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人人都在買買買的時候,出了條這樣的新聞:

http://2.im.guokr.com/M66Ext-nmxOyfiweAG7itpUial7zQvxUT-LRd6z_9TxTAgAAbgEAAEpQ.jpg?imageView2/1/w/592/h/364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上個月在其網站上公布,批準將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點周邊區域命名為“廣寒宮”,附近三個撞擊坑分別命名為“紫微”、“天市”、“太微”。
詳細信息在這:http://planetarynames.wr.usgs.gov/Feature/15415可以下載位置KML位置文件。

這應該算是月球上屬于咱們的第一塊“領土”~也多了三個用中文命名的撞擊坑。這三個名兒是啥意思?
漢朝的天文學家把星官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等較大的區域,估計就是類似今天的星座之類的東西。三垣即紫微垣(Purple Forbidden Enclosure)、太微垣(Supreme Palace Enclosure)和天市垣(Heavenly Market Enclosure)。

是不是感覺比老外用一些人名命名撞擊坑要有內涵多了~

可廣寒宮在哪兒?我們一起來找找:

http://2.im.guokr.com/OP3WZ-97B0TiXqmT9fpr5vnhs3IFtojg5dJfb7no1x_6GwAA-hsAAEpQ.jpg?imageView2/1/w/592/h/592

在這,XD

看不清?來個近一點的:

http://2.im.guokr.com/q94s_hnwLgrL7HT1J4EeJir0_UahYf8p_HfOSc27U0ZBEwAAsgwAAEpQ.jpg?imageView2/1/w/592/h/390

之前寫過一篇嫦娥三號與虹灣的帖子:http://www.guokr.com/post/536120/。當時嫦娥三號還在天上飛著,沒想到落地的時候稍微偏了點。。。

沒看到那三個撞擊坑?再放大:

http://2.im.guokr.com/m8bJbfUEVjirxm32TpNcoImvB8dt-8eJ7qIpMoL31_X5FgAANAwAAEpQ.jpg?imageView2/1/w/592/h/314

這三個坑直徑大約都在四五百米左右,屬于簡單型撞擊坑,根據保存程度……估計是愛拉托遜紀晚期或哥白尼紀早期(距今11億年左右)形成的……

沒看到嫦娥三號和玉兔車?仔細看,紫微坑(直徑大約450米,深度約40米)的右邊邊緣附近,科學表達叫紫微坑的東側坑唇附近,有兩個明亮的小點……還沒看見?那就看下面這張:

http://2.im.guokr.com/gtSc1Q2XqS3lTyaSBFo80UKCY5-RZBZgu93rFcRGd2YnEQAA3goAAEpQ.jpg?imageView2/1/w/592/h/375

箭頭所指的就是嫦娥三號,玉兔號在它南邊一點點~是不是有在測視力的錯覺XD~~
不折騰了,一步到位!

http://2.im.guokr.com/tu1U8aCWU2DuaRdEOXizdbeE2NHKNpRqUqyX2v8xoSnVCwAAogsAAEpQ.jpg?imageView2/1/w/592/h/582

“你是逗我乜?怎么能確定那兩個小白點就是嫦娥三號和玉兔?”
來,我們來玩個找茬游戲。。。

http://2.im.guokr.com/dUj15Mu4WACinPUwdUnVWnvZJdmnMikJVP2i9ufg0l-KBAAAQAIAAFBO.png?imageView2/1/w/592/h/293

看到多出來的兩個小點沒?
如果不是,那就是發現UFO了~何況嫦娥三號自己不還告訴了我們位置么……

還想再近點?。。。繞月探測器是幫不了忙了,自己去看嫦娥三號和玉兔的自拍吧。。。

廣寒宮呢?

http://1.im.guokr.com/FGrdjKl-c2934F-UT9RU-Vr6ZDBibmDHZI9oU0ufKaDMAgAAFQMAAEpQ.jpg?imageView2/1/w/592/h/652

藍色框里的就是了,雖然還沒蓋起宮殿,玉兔已經設計好了游覽線路(紅色線條),以后沒準可以做成池子之類的地方也已經規劃好了(黃色圓圈)~

嫦娥和玉兔在那發現了很多讓人興奮的新發現,比如雨海玄武巖的多期次噴發等等,廣寒宮也安在了那……下一個登月的月球車會不會叫吳剛呢?~
在那附近再跑跑野外搞搞勘察~沒準有更新奇的發現~

http://2.im.guokr.com/OR1jjK21LJlhWvpmAawRqjrWxD6Au3djt-Cu6SSw5LxSCwAAPQoAAEpQ.jpg?imageView2/1/w/592/h/535

黑箭頭所指的位置就是廣寒宮所在地,根據對月海玄武巖的各種成分分布來看,廣寒宮正好位于鈦和鋁元素分布差異較大的區域分界線附近。西南側鈦含量較高,鋁含量較低;東北側鈦含量較低,鋁含量較高。

它們來源于哪,除了玄武巖噴發期次不同外還有別的原因嗎?

http://1.im.guokr.com/f5EIedFNrHCcQOzqxxT3LLosDhmJTe8XPf7-dH3ii_LoAwAA6AMAAFBO.png?imageView2/1/w/592/h/592

大的白色箭頭所指的就是廣寒宮,黑箭頭所指的邊界是剛說的玄武巖成分差異的邊界,白色小箭頭所指的是月嶺。一條南北走向,一條北西-南東走向,正好在廣寒宮附近交匯。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是構造地質學專業出身,一定會對這個現象感到很有意思~它們在剖面是什么形態?什么關系?怎么運動?又是為什么會這樣?……
可只能怨恨這野外這輩子估計是跑不了了…………

所以,廣寒宮雖然從傳說中來到了現實,可它仍然有很大一部分還在“傳說”里………
但至少,它已經真切的存在于月球上了……


廣寒宮不是傳說里的嗎?不,廣寒宮就在那兒!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