界定,能夠說明的是:多數海人使用類似于鰓的器官呼吸,并且擁有與人類相似的四肢和指關節。但是他們的四肢和軀干可以沿各自軀干軸方向收縮舒張,效果類似于彈簧,由此產生向前的推力。體表的肌肉可以橫向的牽拉,這樣可以使他們的體表接近于圓柱形,頭部和軀干的連接處接近于圓滑的球形,這樣有助于他們減小在水中移動的阻力。目前的生物學理論認為,現代海人的骨骼關節擁有和人類不同的結構。海人的關節腔內部的體積約為人類的2.5倍,兩側骨骼的關節軟骨間有肌肉牽連。有些海人的骨頭本身甚至也能有發生一定程度的彈性形變。這解釋了為什么海人的軀干能否發生強的縱向運動,這是海人在水中移動的主要方式。
人類的科學家推測,部分海人可能有碳基和硅基兩種屬性。依據之一是,有些學者認為現在海人的骨骼之所以能夠發生明顯的彈性形變,是因為其中含有類似于硅膠的成分。另外一方面,有部分海人在強光照射下身體成半透明狀,對一部分光線還有鏡面反射的效果。但這兩種觀點都受到另一些學者的反駁,他們認為在理論上碳基物質也可能具有強彈性和折光性。另外硅單質也可能是生物自然的代謝產物,與硅基沒有必然的關系。
特征的不確定性與現代海人的界定
以上所說的特征均是針對大多數情況而言,現代海人最大的特征就是他們沒有完全相同的身體特征。這一點無論從性或量上說均是成立的。舉例而言,生活在表層海水中的海人體壓約為1.5X10^5Pa,生活在中層海水中的海人體壓約為1.2X10^6Pa。多出了一個數量級,生活在同一海水層的海人外形也有很大差異。無論在體溫,體表顏色,視力或身體機能上都呈現趨向扁平的正態分布。沒有哪一種類型的數量比其他多很多。這一現象在海人文明的黎明時期就已經被發現,現在海人科學做出的解釋認為海人星球的磁場強度過強(大約是地球的25倍),導致海人身體內的DNA發生突變的概率較高(相比于人類而言),從而使海人個體性狀差異明顯。多數海人在其一生中會發生多次外形上的明顯變化。與人類社會基因研究的結論相同,多數的基因突變對海人的身體是有害的,但海人科學家的研究顯示,海人的身體內有幾組基因控制了一種特殊選擇性酶的活性。如果這種活性開啟,對海人有害的基因翻譯出的氨基酸鏈條會被吞噬。更為有趣的發現指出,在原始海人的身體里,這些控制特殊選擇性酶活性的基因全部處于關閉狀態,而現今存活的所有海人身體里至少有一組以上的這類基因是處于開啟狀態的。科學家推測,現存的海人均是這幾組基因發生突變的海人的后裔。而這幾組基因均沒有發生突變的海人在歷史上已經消亡。科學家于是將具有這類突變基因的海人稱為現代海人。而不具有這類基因的,即已經消亡的那一代被稱為原始海人。迄今為止,沒有發現原始海人的活體。
泛水層世界的基本特征及歷史影響
海人生活的世界與人類社會一樣存在水圈,大氣圈,巖石圈。但由于亞特蘭蒂斯星(這是海人居住的地方)中水圈幾乎覆蓋了整個地表,所以海人對于大氣圈和巖石圈的研究相當有限。歷史學家們認為,這在更多的層面上是基于海人對于大氣圈和巖石圈的世界缺乏精神認同。海人的文明最早出現的位置據考證在海平面下方3000米左右,處于這個位置的原始海人只能夠在有限的區域內活動,因為過高或過低的水壓都要導致水人產生嚴重的身體不適。這個位置的海人往往很難看到巖石,從他們上方傾射下來的陽光隱約的照亮海水,這種光芒被海人稱為泛輝光,因為這種光線往往會布滿他們整個頭頂,但是光線的強度又很弱。和人類仰望星空一樣,海人文化里有很深的泛輝光情節。在科學啟蒙的早期,科學家試圖通過化學和物理學來解釋泛輝光現象,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科學界對于泛輝光現象的解釋完全不符合實際。一度盛行的一種說法是,這是一種周期性沿著水層漂移的熒光性浮游生物。
海人的科學技術發展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海人發展科學技術的緊迫性遠低于人類自身,因為海人自身具有高頻基因突變的屬性。這種屬性導致了海人時常出現一些對社會發展有益的性狀。所以很多時候海人更期待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獲得更優的生存能力。在海人世界,始終存在很強的自然主義情節,這一主義的支持者認為,應該順遂海人世界環境對海人的改造,其他試圖通過人為手段改變生活狀態的行為都是不純潔的。
但是在海人歷史的中世紀時期,發生的薩伯坦血刃戰爭改變的海人世界的主流意識。根據海人世界的記載。生活在水平原中部的薩伯坦國,用鐵質打造的重型武器在6年時間里征服了周邊32個鄰國,當時的海人國軍隊幾乎都是通過選拔基因性狀有利于作戰的個人作為作戰力量。不存在統一的訓練,戰爭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部隊基因性狀的優劣差異。這場幾乎毫無懸念的戰爭以周圍的41個鄰國放棄了部分土地或以其他資源作為交換而宣告結束。
后來的歷史考證認為,薩伯坦人在發動戰爭的一個世紀前就開始研究金屬制品的提煉。最早發現的金屬制品,是來源于生物放電。海人世界有大約500種有放電能力的魚類。大部分在放電的過程中體表還原了大量金屬銅,這啟發了薩伯坦國內少數的反自然主義者的研究興趣。通過刮下放電魚身上的銅合金,他們很快發現這種合金本身也具有導電性。早期的研究者們把銅涂抹在有藻類植物做成的封閉網的內壁上,再通過涂抹銅的草繩連接到另一個籠子,在籠子中養殖了大量具有放電特性的魚類,通過刺激魚類放電的方式,在另外的一個籠子中大量收集金屬銅。再制造更多的可導電的草繩,再生產更多的銅制品,如此循環往復。這一技術工業化之后,這種籠子結構被稱為電離籠法。由放電形成的金屬銅純度往往偏低,而且物理屬性也往往偏向劣性。其最早的應用是作為導電的介質而被戰爭所用。具體的做法是通過在順水流的上游方向拋灑高密度銅粉,然后通過刺激魚群放電的方式使銅粉密度高的水流處于高電壓狀態,以此電擊銅粉流道上的生物。該國的軍事防衛大臣看后肯定了這一作戰方式的殺傷性,但單次作戰銅粉的消耗量太大,而且使用條件相當苛刻,一旦海水流向改變,或者放電性生物不服從指揮,后果不堪設想。
關于鐵器的新的發現源于薩伯坦國遭遇的一次火山噴發,從海底噴涌出的巖漿破壞了部分銅粉的貯藏室,部分銅粉被巖漿掩埋,巖漿冷卻后,有人在火山灰下的巖石溝槽里發現了被熔融成長條形的銅棒,這些銅棒的硬度比之前的提升了很多,經過簡單的打磨可以輕易的割開水生植物的莖葉。這引起了另一些反自然主義者的興趣。后來的研究發現,這種硬度的增加還和在那座火山附近廣泛分布的一種石頭有關。后來的研究發現,這種石頭類似于人類所稱的鐵礦石。新的冶煉方案是,在火山附近開鑿流道,撒上銅粉,并間隔一定距離放上一塊鐵礦石。等待活火山噴發后將巖漿引入流道融化其中的銅粉,等火山灰冷卻了之后再將重新凝固的銅塊取出,此時的合金成長條形,在硬度等諸多性能上也有明顯提升。這樣的流道被海人們稱為鑄煉田。在鑄煉的鼎盛時期,薩伯坦境內的每一座活火山半徑5公里之內的土地幾乎都被開發成了鑄煉田,而電離籠的數量更是無法統計。不過無論如何,這樣的做法使得薩伯坦國的科學家們研制出了真正意義上可以用來制作武器的金屬。這一流程的成熟使得薩伯坦國在海人文明中最早進入了工業時代。很快,他們為了爭取更多的活火山和鐵礦石開始對外擴張。
有關薩伯坦血刃戰爭的記載異常豐富,其中有一些筆者傾向于認為是后人的重新演繹。海人們像人類樂忠于討論二戰那樣談論著血刃戰中的各種細節。不過大多數的描述都強調了一點,在薩伯坦軍和其他軍隊的戰爭中,其他國家軍隊的抵抗甚為微弱。有一本寫于參戰老兵的回憶錄紀錄了戰爭中的細節。
2月29日
昨日前方駐軍傳來的情報表明戰事對我軍極為不利,敵軍非常輕易的攻破了我軍的人墻,961號特種部隊的帶電碰撞也沒能阻礙敵軍前行,傷亡慘重。上級告訴我,我是能夠知道這一情報的最低級別軍官,并嚴令叮囑我不要向任何人提起前方的戰事。更多的情況他也沒有再跟我提起,我知道自己不該追問便很開離開了。我知道我們的上級內心應該和我一樣緊張而焦慮,我們都清楚的基本事實是,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爭,在國家宣布進入戒備狀態之前,我心里的打算是拿著退伍軍人的證件,回到原籍,接受政府提供的津貼。我知道我的上級應該比我更在乎這個,按常理來說,他得到的津貼和福利應該比我要高得多。上級對我最后的叮囑是:一切戰斗使用速攻的方式,不要僵持或消耗。
在軍校里,我學習的軍事理論中有一條:小局部戰爭的影響勝負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作戰單元特種化成都的高低,全局戰爭的勝負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作戰單元特種化程度的組合度高低。
那時我想,之所謂上提出速攻的建議也許和敵軍的特種化程度過高有關。在這種情況下,相持的確是致命的。
2
月 30日
我指揮的603中隊被命令埋伏在黑羽丘的峰頂,我的部隊中的大部分成員,包括我在內,外表的皮膚顏色與巖石很接近,之前的演習中,事實證明這種偽裝手法是有效的。前方的探子在半個小時之前來過,說敵人基本上是沿著地表前進。我知道這說明對方部隊的數量應該不會超過千人,因為大部隊行進時貼地推進是大忌,因為如果從四周和上方被包圍,就沒有路線可以逃脫,往往會自亂陣腳。如果是小部隊前進,遠離地面是大忌,因為暴露了更多可以受到攻擊的角度。更加具體的信息探子沒有帶回,他說不能夠靠得更近,否則被發現的幾率太大。
我的部隊中的主力是抗戰損海人,這些人的體表皮膚的堅硬度遠高于一般海人,并且可以有意識的控制皮膚在一段時間內更硬。其中的一部分海人體表可以伸出尖刺,有一些還帶有毒性。這樣的部隊在我軍的裝備部隊中占絕對多數,這樣的士兵經過充分的力量訓練,在戰場上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后備特種部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身形高大的巨型海人,戰場上他們往往負責破壞地形。剩下的一部分是帶電體碰撞海人,他們的身體具有強的放電性,一般認為他們的是我軍武裝力量的最強后盾。但之前的情報似乎對這種解釋并不樂觀。
11
點45分。我注意到前方開始出現了密集的黑色陰影,在與山頂高度相近的位置也能感覺到有東西在移動。隨著對方部隊的推進,我注意到在比我更高的位置有長排的草籠,更后排的位置有成串的木制大桶。地面上的部隊數量果然不多,大約只有300多人。我的副官提醒我道:上層海水照射下來的輝光顏色有所變暗,會不會有埋伏。但我的經驗告訴我,不可能有海人這么大的生物利用輝光的照射的掩護躲在上層海水,因為他們的體積太大,如果要躲到足夠讓人看不清,至少要上浮1500米,這對于如果戰時沖鋒,對方完全有反應時間,因此沒有指揮官會做這種蠢事,然而事實證明我們錯了。
對方的部隊很快進入我們在山地內設下的包圍圈。在自認為時機成熟了之后,我對副官下了進攻的命令,巨型海人迅速推到了兩條松動的石柱,對方后退的路被堵住了一半,抗戰損型海人部隊迅速從山頂下撲希望能把對方包圍在丘陵的低地之內。對方的反應也出乎我的意料,他們馬上開始回撤,這時我才注意到,和我軍用于近戰的抗戰損型海人不同,對方敵軍的這一股地面部隊的大多是身材瘦小行動敏捷型的海人。盡管路口被砸塌了一部分,但他們還是大多從石柱的縫隙間撤回了安全的平原地帶,我注意到平原地帶周圍并沒有位置藏伏兵,于是下達了全員追擊的命令。當大部隊聚集到平原中央的位置的時候,我才注意到淺水層的上方有東西落下,那些東西像是長條形橫豎相交的網狀結構,因為在強光的照射下只能大致判斷是黑色的,它們交錯鋪展開,雖然有很大的間隔,但還是占滿了整個天空。
“
急速回撤!“我大聲的下達命令,但我心里知道為時已晚。網的筋骨連接處都綁上了質量可觀的石塊,這使得網迅速下落,我的部隊根本沒有反應時間,幾乎全部被網壓住了。這時遠方的巨型木頭開始發生變化,木桶的一端開始紛紛朝向我們,兩端圓形的木板被卸了下來,紅黑色的物質從中涌灌出來,順著水勢直逼被困在網下的我軍。遠處的草籠開始像紅流的方向聚攏,接著白色的熒光幾乎照亮了原本看不分明的地平線。白色的熒光順著紅流向我軍迅速的逼近,照亮了鋼鐵蒼穹,發出尖銳的爆鳴聲。緊接著從淺水區往下沖的大概是敵軍的近戰部隊了,和他們一起往下落的還有大量的木板。他們手里拿著黑色的堅硬長棍,從網狀結構的縫隙間刺下去,這些長棍可以輕易的刺穿抗戰損海人的皮膚。在我想明白他們是如何把那么重的網狀結構保持在近海高度的一瞬間,我知道戰斗已經結束了。
許多人類世界的科學家都認為中世紀海人的戰爭體系過于落后,最明顯的體現在于他們的戰術兵種中不存在遠程進攻的分類,而且對于集體作戰的訓練準備和軍事理論相對于人類而言都很不成體系。但這場因為金屬冶煉技術的進步而推動的戰爭,在海人歷史上卻受到了較高的評價,在此之后,各國的軍事部門都開始研究金屬冶煉技術,同時鼓勵類似的研究。通過科學技術提升而非等待基因選擇來決定自身命運的觀念,在海人文明中漸漸開始盛行,自然主義作為一種精神信念被保留了下來,但在社會意識中不再主流,在海人世界的大小事務中,幾乎不會使用自然主義觀點作為處理的依據。
海人世界和人類世界一樣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但蒸汽時代并沒有給海人的社會面貌帶來太大的變革,相反于電力時代期間海人世界則經歷了真正的繁榮。電力技術的普及使得夜晚的照明稱為可能,所有的大型機械更是能像擺鐘一樣運轉,永不停滯,海人得以利用電瓶驅動的交通工具,在恒壓倉的幫助下到達上層海水。很快他們就意識到了海平面和大氣圈的存在,并且看到了他們那個星球里的太陽,從而意識到了泛輝光存在的真正原因。泛輝光現象揭露,在海人世界被賦予的很高的象征意義。當時的歷史學家有這樣的名言:“真相在搖曳的光暈中撲朔迷離,卻在噴涌的鑄煉中悄然而至。”海人世界和人類世界在科技爆炸的時間軸上十分相似。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生物,化學,物理,數學都取得長足的進步,隨著對自然科學本質認識的逐漸深入,曾經的鑄煉方法被廢除,電離籠法也被基本淘汰。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后期,海人逐漸掌握了海基的航天發射系,與人類社會的海基發射系統不同,海人世界的海基發射系統的最初設定是針對海平面以下的目標設立的,其原因不言自明。就像人類歷史上曾經存在過諸如星球大戰計劃一樣,海人國際爭端中也出現過類似的軍備競賽背景下的軍事對抗。由于海人世界的海水密度高于人類世界,加上海平面上幾乎沒有陸地覆蓋,所以海平面上架設的海基武器能過穩定的沿著相對穩定的航線漂流,在順水勢的情況下,從下達攻擊命令,到導彈擊中超遠距離目標,用時不會超過3分鐘,即使在逆水勢的情況下通過垂直于航向移動,也能夠很快轉移到順水勢的軌道上。
之后的一百二十年間,海人的國際社會曾經多次處在戰爭邊緣,但是真正的戰爭卻一次也沒有打起來。那些威力巨大的海基彈頭也沒有真的派上用場,相反,維護它們的費用卻水漲船高,許多國家于是開始規劃改裝海基導彈彈頭,把它們替換成可以飛向地外的飛行器,再通過電磁波回傳數據,通過海面上的解調裝置再傳回海底。在之后的歷史中,他們漸漸意識到據自己80光年的距離上存在智慧生命。根據解鎖的資料,是人類的探測器先發現了他們。之后的歷史為各位所熟知,我就不再贅述了。
海人世界的著名文學短片名著--《變軌》節選
20歲生日的早晨像往常一樣平靜,暖暖的潮汐卷起的細沙慢慢的拂過陌陌威的腳掌,輕輕的撓著他的腳蹼,像是一個溫柔的鬧鐘,輕聲的呼喚他起床。陌陌威努力的擴張自己的鰓來呼吸,想要通過加快血液循環來掃去沉睡的麻木感,清楚的感覺到自己的每一寸肌膚。他知道這份期待已經不值得,這二十年來,每一年的生日都沒有出現過所謂身體變化,多數的海人在年輕的時候形態已經發生過兩次以上的變化了。這使得他們大多在某些方面擁有一些顯著的特長,速度,力量,或者一些并不實用但可以引以為傲的特技炫耀。但這些他都沒有,在這越發以青年人的個性界定一個人優劣的時代,他這樣的人物已經被當成發育不良的反面教材了。對于為什么自己的形態沒有發生可喜的變化,陌陌威求助過不少醫生,也吃了很多所謂的調理藥物,有些是民間的偏方,有些是醫院開的,說是調節內分泌失衡,但不一定有效。之前小時候,家人總是哄他說,每一個新的生日都是新的期待,從此世界的廣闊就任你探索了。然而從沒有,仿佛世界之外的全能神有意的把他當成玩笑似的。
陌陌威工作的地方是當地的社區小學,這里也曾經是他讀書的地方,在薩伯坦國200余個社區小學中,它沒有什么突出的,像廣播臺一樣,這里并不太重視知識的學習,主要的學習內容是關于海人社會的語言藝術,價值體系,生活方式等等,以便新一代的海人能夠順利的進入社會,學校的名字叫薩伯坦第六中心小學,它是漂浮在中層海水中最大的木質結構建筑,之所以最大,是因為在規劃學校的時候,當地的施工隊中剛好有較大比例的成員發生了與肌肉力量有關的突變,于是就建了工程量大的建筑物。換句話說,這不是提前設計好的。
“運用你被賦予的才智,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這是寫在學校很多地方的標語。陌陌威悄悄地繞過學校的運動場,努力不去回想這句話對自己的苛責,同時假裝沒有聽見運動員的身體和地面的甲板摩擦的吱吱聲,以及在他面前匆匆掠過的高大英俊的人影。陌陌威教的課叫《思維創意》,課堂上來的學生像以往一樣時不時的盯著窗外,心不在焉的在課桌上劃著線條。沒有什么人關注他說的內容。陌陌威早已習慣了和水說話的感覺,忽然有學生舉了手:“老師,”沒等陌陌威點頭,前排的男孩就自顧自的站起身來,“今天早上的時候校長又和我們重申的自然主義的核心理念,我們最大的神奇在于上帝給了我們無窮變幻的機會,這變幻所帶來的價值是任何人為的干預所不可超越的,既然如此,你說的創新型思維只不過是在一個巨大的齒輪的齒縫間修修補補,讓齒輪走得更流暢些,并沒有多大的差別。這樣來看,上這門課有什么意義呢?”
陌陌威淺淺地吸了一口氣,以這樣一種方式打破課堂的沉默對他而言實在是莫大的諷刺,他知道這位同學之所以說這樣的話更可能是出于對他的某種鄙視。陌陌威笑了笑,以那種不失長者威嚴的語氣說道:“我承認到目前為止,海人社會的進步主要還是靠特征突變的提供的優秀性狀,而人能改變的,相對有限得多。但我認為創造的價值是積累量變的。就比如說,我們對于海人體自身的結構做了足夠充分的研究,并且積累了足夠多的觀測數據,我們就能弄清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變化,從而可以人為的控制這些變化,而不是聽從不可控力的差遣。”
“可是你說的那些觀察結果在時間和空間上可能是不均勻的,就比如說您觀察到我們每天都來上課,不能代表我們明天一定就會來上課。”教室里傳出了幾聲干笑。
陌陌威無奈地笑笑:“是的,但是通過數據統計和概率分析,我們能夠大致的判斷出什么樣類型的事件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可能有可靠的均勻程度,比如之前發現的卡豐司三定律(即人類世界的牛頓三定律)就具有很好的均勻性。”
“可是我們能從這其中得到的東西太少了,畢竟那不是被賦予我們身體的特殊的才智。”
“對呀對呀,”其他幾位學生附和道,“抓住你被賦予的才智,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他們吵嚷著說。
陌陌威沉默了,他知道真正在和自己對抗的不是這幾個孩子,是彌漫在整個海人世界的自然主義思想,這近乎宿命論的解釋,因為貼上了“奉獻”二字的光環,卻無賴的顯得合理了。即使這些孩子不說出這些委婉的攻擊之詞,他們也直接可以說出他們的本意“你與政府的主流意識為敵,我們不聽你的。”
“那么,”陌陌威嘆了口氣說,“那么,下課吧!”教室里想起了久違的歡呼聲,之前還有些哲思面孔的那個男孩,一下子恢復了孩童般頑皮的神色,把抽屜里的東西倒進自己的上衣口袋里,與周桌的同學三五成群的走了。有一張紙被水波拍打著飄出了抽屜上,陌陌威順手拿起來看了看,這是從薩博日報上拆下來的一頁,大概是一片批判反自然主義的文章,其中有一些劃紅線的地方,那基本上就是那個男孩反駁他用的臺詞,他早料到那個男孩說的話不是他想出來的,那個男孩剛才表情的變化,已經足以讓陌陌威對他的實質有所了解,如今不過是確認的一下而已。陌陌威很快也走了,把薩博日報放回了原處,長筒傳聲器上傳來了校長的責罵聲:“你搞什么名堂,怎么這個點就把學生放跑了?”
“我自己走,不用你開除。”陌陌威冷冷地對著長筒的另一端說完就轉身離去了。
中水層的暖流涓涓的穿過他的鰓絲,但他卻沒能趕到一絲暖意,世界像扭曲的虛空般抽象而寒冷,陌陌威想起自己求學生涯里無數次因為對自然主義的懷疑而受盡了冷落與非議,便又一次感覺到世界和自己的界限是如此分明,仿佛是長在自己身體外面的病變的腫瘤。就像這些有大有小,形態不一的建筑,器材,生活用品一樣,只是憑著它們的生產者的非理性的,不確定的觸發忽然形成的,沒有絲毫的規則可言。他會想起小時候經常問“未來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時,母親的回答:“這取決于海人突變的狀態,具體的誰也不知道。”后來他才意識到,絕大多數孩子在幼年時問這個問題都得到了幾乎一樣的答案。
他慢慢的向深水層漂去,那里的泛輝光慢慢的變暗,冰冷的海水讓他的皮膚緊緊的皺縮,思緒把他帶到自己的兒童時代。那是每天的課程幾乎都是類似的,莫蒂奧斯文,音樂,社會規范及自然規率。他教的《思維創新》是后來應他個人的強烈要求加上去的。當泛輝光灑向遠方的海平面時,他也是像自己如今這樣,走在這天去學校的路上的。他很少與人說話,特別是當大多數同學都出現外形的變化,有了許多他不具有的機能優勢。他并不抗拒交流,但外界似乎漸漸以一種看似很公平的方式鎖死了他與世界的溝通,不具有突變性狀就意味著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以奉獻社會,那么這個社會要怎么接納你呢?唯一讓他有一些興趣的事情是社會規范及自然規律中有一部分的內容是關于世界客觀規律的介紹的,大部分的規律都是關于諸如哪些動物有危險,哪些可以使用,泛輝光的運行有規律,可以用它來觀察方向等。還有一些前沿的方向是關于運動理論的,有一個叫卡豐司的外邦人,在一個盒子大小的空間里排除了海水,觀察一些小物塊的運動規律(通過一種折射率很低的晶體),總結了卡豐司三定律。但這三定律只在沒有水的條件成立,對于有水的環境下沒有作用。后來他在驗證的過程中,小盒子因為外部水壓過大破裂了,晶體的碎片刺瞎了他的眼睛。同學們聽完哈哈大笑起來,拍著桌子說:“真他媽傻,整個沒用的玩意兒還把自己整瞎了。”那時他舉手問:“老師,卡豐司三定律說了啥?”同學們有爆發出了一陣笑聲,像剛才那次笑聲的余音。
“你很搞笑呃,你把重點搞錯了吧。”有一個孩子說。
“那可不一定,也許他想成為下一個卡豐司。”另一個學生說。
老師制止了同學們的嘲笑,有些尷尬地說;“陌陌威同學的問題確實不好回答,因為這個定理對我們沒有什么用處,畢竟我們在水下,所以我也不記得了,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圖書館查查。”
放學之后,老師把他叫到一邊說:“卡豐司三定律是1.不受外力是,物體勻速運動或靜止。2.物體的加速度質量和力的關系式是F=Ma 3.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受到等大反向力。”
“為什么你課上不告訴我呢?”陌陌威輕聲說,他仿佛也知道,這不是一個合適大聲談論的話題。
老師輕輕嘆了一口氣說:“因為我沒有你的勇氣啊,我怕同學們也取笑我,”他滿懷歉意的看著陌陌威,“真對不起啊。”他最后補充道。
“老師,為什么自然主義在海人社會的影響這么深遠呢?”
“這恐怕不是我應該回答的問題,不過我能給你看看我做的幾個小研究,就像卡豐司三定律一樣,都沒什么用。”他拿出一個透明的管子,說道:“這是一個晶體管,和卡豐司用的是類似的。我把它進行了打磨,可以呈現很好的透明性,內部也出現了一個空腔。你看看里面那明晃晃的東西。”陌陌威湊近了一看,那很像是放電型魚雷產生的電流。
“沒錯,是魚的電流。我用抓來那種比較安全的魚做的實驗,可以收集到這樣的東西,當然,我也設法把水排走,然后把它密封上。”陌陌威目不轉地盯著那晶體管。老師自顧自的說了下去。
“你也許會主要到這些電流的運動似乎是有規律的,它好像是沿著某一個性狀的環在轉動,那個環是個橢圓形,而且如果你變幻晶體管的角度,這軌道的性狀還會變化。我不知道是為什么,我其實很想知道,目前為止我的假說認為世界是無數圓形的超級小球組成的,小球有不同的類型,各種顏色,我覺得這些小球之間應該是由辦法互相分離和組合的,我的這種方法就實現了一種分離,只可惜這種發現和卡豐司三定律一樣沒什么用處。”
這之后,陌陌威明白了一件事情,在這個世界的主流意識之后,所有反主流的意識并沒有被消滅,人們對于一切事物的看法并不會因哪個想法的主流與否而真正改變,只不過是非主流的看法總是避免與多數的想法沖突,往往沉默或者暫時說謊而已。但這種弱勢的姿態并不是因為實力的弱小,真正令人畏懼的是口水。
幾天后陌陌威來找老師,告訴他,他認為在水中卡豐司三定律依然成立,但是水的作用應該被當作是一個和速度相關的力。于是他們做了幾組實驗來證明,發現基本符合。老師非常驚訝,稱陌陌威有常人不具有的執著。之后他們討論了一些其他的假想,有些和力學有關,有些和電有關,但因為缺少實驗儀器,全都沒有辦法證實。
畢業那天,老師把陌陌威叫到辦公室,從書柜里取了一疊在海水中浸泡的已經發爛的書。(海人世界使用的紙張是一種海帶制品,寫的字是白色的。加工后可以在水里保持很長時間,但是一般8年要用新的紙謄抄一次)“這是我收集的全部書籍,是一些反自然主義者的研究成果。你都拿去吧,以后進入社會,要善于生存。”老師喃喃地說,“你當初問我自然主義為什么盛行,其實我覺得這僅僅是因為把控著主流輿論導向的當權者們都有很優良的基因性狀,自然主義的觀念強調了完全的自然選擇,并將生理形狀優越者的統治看的自然而然,這維護了當權者的統治。而反自然主義動搖了他們權力正當性的基礎,他們不希望這種思潮稱為主流。這就是一切。”
陌陌威忽然感到手里的書本沉重了許多,他說道:“老師,您知道嗎,我原本想去造紙廠工作的,因為我動手能力強,能多賺幾個工分,可是我現在想到我生產出來的每一張紙都有可能成為阻止海人理性探索這個世界的幫兇,我絕不愿意。我要做老師,我要改變這群眾的麻木。”
周圍的建筑物漸漸稀少,現在陌陌威走的被認為是不太安全的地方,因為有很多具有放電性的生物居住在那里,而此刻,陌陌威眼前已出現了很多個。陌陌威隨手抓了一條,他懶得去想自己抓的是不是大的,或者放電性夠強的。如果電死那就死吧,反正自己的理想已成了笑談;或者讓自己更清醒也行,也許他會回心轉意。那魚在自己手里奮力的掙扎了幾下,陌陌威幾乎要握不住它,他感到電流在穿過自己的皮膚,發出瘙癢的感覺。“等等,怎么只是瘙癢而已。”陌陌威對自己說,他看了一下自己的右手,它發出了電流成銀色的光芒,在黑暗的深海里照出了明亮的光點。他認清了這是一條薄荷斑魚,是放電性很強的一種。此時魚已經掙脫了,借著上層海水灑下的泛輝光,他看見自己身上有一些暗紅的物質,摸起來很像沙子,陌陌威的大腦飛快的轉了起來,電流,電場,原子假說,這些詞在他的腦海里以不同的形式拼接串聯著。他迅速的上浮,回到家里,他迅速搓下身上的紅粉,放進一個小的盒子里。接著他直奔另一個地方,停尸房。看管尸體的是一位驗尸官,這些尸體他都要給出死亡報告,之后他有權使用其中的一些用作實驗。
“先生,我想問你個問題。”陌陌威直奔主題的對驗尸官說,此時他才剛剛走進停尸房,把驗尸官嚇了一跳。
“我。。我們。。認識嗎?”驗尸官一時沒反應過來。
“不,我就問你一個問題,很快的,”陌陌威喘了口氣說,“被放電魚電死的人是不是身上都會有紅色的東西。”
“額,這不一定,有一些死者身上有,一般來說是那種七竅流血的,身上往往有這些紅色的東西,不過量也不多,經常被沖淡。”
“明白了,謝謝。”陌陌威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屏蔽籠(即人類世界的法拉第籠效應),這是陌陌威想到的第一個念頭,他知道自己的猜想可能是對的,自己的機體突變很可能是自己的皮膚具有了某種特殊性質,可以對外界放電產生某種屏蔽的效果,之后自己皮膚上的電流再流向電勢更低的海水,置換出了某種物質,這應該就是那種紅色的東西,它理應也可以導通電流吧。此刻他正飄過市中心的城區,墻上的大字寫著他熟悉的那句話“運用你被賦予的才智,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
中篇略)
最后的時刻終于到來,在42國聯合聲明的電視轉播中,全體薩伯坦人都看著自己國家的軍隊耀武揚威而激動不已。92歲的陌陌威坐在殘舊的椅子上苦悶的笑了一下。那是當年他面對那些學生時的笑,他已經拔掉了家里的通訊線路,他不想因此得到任何多余的拜訪。本來這個停戰協議的字是要他去簽的,這是薩伯坦公民委員會的意思,但是他極力拒絕了,說自己身體不好,只想在家里呆著。
“這是人文與理性的勝利,這場勝利向世界昭示著,強者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元首的演講才剛剛開始,下面的掌聲與歡呼聲卻已經不受控制的此起彼伏。元首不得不多次尷尬的向人群回禮,這個六十多歲的中年人,沒有一絲老態,眼神里只有干練和果決,但陌陌威還是看出了那一絲非理性主義的盲從的色彩。是的,陌陌威認得他,他是當年那個在課上和自己辯論的孩子,對現實的盲從讓他和自己站到完全的反面,陌陌威知道,今天他在臺上說的話他自己也未必相信,就像當年那個孩子說的話,他自己同樣未必相信。
“運用你被賦予的才智,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元首說完了總結詞,向觀眾們揮手致意。觀眾們搖動著元首的頭像,興奮的喊著什么。陌陌威沉默了,其實理念的進步對于多數人來說只是時勢造英雄而已,多的那些,只是他們能看懂的部分。看不懂或者不認同的部分還在那里,只是說或者不說而已。
下一場黑暗隨時會到來,未來是什么樣子,取決于海人突變的狀態,具體的誰也不知道。陌陌威對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