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棵古樹上能各自長出兩種不同的葉子,開出兩種不同的花朵,結出兩種不同的果子,這是怎樣的奇特景象?
一山不容二虎,一樹卻能容兩主。兩主絕非樹上搭巢的鳥兒或其他動物,而是共同汲取日月精華、天地靈氣于一株樹體上的兩種樹。你能想象么,兩棵古樹上能各自長出兩種不同的葉子,開出兩種不同的花朵,結出兩種不同的果子,這是怎樣的奇特景象?這絕非天方夜譚,假如您有機會到安徽黃山云谷寺景區旁游覽,那兩株高聳入云的南方鐵杉和華東黃杉古樹,便是讓你見證奇跡的時刻。
云谷寺位于黃山缽盂峰下的山塢中,此山塢俗稱“丞相源”。明朝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寓安禪師到此募建禪院。明朝崇禎年間,歙縣縣令傅嚴題書“云谷”二字后,遂改名為云谷寺。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寺宇毀于火災。如今,云谷寺已空留其名,但挺立于遺址旁的兩棵有800年樹齡的南方鐵杉和500年樹齡的華東黃杉,在風霜雪雨的歲月中見證了古寺的歷史滄桑。
在被剪除寄生植物中的南方鐵杉
南方鐵杉又名浙江鐵杉、黑金樹,屬松科鐵杉屬常綠大喬木,為我國特有第三紀孑遺樹種,國家三級保護漸危種。在黃山海拔800~1600米的天都峰、蓮花溝、天海等處溝谷中均有散生分布。云谷寺的這株南方鐵杉高17米,胸圍達2.3米,冠幅達20米。樹形端莊秀麗,枝葉濃密,冠如華蓋,蔚為壯觀。更為稱奇的是在南方鐵杉的枝干上還依附生長了一種植物。每當晚春時節,星星點點的紫紅色小果散落在綠葉叢中;盛夏之季,一簇簇鮮紅色的小花綴滿枝頭,甚是美觀,這與南方鐵杉自身枝葉、果實的特征截然不同。這種“一樹兩物”的現象,珠聯璧合,別有情趣,故人們把此株南方鐵杉與同樣有著兩種植物共生現象的云谷寺華東黃杉古樹都稱為“異蘿松”,實際上是一種叫華東松的寄生植物寄生其上的緣故。
兩種植物共生鐵杉
云谷寺旁的這株華東黃杉有500年的樹齡,也是常年綠葉喬木,樹形雄偉壯觀,氣宇軒昂。這棵樹與南方鐵杉一樣,有一種奇特的景象,即同一株樹上長有兩種枝干和兩樣葉子,既有針葉,又有闊葉,一體兩物,情趣盎然。據介紹,華東黃杉于1923年被南京金陵大學植物采集團首先發現,引起了植物學家的注意,華東黃杉和南方鐵杉均是我國特有的第三紀孑遺植物,同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樹種。
華東松寄生,又稱小葉鈍果寄生,其寄生于南方鐵杉上的植株密度遠大于華東黃杉。華東松寄生花期在8月,果期在次年5月。其本身不能獨立生長,只能寄生在南方鐵杉、華東黃杉上,根扎入寄主植物的樹干韌皮內,吸收水分和營養,維持其生長發育,嚴重時將導致被寄生植物生長不良,甚至引起整株枯死。為維護南方鐵杉等古樹的健康生長,黃山景區園林管理部門曾于2013年對南方鐵杉等樹體上的華東松寄生實施了清除,同時也保留了適量的寄生植物。如今,人們仍能在云谷寺南方鐵杉上領略到植物共生的獨特景觀。
南方鐵杉的雌球花
既然是寄生吸收母體宿主的營養,為何不做到除惡務盡?據黃山景區管委會園林辦負責人介紹,古樹名木保護復壯是一項起步時間不長的新技術,黃山力圖從樹木的內部生理、根系和土壤、氣候氣象關系、機械穩固和防腐填充材料等方面積極探索。對云谷寺舊址旁的華東黃杉和南方鐵杉這兩棵古樹的保護要因地制宜,論證結果為寄生體不宜盡數剪除,特別是華東黃杉的寄生體很多都生長在樹冠頂部,靠人力全部清除幾乎不可能。再者,有的古樹枝椏已經全部被寄生體侵占,包裹得密密匝匝,侵入枝干的樹皮內,呈現“敵我不分”的狀態,鋸掉龐大的樹干會導致樹木體內的營養瞬間失去平衡,抗逆性降低,有損古樹。所以,根據具體條件,適宜清除多少就清除多少,以不損傷植株為原則。
華東松的根寄生于鐵杉樹干韌皮內
據黃山風景區環保辦錢主任介紹,黃山景區對境內古樹名木一律登記在冊,做到一樹一檔,確定專門機構和專人管理。《全國古樹名木普查建檔技術規定》指出:“古樹名木分為國家一、二、三級,國家一級古樹樹齡在500年以上,國家二級古樹在300~499年,國家三級古樹在100~299年”。黃山根據自身特點,將古樹名木劃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這四個等級,分別采取相應的管護措施。
如特級保護名木迎客松,從1981年開始,每年派專人長期看護,每天記錄其生長等一切情況,防止人為破壞,進行日常管護。還專門設立了氣象觀察哨,對其氣象因子實行微機管理。此外,技術人員定期檢查,每2~3年邀請有關專家對其生長會診檢查一次,遇到特殊情況,則及時邀請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會診,發現問題則及時解決。景點游道旁的一級古樹名木,全部采取立牌宣傳和圍欄保護,既向游人宣傳,又可以防止人為破壞。其他等級的古樹名木,由各基層林管所技術人員不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則及時上報,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黃山古樹名木的保護復壯工作開展20多年以來,有力保護了景區古樹名木的健康生長,沒有出現保護管理措施不當、不及時而樹木死亡的現象,維護了黃山古樹名木這一重要的生態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