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第一章 烏托邦
這里真是一個烏托邦。天真的孩子,慈祥的大人,人人都會用魔法滿足自己的心愿,夢幻的風景,地上、天上穿行著各種可愛或絢麗的鳥獸。如果在夜晚,運氣好,還能撿到被星辰環繞、鱗片閃耀著銀光的星空龍。
只是,每個孩子心里都有一段回憶,那段回憶中,一切似乎沒現在這么神奇、美好,在這段回憶的末尾,似乎還可怕而混亂……不過,大人們都說那是壞巫師為了惡作劇,給了每個孩子這樣的噩夢,孩子們也都這么認為,不在意那些回憶了。
大人們是孩子們的魔法導師,常常教他們變出奇怪而好玩的東西,或是如何給自己變出翅膀飛行。在這個世界里,人們從高空墜地,會感覺到像落到床上一樣舒服,再無恙地爬起
;當人們把手伸進能烤熟食物的火焰時,感受到的只有溫暖,故冬季自焚取暖的大有人在;水中可以自由呼吸;可以穿墻走壁……盡管人們都是超人和魔法師,但無人心懷惡念而樂于助人。多么美麗的世界!
這天早上,火炬木,一個孩子,從床上起來,雖然覺得身體似乎沉重了些,但還是準備像往常一樣出去玩。她家住在一個城堡的頂層,火炬木準備開窗跳下樓,當他打開窗戶時,卻一把被父親抱了回去。他念了句:“鴿咕!”想變成鴿子逃出父親的臂彎,卻一點反應也沒有。
“不許去!你會死的!”父親居然反常地用如此激動的語調教訓自己,火炬木被嚇住了。
“就不!我要出去玩!我每天都是這么出去的,為什么今天不行?”
父親拿了一個陶瓷花瓶從窗口扔了下去,花瓶一反常態地迅速下落,,撞到地面,摔成碎片。
“看到了嗎?你若跳下去,就會成這樣!”
可是,火炬木對死還沒有概念,他以為花瓶會這樣是父親用魔法在搗蛋,媽媽過來苦口婆心勸也沒用。
“我先跳給你看看,你看看我會怎樣。”父親說完,扒住了窗戶,母親趕緊拉住他說:“再多陪他一會吧。”
“他更需要一個教訓。否則他過不了多久也會死!”
母親不管如何勸說、流淚,父親心意已決。火炬木從沒見過家里有如此氛圍,在一旁怔怔地看著。
最終,父親勸服了母親,他跳之前對母親說:“告訴他真相他才能成長,只是你沒時間一條條教給他了,先告訴他得遠離什么樣的危險吧。還有最重要的是,讓他好奇、求知、熱愛真理。”
“再見了!”說完,父親跳了下去。母親和火炬木跑到窗前,看到樓下父親已躺在血泊中,一動不動;再下樓去,狀況更慘不忍睹。母親此時悲痛至極,淚水肆流,而火炬木只有迷惑,甚至好奇。
“父親怎么了?怎么醒不過來了?紅色的那是什么?”
“花瓶為什么會碎?”
稍微平復了心情后,母親才告訴他父親永遠不會再醒來,自己也只能再陪他10天;花瓶破碎是因為重力,但你現在還無法理解。
媽媽帶著火炬木埋葬好父親后,一起上樓回家,這時正好有另一個男人帶著一個女孩子下樓,男人對女孩子說:“我的女兒,只要你對星空的信仰足夠虔誠,世界會重新變得正常的。”母親和那個男人對視時,彼此的眼中帶有敵意。
第二章 真相
在吃完晚飯后,母親帶著火炬木出門散步。外面的景象已無原來那么美好,樹木不再斑斕,也沒有了會唱歌的花,而只存在于“噩夢”的蚊蟲卻出現了,它們叮得火炬木渾身瘙癢起包。
“你應該知道真相。盡管你可能聽不懂,但也許它能在未來發揮巨大用處。”母親對他說。
火炬木盯著媽媽,心里充滿了對故事的好奇與憧憬。
“還記得那些‘噩夢’嗎?其實那些都是真實的。我們真正的家在地球,我們曾真實地生活在那。”
火炬木的腦中想起了“噩夢”中的場景之一:無數或銀或黑的高樓插入灰蒙蒙的天,路上行道樹整齊排列,很多彩塊在路上穿梭,天上也有許多帶硬翅膀的小玩意飛來飛去,卻從不相撞。
“后來,太空中一個大石頭要砸到地球上,人類就造了一個大飛船逃到太空中。為了不讓人們在飛船中太無聊,我們就把每個人的身體在營養液中保存起來,意識上傳到飛船的計算機中,計算機創造了這個童話世界,讓我們終于告別了一切不好的東西,可以幸福地生活。”
說到這時,母親忍不住抬起頭,與過去沒變的是,群星依然璀璨。
“現在,我們的飛船遭遇了一次超新星爆炸所發出的強大輻射,飛船本身所受影響不大,但十二歲以上的人的身軀因為輻射病,身體已經死亡,十二歲以下的孩子身體不受影響。我們的身體已死,如果不是計算機應急程序的暫時保護了大家的意識,我們也許昨天就消失了。”
“媽媽,你死了?我聽不懂!”火炬木顯得有些恐懼。
“先聽著吧,總會有用的。你記憶力好,回去你得把我的話用筆記到紙上保存下來。我繼續說。”
“沒了身體,準確地說是大腦的支持,計算機不得不超負荷地維持死者的意識。但長久下去,計算機會過熱爆炸,到時候一切就完了。所以,我只能再陪你十天。十天后,一切死者都會被刪除,人類文明就靠你們了。”
“媽媽……”火炬木哭出眼淚,卻不知道說什么。雖然他聽不懂什么“計算機”、“超負荷”等等,但他知道,媽媽也要隨父親去了。
媽媽也淚眼婆娑地安撫了他一會,繼續說:“計算機將不再維持原來的魔幻世界,一切將變為現實中的樣子,說句以后你可能會懂的話。就是‘世界的規律將變得科學’。在這樣的世界里,雖然生活困難了點,甚至存在危險,但你們必須學會發現這個世界的規則,那就是科學。有了科學,你們才能真正成長。”
火炬木想起,在“噩夢”里,有個名叫“張老師”的人常提起過這個詞,還為此講過很多有趣的東西。
“幾百年后,飛船會到達另一顆星星,你們得在那個星球上重建家園。所以,現在你們得在這個世界里不斷探索。只有這樣,你們那時才能活下去。”
“幾百年后,我們還在嗎?”
“你們的后代會在。你以后可能也會結婚生子。當要孩子時,計算機會操控你們的軀體……”媽媽說到這有些尷尬,火炬木的臉也紅了。
“總之,你們要把知識傳給后代,還要讓他們不斷進取。而且,千萬不要迷信。不管別人如何打擊你,真理高于一切!”母親說最后一句話時,眼睛中有火炬木看不出來的復雜。
后來在這最后的十天里,母親教會了火炬木很多保命常識,一些野外求生手段,但著重介紹的是一些科學常識。她解說科學常識時有趣生動,而火炬木悟性極高,很快 能懂,甚至還提一些很有價值的猜想。另外,媽媽還介紹了很多歷史上大科學家為了真理而努力甚至獻身,最后為人類帶來光明的故事,這就引得火炬木對科學家有了懵懂的好感。當她說父親也是一名科學家,曾為了反迷信被邪教成員暗算,而且人們現在所在的飛船有他一份心血時,火炬木對科學家已崇拜得無以復加,因為他 把對父親的情感和對未來的向往,也寄托在了科學上了。母親還帶著他做了些小實驗,“玩”了些簡單的幾何與代數,這讓他覺得科學不崇高,而且也好玩,于是立志要做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最后一天的晚上,母親依然孜孜不倦地教導孩子,孩子此時已聽不進去,只是盯著媽媽看,生怕她突然消失,甚至連眨個眼都提心吊膽。
“記住,以后哪怕遇到再多的嘲笑甚至威脅,都要堅持真理,只有真理才能讓人類成長!”
母親還想把“那天夜里”的事說出來,那件事是為什么她要最后警告孩子的原因。但她剛要說出時,火炬木睡著了,這時計算機出于人性目的讓他,以及其他12歲以下的孩子,都睡著了。
第三章 分裂的夜晚
在飛船遭遇到輻射的那天晚上,系統和大人誘導所有孩子上床睡覺了,而大人們都被傳送到了一個如同國會的議事大廳中,被告知了發生何事,以及他們需要為孩子們的未來討論。
“按照已定程序,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應急程序會讓現在的世界規律變回正常,唯一有權限改變這個程序的人已經跳樓自殺。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教導孩子的時間只有十天,孩子們,人類,未來的走向也決定在這十天里。我們除了告知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的保命方法,還應當告訴他們什么?”
“真理與科學!至少是對真理與科學的向往!”
“所以,你要讓他們再次建立科學,建設工廠,產生資本與剝削,貧富差距無限擴大,同時又為資源發生戰爭,就像我們曾走過的那樣?”
“人類總要成長。”
“但人類現在有了一個機會!當飛船到達目標星球,卻檢測到人們的知識水平不足以完成重建時,會重新恢復那美好的世界,繼續在宇宙中漂泊。我們人類經歷了幾千年血腥的文明歷史,不就是為了烏托邦嗎?”
“但那是假的!人類總要成長,不能總做孩子。孩子們在烏托邦里挺好,但飛船如果遭遇災難,或被外星星艦攻擊,或是計算機出現故障了呢?他們應當發展科學,最終在現實中建立真正的烏托邦。盡管這代價很大,但他們必須走過這條路。”
“只要生活得幸福,永遠是孩子怎么了?”
“孩子?他們在營養器中都一百多年了!”
…………
爭論總體分為兩派,一派主張讓后代發展科學,可以星際殖民,而另一派主張只教給孩子們必備生活知識,并且讓他們相信這個世界的“突變”只是暫時的,只要人們繼續信仰魔法,世界還會恢復正常。他們希望用這種迷信讓孩子繼續保持童心,面對生活的艱辛時也能感到信仰給他們的愉悅。兩波人中,“迷信派”數量占優,“科學派”雖人少一些,卻顯得意志堅定。這兩撥人最終各自聚在大廳中的不同地方,討論著各自不同的打算。
第四章 注視
黑夜將盡,晨光熹微,母親已經感覺到有些頭暈。她一夜沒有睡,一直在注視著火炬木,她從這個孩子臉龐上,看到了隨自己的漂亮眼睛,看到了隨他父親挺直鼻子,又仿佛看到了他未來那英氣勃發的面貌。而隨著思 想的深入,火炬木的臉龐在她眼里好像成了熒幕,在這個熒幕上,她看到了哥白尼在用羽毛筆書寫《天體運行論》,看到了晚年的伽利略在在監獄里沉思,看到了布魯諾在火刑架上痛苦的吶喊,看到牛頓在講臺上英姿勃發地介紹自己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看到達爾文在學術廳中受盡唇舌圍攻,看到愛因斯坦在書桌前執筆沉思……最終,她看到了星星,燦爛的星星閃耀著各色光芒,那似乎是在呼喚與告誡……她的頭越來越暈,她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于是便把手放到了火炬木的臉龐上,卻已經沒了觸覺……
火炬木醒了,是在一片森林中醒的,十二歲以上的人們連同一切之前的人為事物已經消失,陽光從葉間的縫隙中照到他的臉龐上。歷史開始了。
第一章 烏托邦
這里真是一個烏托邦。天真的孩子,慈祥的大人,人人都會用魔法滿足自己的心愿,夢幻的風景,地上、天上穿行著各種可愛或絢麗的鳥獸。如果在夜晚,運氣好,還能撿到被星辰環繞、鱗片閃耀著銀光的星空龍。
只是,每個孩子心里都有一段回憶,那段回憶中,一切似乎沒現在這么神奇、美好,在這段回憶的末尾,似乎還可怕而混亂……不過,大人們都說那是壞巫師為了惡作劇,給了每個孩子這樣的噩夢,孩子們也都這么認為,不在意那些回憶了。
大人們是孩子們的魔法導師,常常教他們變出奇怪而好玩的東西,或是如何給自己變出翅膀飛行。在這個世界里,人們從高空墜地,會感覺到像落到床上一樣舒服,再無恙地爬起
;當人們把手伸進能烤熟食物的火焰時,感受到的只有溫暖,故冬季自焚取暖的大有人在;水中可以自由呼吸;可以穿墻走壁……盡管人們都是超人和魔法師,但無人心懷惡念而樂于助人。多么美麗的世界!
這天早上,火炬木,一個孩子,從床上起來,雖然覺得身體似乎沉重了些,但還是準備像往常一樣出去玩。她家住在一個城堡的頂層,火炬木準備開窗跳下樓,當他打開窗戶時,卻一把被父親抱了回去。他念了句:“鴿咕!”想變成鴿子逃出父親的臂彎,卻一點反應也沒有。
“不許去!你會死的!”父親居然反常地用如此激動的語調教訓自己,火炬木被嚇住了。
“就不!我要出去玩!我每天都是這么出去的,為什么今天不行?”
父親拿了一個陶瓷花瓶從窗口扔了下去,花瓶一反常態地迅速下落,,撞到地面,摔成碎片。
“看到了嗎?你若跳下去,就會成這樣!”
可是,火炬木對死還沒有概念,他以為花瓶會這樣是父親用魔法在搗蛋,媽媽過來苦口婆心勸也沒用。
“我先跳給你看看,你看看我會怎樣。”父親說完,扒住了窗戶,母親趕緊拉住他說:“再多陪他一會吧。”
“他更需要一個教訓。否則他過不了多久也會死!”
母親不管如何勸說、流淚,父親心意已決。火炬木從沒見過家里有如此氛圍,在一旁怔怔地看著。
最終,父親勸服了母親,他跳之前對母親說:“告訴他真相他才能成長,只是你沒時間一條條教給他了,先告訴他得遠離什么樣的危險吧。還有最重要的是,讓他好奇、求知、熱愛真理。”
“再見了!”說完,父親跳了下去。母親和火炬木跑到窗前,看到樓下父親已躺在血泊中,一動不動;再下樓去,狀況更慘不忍睹。母親此時悲痛至極,淚水肆流,而火炬木只有迷惑,甚至好奇。
“父親怎么了?怎么醒不過來了?紅色的那是什么?”
“花瓶為什么會碎?”
稍微平復了心情后,母親才告訴他父親永遠不會再醒來,自己也只能再陪他10天;花瓶破碎是因為重力,但你現在還無法理解。
媽媽帶著火炬木埋葬好父親后,一起上樓回家,這時正好有另一個男人帶著一個女孩子下樓,男人對女孩子說:“我的女兒,只要你對星空的信仰足夠虔誠,世界會重新變得正常的。”母親和那個男人對視時,彼此的眼中帶有敵意。
第二章 真相
在吃完晚飯后,母親帶著火炬木出門散步。外面的景象已無原來那么美好,樹木不再斑斕,也沒有了會唱歌的花,而只存在于“噩夢”的蚊蟲卻出現了,它們叮得火炬木渾身瘙癢起包。
“你應該知道真相。盡管你可能聽不懂,但也許它能在未來發揮巨大用處。”母親對他說。
火炬木盯著媽媽,心里充滿了對故事的好奇與憧憬。
“還記得那些‘噩夢’嗎?其實那些都是真實的。我們真正的家在地球,我們曾真實地生活在那。”
火炬木的腦中想起了“噩夢”中的場景之一:無數或銀或黑的高樓插入灰蒙蒙的天,路上行道樹整齊排列,很多彩塊在路上穿梭,天上也有許多帶硬翅膀的小玩意飛來飛去,卻從不相撞。
“后來,太空中一個大石頭要砸到地球上,人類就造了一個大飛船逃到太空中。為了不讓人們在飛船中太無聊,我們就把每個人的身體在營養液中保存起來,意識上傳到飛船的計算機中,計算機創造了這個童話世界,讓我們終于告別了一切不好的東西,可以幸福地生活。”
說到這時,母親忍不住抬起頭,與過去沒變的是,群星依然璀璨。
“現在,我們的飛船遭遇了一次超新星爆炸所發出的強大輻射,飛船本身所受影響不大,但十二歲以上的人的身軀因為輻射病,身體已經死亡,十二歲以下的孩子身體不受影響。我們的身體已死,如果不是計算機應急程序的暫時保護了大家的意識,我們也許昨天就消失了。”
“媽媽,你死了?我聽不懂!”火炬木顯得有些恐懼。
“先聽著吧,總會有用的。你記憶力好,回去你得把我的話用筆記到紙上保存下來。我繼續說。”
“沒了身體,準確地說是大腦的支持,計算機不得不超負荷地維持死者的意識。但長久下去,計算機會過熱爆炸,到時候一切就完了。所以,我只能再陪你十天。十天后,一切死者都會被刪除,人類文明就靠你們了。”
“媽媽……”火炬木哭出眼淚,卻不知道說什么。雖然他聽不懂什么“計算機”、“超負荷”等等,但他知道,媽媽也要隨父親去了。
媽媽也淚眼婆娑地安撫了他一會,繼續說:“計算機將不再維持原來的魔幻世界,一切將變為現實中的樣子,說句以后你可能會懂的話。就是‘世界的規律將變得科學’。在這樣的世界里,雖然生活困難了點,甚至存在危險,但你們必須學會發現這個世界的規則,那就是科學。有了科學,你們才能真正成長。”
火炬木想起,在“噩夢”里,有個名叫“張老師”的人常提起過這個詞,還為此講過很多有趣的東西。
“幾百年后,飛船會到達另一顆星星,你們得在那個星球上重建家園。所以,現在你們得在這個世界里不斷探索。只有這樣,你們那時才能活下去。”
“幾百年后,我們還在嗎?”
“你們的后代會在。你以后可能也會結婚生子。當要孩子時,計算機會操控你們的軀體……”媽媽說到這有些尷尬,火炬木的臉也紅了。
“總之,你們要把知識傳給后代,還要讓他們不斷進取。而且,千萬不要迷信。不管別人如何打擊你,真理高于一切!”母親說最后一句話時,眼睛中有火炬木看不出來的復雜。
后來在這最后的十天里,母親教會了火炬木很多保命常識,一些野外求生手段,但著重介紹的是一些科學常識。她解說科學常識時有趣生動,而火炬木悟性極高,很快 能懂,甚至還提一些很有價值的猜想。另外,媽媽還介紹了很多歷史上大科學家為了真理而努力甚至獻身,最后為人類帶來光明的故事,這就引得火炬木對科學家有了懵懂的好感。當她說父親也是一名科學家,曾為了反迷信被邪教成員暗算,而且人們現在所在的飛船有他一份心血時,火炬木對科學家已崇拜得無以復加,因為他 把對父親的情感和對未來的向往,也寄托在了科學上了。母親還帶著他做了些小實驗,“玩”了些簡單的幾何與代數,這讓他覺得科學不崇高,而且也好玩,于是立志要做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最后一天的晚上,母親依然孜孜不倦地教導孩子,孩子此時已聽不進去,只是盯著媽媽看,生怕她突然消失,甚至連眨個眼都提心吊膽。
“記住,以后哪怕遇到再多的嘲笑甚至威脅,都要堅持真理,只有真理才能讓人類成長!”
母親還想把“那天夜里”的事說出來,那件事是為什么她要最后警告孩子的原因。但她剛要說出時,火炬木睡著了,這時計算機出于人性目的讓他,以及其他12歲以下的孩子,都睡著了。
第三章 分裂的夜晚
在飛船遭遇到輻射的那天晚上,系統和大人誘導所有孩子上床睡覺了,而大人們都被傳送到了一個如同國會的議事大廳中,被告知了發生何事,以及他們需要為孩子們的未來討論。
“按照已定程序,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應急程序會讓現在的世界規律變回正常,唯一有權限改變這個程序的人已經跳樓自殺。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教導孩子的時間只有十天,孩子們,人類,未來的走向也決定在這十天里。我們除了告知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的保命方法,還應當告訴他們什么?”
“真理與科學!至少是對真理與科學的向往!”
“所以,你要讓他們再次建立科學,建設工廠,產生資本與剝削,貧富差距無限擴大,同時又為資源發生戰爭,就像我們曾走過的那樣?”
“人類總要成長。”
“但人類現在有了一個機會!當飛船到達目標星球,卻檢測到人們的知識水平不足以完成重建時,會重新恢復那美好的世界,繼續在宇宙中漂泊。我們人類經歷了幾千年血腥的文明歷史,不就是為了烏托邦嗎?”
“但那是假的!人類總要成長,不能總做孩子。孩子們在烏托邦里挺好,但飛船如果遭遇災難,或被外星星艦攻擊,或是計算機出現故障了呢?他們應當發展科學,最終在現實中建立真正的烏托邦。盡管這代價很大,但他們必須走過這條路。”
“只要生活得幸福,永遠是孩子怎么了?”
“孩子?他們在營養器中都一百多年了!”
…………
爭論總體分為兩派,一派主張讓后代發展科學,可以星際殖民,而另一派主張只教給孩子們必備生活知識,并且讓他們相信這個世界的“突變”只是暫時的,只要人們繼續信仰魔法,世界還會恢復正常。他們希望用這種迷信讓孩子繼續保持童心,面對生活的艱辛時也能感到信仰給他們的愉悅。兩波人中,“迷信派”數量占優,“科學派”雖人少一些,卻顯得意志堅定。這兩撥人最終各自聚在大廳中的不同地方,討論著各自不同的打算。
第四章 注視
黑夜將盡,晨光熹微,母親已經感覺到有些頭暈。她一夜沒有睡,一直在注視著火炬木,她從這個孩子臉龐上,看到了隨自己的漂亮眼睛,看到了隨他父親挺直鼻子,又仿佛看到了他未來那英氣勃發的面貌。而隨著思 想的深入,火炬木的臉龐在她眼里好像成了熒幕,在這個熒幕上,她看到了哥白尼在用羽毛筆書寫《天體運行論》,看到了晚年的伽利略在在監獄里沉思,看到了布魯諾在火刑架上痛苦的吶喊,看到牛頓在講臺上英姿勃發地介紹自己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看到達爾文在學術廳中受盡唇舌圍攻,看到愛因斯坦在書桌前執筆沉思……最終,她看到了星星,燦爛的星星閃耀著各色光芒,那似乎是在呼喚與告誡……她的頭越來越暈,她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于是便把手放到了火炬木的臉龐上,卻已經沒了觸覺……
火炬木醒了,是在一片森林中醒的,十二歲以上的人們連同一切之前的人為事物已經消失,陽光從葉間的縫隙中照到他的臉龐上。歷史開始了。