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祁云枝 于 2015-9-18 17:58 編輯

卷心菜de生存哲學   

文/圖 祁云枝


      因為產量高、易儲存,四季都可以見到卷心菜圓乎乎、脆生生的身影。
      大概是太普通了,在眾多蔬菜里,卷心菜大多時候像個“候補隊員”,只有當廚房里的菜蔬告罄時,它才有機會上餐桌客串一把。
      但作為一種植物,那獨特的包心生長方式,常令我肅然起敬——它懂得自靜,很有涵養的樣子。
      老家在地中海沿岸的卷心菜,是兩年生植物。第一年進行營養生長,第二年開始生殖生長。
      在卷心菜生長的初期,葉片是舒展的,螺旋狀長在矮莖上,就像一朵綠色的蓮花(蓮座葉)。等到秋季天氣轉涼,葉片長到17~30枚的時候,卷心菜內部的葉片就 不再展開了,而是相互包裹起來生長,葉柄也逐漸縮短甚至消失,直至長成一個圓圓的球體(結球葉)。
卷心菜費盡周折,將蓮座葉收縮成結球葉,目的只有一個:讓位居中心的花芽,溫暖安全地度過地中海沿岸濕冷多雨的冬季,待來年春天,抽薹、開花、結籽,繁育下一代。
      卷心菜懂得什么才是生命的重點,并千百年來身體力行。
      人類登上地球后,出現了一個插曲:人們在它第一個生長季節末,就將卷心菜的營養球采收,這大大出乎卷心菜的意料——我把葉子長成這樣,是為了保護我的下一代,而不是為了讓你們吃的呀。
      但慢慢地,卷心菜發現,正是由于自己的可口,才鼓勵人類主動去種植卷心菜。如果單憑自己的力量,足跡能否踏遍地中海沿岸,都很難說。而借助人類,卷心菜的后代,已遍布世界各地。
      “權當是用營養換取傳播吧”,這樣想時,卷心菜前嫌盡釋,開始配合人類,竭力結出一個又一個豐滿、圓潤的淡綠色球體,人類叫它卷心菜。
      從生命傳播的大局出發,卷心菜一如既往地選擇了內斂、深邃與含蓄——當初綻開時,用每片花瓣型的葉子,收集陽光和雨露;收攏時,葉片一層包裹一層,將所有的營養和記憶疊加,涵養中心那一棵幸福的花芽。
      即便是變成“手撕包菜”,被人類吃掉,也無怨無悔!
      不管遇到什么意外,學著做一株卷心菜吧——自靜智生,智生事成。
      自靜,可以讓人變得徹悟、明智、含蓄而豐富。
[attach]63[/attach]




卷心菜de生存哲學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